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18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转换器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底板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参数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数值;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相关技术中底板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转换不能统一处理,增加了维护成本等问题。增加了维护成本等问题。增加了维护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设备定义协议的时候,没有定义负数的传输方式,就造成上层应用控制设备的数据(显示值)与给设备底板下发的数据(下发值)不一致;以及设备底板上报的数据(上报值)与在设备上显示或者上层应用上显示的数据(显示值)不一致,即应用层使用一套数据,底板使用一套数据。这些不一致限制了设备连接到云端后的应用。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底板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转换不能统一的处理,增加了维护成本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底板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转换不能统一的处理,增加了维护成本等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转换器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底板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参数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数值;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
[0006]可选的,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包括:所述转换器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底板数据转换为所述应用层数据:y=kx+c,其中,y为所述应用层数据,x为所述底板数据,所述k和c为预先设置的数值。
[0007]可选的,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包括:在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算法将所述应用层数据转换为第二设备对应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条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大于或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模式;所述转换器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底板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底板数据运行所述第二设备。
[0008]可选的,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包括:在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将所述应用层数据发送至所述应用层。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发命令的传输方法,包括:转换器接收应用层下发的设备控制命令,其中,所述设备控制命令包括: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应用层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底板数据;所述转换器将下发命令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其中,所述下发命令中包括:所述底
板数据。
[0010]可选的,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应用层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底板数据,包括:所述转换器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应用层数据转换为所述底板数据:y=kx+c,其中,y为所述应用层数据,x为所述底板数据,所述k和c为预先设置的数值。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转换器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底板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参数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数值;第一转换模块,用于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第一传输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发命令的传输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转换器接收应用层下发的设备控制命令,其中,所述设备控制命令包括: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第二转换模块,用于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应用层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底板数据;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所述转换器将下发命令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其中,所述下发命令中包括:所述底板数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上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0015]通过本专利技术,转换器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底板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参数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数值;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也就是说,转换器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底板数据,然后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在所述应用层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相关技术中底板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转换不能统一的处理,增加了维护成本等,从而利于设备连接到云端后的各类应用的开发。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的转换器的硬件结构框图;
[0018]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一);
[0019]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下发命令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
[0020]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层与设备底板之间的数据转换的流程图;
[0021]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备之间的数据转换的流程图;
[0022]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0023]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下发命令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转换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转换器上为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的转换器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转换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简称是MP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层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器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底板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参数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底板上的数值;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底板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包括:所述转换器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底板数据转换为所述应用层数据:y=kx+c,其中,y为所述应用层数据,x为所述底板数据,所述k和c为预先设置的数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包括:在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算法将所述应用层数据转换为第二设备对应的底板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条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大于或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模式;所述转换器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底板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底板数据运行所述第二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将所述应用层数据传输至所述应用层,包括:在确定所述应用层数据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将所述应用层数据发送至所述应用层。5.一种下发命令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器接收应用层下发的设备控制命令,其中,所述设备控制命令包括:第一设备对应的应用层上显示的应用层数据;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应用层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转换为第一设备的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库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