一种鱼药多层混料撒布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56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药多层混料撒布一体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投药设备稀释过程操作繁琐且鱼药在水体表面渗透过程中鱼药浓度过高造成鱼类中毒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圆筒,圆筒内同轴固定有一个活塞缸,圆筒的左右两侧各上下间隔均布有多个水平的喷管,喷管的一端置于圆筒内并经连接管与活塞缸上端部连通,连接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喷管另一端封闭,每个喷管的上端沿其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喷头,圆筒的上端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漏斗内同轴固定有一个搅拌杆,漏斗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单向从漏斗向活塞缸进液,漏斗的上端设有多个通槽,筒状延伸部的外侧套装有一个浮体,漏斗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滴斗。漏斗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滴斗。漏斗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滴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药多层混料撒布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药投撒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鱼药多层混料撒布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渔业养殖过程避免不了要向池塘内投放鱼药,现有设备一般采用岸边放置的投药机将稀释过的药液通过喷头投撒在池塘内,或者采用小船在池塘内均匀的投撒,这种方式鱼药从水面向水体内渗透,起初水体表面的药液浓度高,此时鱼类在水面附近容易造成中毒,还有在鱼药投料时需要进行稀释,稀释程度如果太小也会造成投放时鱼类中毒,稀释程度大则需要溶液量大,造成投药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药多层混料撒布一体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投药设备稀释过程操作繁琐且鱼药在水体表面渗透过程中鱼药浓度过高造成鱼类中毒的问题。
[0004]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上下两端密闭的圆筒,圆筒内同轴固定有一个竖向的活塞缸,活塞缸的下端与圆筒固定连接,上端和侧壁与圆筒内缘面存在间隔,活塞缸内的活塞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贯穿并伸出圆筒底部,螺纹杆上套装有一个转动连接在圆筒外下端面上的螺母,螺母往复转动经螺纹杆驱动活塞的上下移动,圆筒的左右两侧各上下间隔均布有多个水平的喷管,喷管的一端置于圆筒内并经连接管与活塞缸上端部连通,连接管上设有可单向从活塞缸向喷管供液的第一单向阀,喷管另一端封闭,每个喷管的上端沿其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喷头,圆筒的上端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漏斗内同轴固定有一个经第一电机驱动的搅拌杆,漏斗内设有贯穿圆筒并与活塞缸上部连通的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单向从漏斗向活塞缸进液,漏斗的上端设有筒状延伸部,筒状延伸部的侧壁是设有多个通槽,筒状延伸部的外侧套装有一个置于通槽下方的环状的浮体,漏斗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滴斗,活塞缸的下端部经软管与水体连通。
[0005]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投药设备稀释过程操作繁琐且鱼药在水体表面渗透过程中鱼药浓度过高造成鱼类中毒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
[0008]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由图1至图3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上下两端密闭的圆筒1,圆筒1内同轴固定有一
