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24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上均配合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矩形槽的顶端及底端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共同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限位板,使得能够有效的提高无人机的缓冲抗震效果,避免了现有的单向缓冲造成的缓冲性能不佳,并对无人机产生的冲击力无法有效的减弱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稳定性,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0003]现阶段,在对无人机进行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的操作能力不同,导致在对起飞后的无人机进行降落时,无法稳定的对无人机进行降落,易造成无人机与地面产生冲击力,而传统的无人机缓冲减震效果较差,均单向缓冲,不能有效的冲击力,从而对无人机内部的精密零件造成损坏,并对其使用造成影响,对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便捷的对无人机进行缓冲减震,并避免单向缓冲所造成的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上均配合连接有限位板;
[0006]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矩形槽的顶端及底端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共同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与顶端连接块之间共同连接有上弹性件,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与底端连接块之间共同连接有下弹性件。
[0007]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四个支撑板及四个驱动组件,四个所述支撑板呈两两对称设置在机体的相对侧壁上,四个所述驱动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四个支撑板的上端面。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矩形槽的底端内壁上贯穿设置有滑孔。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均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设置在限位板的下端面,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贯穿于滑孔且与滑孔相匹配,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滑垫的下端面呈阵列设置有多个凸块。
[0011]优选的,所述上弹性件与下弹性件为弹簧,且所述上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下弹性件弹性系数,所述防滑垫及凸块均为防滑橡胶材质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为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设置有缓冲机构,使得能够有效的提高无人机的缓冲抗震效果,避免了现有的单向缓冲造成的缓冲性能不佳,并对无人机产生的冲击力无法有效的减弱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14](2)本技术为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设置有防滑垫及凸块,使得对无人机的降落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对无人机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限位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防滑垫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中:1、机体;12、支撑板;13、驱动组件;14、固定板;2、支撑柱;21、矩形槽;22、滑孔;3、缓冲机构;31、连接块;32、限位杆;33、上弹性件;34、下弹性件;4、限位板;40、连接孔;41、支撑杆;42、防滑垫;42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包括有机体1,机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4,两个固定板14呈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板14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的内部设置有矩形槽21,两个矩形槽21内设置有缓冲机构3,两个缓冲机构3上均配合连接有限位板4;
[0022]缓冲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块31,两个连接块31设置在矩形槽21的顶端及底端内壁上,两个连接块31之间共同连接有限位杆32,限位杆32上套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上端面与顶端连接块31之间共同连接有上弹性件33,限位板4的下端面与底端连接块31之间共同连接有下弹性件34,通过设置的上弹性件33及下弹性件44,使得能够对无人机的降落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双向缓冲,从而对无人机的减震缓冲效果大大提升,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3]其中,机体1包括四个支撑板12及四个驱动组件13,四个支撑板12呈两两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相对侧壁上,四个驱动组件13分别对应设置在四个支撑板12的上端面。驱动组件13为旋翼,便于带动机体1进行移动。
[0024]其中,两个矩形槽21的底端内壁上贯穿设置有滑孔22,通过设置的滑孔22进行限位,使得对装置的使用效果更为稳定。
[0025]其中,两个限位板4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孔40,连接孔40与限位杆32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板4均包括支撑杆41,两个支撑杆41均设置在限位板4的下端面,两个支撑杆41的下端均贯穿于滑孔22且与滑孔22相匹配,两个支撑杆41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42。通过设置的限位板4与限位杆32滑动连接,使得大大提高了缓冲性能。
[0026]其中,两个防滑垫42的下端面呈阵列设置有多个凸块421,通过设置的防滑垫42及凸块421,使得对无人机的降落更加稳定。
[0027]其中,上弹性件33与下弹性件34为弹簧,且上弹性件33的弹性系数大于下弹性件
34弹性系数,防滑垫42及凸块421均为防滑橡胶材质制成,使得对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加稳定。
[0028]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通过限位板4与限位杆32滑动连接,且限位板4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弹性件33及下弹性件34,在对机体1进行降落时,防滑垫42及凸块421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冲击力,通过上弹性件33及下弹性件34的弹性作用,带动限位板4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得能够对无人机的降落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双向缓冲,对无人机的减震缓冲效果大大提升,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直至完成全部工作顺序。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14)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14)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内部设置有矩形槽(21),两个所述矩形槽(21)内设置有缓冲机构(3),两个所述缓冲机构(3)上均配合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块(31),两个所述连接块(31)设置在矩形槽(21)的顶端及底端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块(31)之间共同连接有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上套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上端面与顶端连接块(31)之间共同连接有上弹性件(33),所述限位板(4)的下端面与底端连接块(31)之间共同连接有下弹性件(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抗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四个支撑板(12)及四个驱动组件(13),四个所述支撑板(12)呈两两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相对侧壁上,四个所述驱动组件(13)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琳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共创晶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