个竖向的活塞缸2,活塞缸2的下端与圆筒1固定连接,上端和侧壁与圆筒1内缘面存在间隔,活塞缸2内的活塞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下端贯穿并伸出圆筒1底部,螺纹杆3上套装有一个转动连接在圆筒1外下端面上的螺母4,螺母4往复转动经螺纹杆3驱动活塞的上下移动,圆筒1的左右两侧各上下间隔均布有多个水平的喷管5,喷管5的一端置于圆筒1内并经连接管与活塞缸2上端部连通,连接管上设有可单向从活塞缸2向喷管5供液的第一单向阀6,喷管5另一端封闭,每个喷管5的上端沿其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喷头7,圆筒1的上端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8,漏斗8内同轴固定有一个经第一电机驱动的搅拌杆9,漏斗8内设有贯穿圆筒1并与活塞缸2上部连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单向阀10单向从漏斗8向活塞缸2进液,漏斗8的上端设有筒状延伸部,筒状延伸部的侧壁是设有多个通槽11,筒状延伸部的外侧套装有一个置于通槽11下方的环状的浮体12,漏斗8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滴斗13,活塞缸2的下端部经软管14与水体连通。
[0011]为了实现螺母4的驱动,所述圆筒1底部设有一个密闭的安装仓15,螺纹杆3的下端贯穿安装仓15,安装仓15内设有一个经步进电机驱动的齿轮16,螺母4上外缘面上套装并固定有一个与齿轮16啮合外齿圈,安装仓15内还设有为步进电机供电的蓄电池,螺纹杆3贯穿安装仓15的位置设有水封。
[0012]为了实现滴斗13和搅拌杆9的安装,所述漏斗8延伸部的上端设有支架17,滴斗13固定在支架17上,第一电机固定在支架17上,搅拌杆9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杆。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工人在岸边通过牵引绳驱动本装置在水面上移动,本装置置于水体以后,浮体12以下部分全部没入水中,并在水中呈竖直状态,步进电机设置成间隔往复运动模式,并在滴斗13内加入药原液,并打开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驱动搅拌杆9在漏斗8内搅拌,初始状态先向斗内灌入一部分水使滴斗13将药液逐渐滴入至装有水的漏斗8内并经搅拌杆9快速的搅拌混合,此时步进电机处于驱经齿轮16驱动螺母4使得螺纹杆3将活塞顶到活塞缸2上端位置。
[0014]步进电机的反向转动齿轮16驱动螺母4反转,此过程中螺纹杆3被向下驱动通说活塞向下移动,此过程中将漏斗8内经液体二单向阀吸入到活塞缸2内,此时漏斗8内的液体经搅拌杆9将水和药液充分混合起到稀释作用,随着步进电机的持续转动,使得活塞持续下移直至稀释好的药液完全充满活塞缸2,此时此时步进电机正转,使得螺母4正转经螺纹杆3驱动活塞上移,此时活塞缸2内的药液经第一单向多个喷管5内挤压,液体经喷管5上的喷头7排出,喷头7排出会给与本装置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此时使得本装置整体向下移动,使得浮体12沉入到液面以下并使得池塘内的水通过漏斗8延伸部上的通槽11灌入至漏斗8内,在挡板完成将腔室内的液体挤出后,喷出的液体所带来的向下的作用力消失,此时浮体12上浮,使得漏斗8内的液体经混合后,在步进电机再次反向转动过程中完成混合后的液体再次向池塘内喷射。
[0015]本装置对比传统设备有以下好处:1、本装置包括多个上下间隔布置的的喷管5,喷管5上包含多个向上的喷头7,在喷液时可形成一个竖向的药液面,使得该区域的水体上下层的药液分布均匀,加快药液在水体内的混合减少鱼类中毒发生。
[0016]2、本装置药液稀释采用池塘内的水进行自主稀释,在喷头7喷液过程中,装置受力整体下移,此时浮体12没入水中,并使得池塘内的水经通槽11进入到漏斗8内,配合不断搅
拌的搅拌杆9和滴斗13滴落的药液使得药液可实现制动稀释,整个稀释过程高效快捷且操作简单。
[0017]3、本装置将药液的稀释和稀释后的药液多层喷洒集成在一个装置上,使得本装置在多层喷洒药液的时候还能有效的实现药液的初次稀释,稀释后的药液再次喷洒所产生的动力再次为药液此时提供溶剂,使得鱼药稀释和多层洒料有机结合且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0018]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投药设备稀释过程操作繁琐且鱼药在水体表面渗透过程中鱼药浓度过高造成鱼类中毒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药多层混料撒布一体机,包括一个上下两端密闭的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内同轴固定有一个竖向的活塞缸(2),活塞缸(2)的下端与圆筒(1)固定连接,上端和侧壁与圆筒(1)内缘面存在间隔,活塞缸(2)内的活塞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下端贯穿并伸出圆筒(1)底部,螺纹杆(3)上套装有一个转动连接在圆筒(1)外下端面上的螺母(4),螺母(4)往复转动经螺纹杆(3)驱动活塞的上下移动,圆筒(1)的左右两侧各上下间隔均布有多个水平的喷管(5),喷管(5)的一端置于圆筒(1)内并经连接管与活塞缸(2)上端部连通,连接管上设有可单向从活塞缸(2)向喷管(5)供液的第一单向阀(6),喷管(5)另一端封闭,每个喷管(5)的上端沿其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喷头(7),圆筒(1)的上端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8),漏斗(8)内同轴固定有一个经第一电机驱动的搅拌杆(9),漏斗(8)内设有贯穿圆筒(1)并与活塞缸(2)上部连通的第二单向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林王瑞俭宋振宇刘运平焦灵华李高峰荆焕芳师丽刚丰兰竹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