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卡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08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卡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管中心和井口中心偏差较大,进而导致动力卡瓦卡不住油管的问题。该动力卡瓦,包括:卡瓦本体和承载平台;卡瓦本体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设的导轨,承载平台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使油管穿过的穿孔;穿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能够沿导轨移动至靠近穿孔的边缘以推动油管与穿孔对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保证了油管与井口的精确对中,使得动力卡瓦能够将油管卡住,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卡瓦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卡瓦。

技术介绍

[0002]油田传统作业中通常采用一吊一卡的方式进行修井作业,动力卡瓦和防喷器采用螺栓连接但在水平面上具有一定的浮动能力,目的是当管柱和井口不同心时借用动力卡瓦关闭的力量,使动力卡瓦水平移动,从而达到悬持管柱的目的。但是由于动力吊卡自身过重、井口原油较粘等因素,动力吊卡通常不能移动,导致悬持不住管柱。在油田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中,自动化程度高的装备依靠机械结构的接箍定位器实现接箍准确定位,动力卡瓦夹持管柱后,接箍定位器下降并退出井口,从而由接箍定位器承载转换到动力卡瓦承载,但由于井架安装时游车和井口不同心以及管柱重量变化等因素,导致管柱中心和井口中心偏差较大,经常会出现动力卡瓦卡不住管柱的情况,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因此,能够实现管柱和井口同心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卡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管中心和井口中心偏差较大,进而导致动力卡瓦卡不住油管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5]一种动力卡瓦,包括:卡瓦本体和承载平台;
[0006]所述卡瓦本体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承载平台;
[0007]所述承载平台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设的导轨,所述承载平台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使油管穿过的穿孔;
[0008]所述穿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推送机构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至靠近所述穿孔的边缘以推动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对中。
[0009]更进一步地,
[0010]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均设置为辅助推管器,所述辅助推管器通过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所述穿孔两侧的所述辅助推管器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至靠近所述穿孔的边缘以推动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对中。
[0011]更进一步地,
[0012]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连接座和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方的接箍定位器,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所述连接座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并同步带动所述接箍定位器运动至靠近所述穿孔的边缘以配合所述辅助推管器将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对中。
[0013]更进一步地,
[0014]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面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水平伸缩且缸杆连接于所述辅助推管器,所述第一液压缸用于推动所述辅助推管器沿第一导轨水平移动。
[0015]更进一步地,
[0016]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面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三液压缸水平伸缩且缸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二液压缸用于推动所述连接座沿第二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液压缸用于推动所述连接座沿第三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三导轨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
[0017]更进一步地,
[0018]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接箍定位器之间还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接箍定位器沿竖直方向升降。
[0019]更进一步地,
[0020]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方的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竖直伸缩且缸杆连接于所述接箍定位器。
[0021]更进一步地,
[0022]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卡瓦本体上方的支撑液压缸组件,所述支撑液压缸组件竖直伸缩且缸杆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所述支撑液压缸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承载平台沿竖直方向升降。
[0023]更进一步地,
[0024]所述卡瓦本体包括卡瓦底座,所述支撑液压缸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卡瓦底座的四个角部。
[0025]更进一步地,
[0026]还包括驱动机构;
[0027]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卡瓦本体,用于驱动所述卡瓦本体将所述油管夹紧。
[0028]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29]由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卡瓦,包括:卡瓦本体和承载平台;
[0030]所述卡瓦本体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承载平台;
[0031]所述承载平台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设的导轨,所述承载平台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使油管穿过的穿孔;
[0032]所述穿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推送机构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至靠近所述穿孔的边缘以推动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对中。
[0033]由于动力卡瓦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沿导轨在承载平台上水平移动,且能够沿导轨移动至靠近穿孔的边缘,放管时吊卡将油管悬吊后,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能够推动油管与穿孔对中,而穿孔又位于井口的正上方,因此保证了油管与井口的精确对中,使得动力卡瓦能够将油管卡住,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003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支撑液压缸组件带动承载平台升降的动力卡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支撑液压缸组件带动承载平台升降的动力卡瓦的仰视图;
[003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设置于接箍定位器和连接座之间的动力卡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孔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推管器的动力卡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标:
[0041]100-卡瓦本体;110-卡瓦底座;200-承载平台;210-导轨;
[0042]211-第一导轨;212-第二导轨;213-第三导轨;220-穿孔;
[0043]230-第一液压缸;240-第二液压缸;250-第三液压缸;
[0044]260-支撑液压缸组件;300-辅助推管器;400-接箍定位器;
[0045]410-升降油缸;420-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和解释。
[0048]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卡瓦,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瓦本体(100)和承载平台(200);所述卡瓦本体(100)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承载平台(200);所述承载平台(200)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设的导轨(210),所述承载平台(20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使油管穿过的穿孔(220);所述穿孔(2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和第二推送机构,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推送机构能够沿所述导轨(210)移动至靠近所述穿孔(220)的边缘以推动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220)对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均设置为辅助推管器(300),所述辅助推管器(300)通过所述导轨(210)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200),所述穿孔(220)两侧的所述辅助推管器(300)能够沿所述导轨(210)移动至靠近所述穿孔(220)的边缘以推动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220)对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连接座(420)和固定于所述连接座(420)上方的接箍定位器(400),所述连接座(420)通过所述导轨(210)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200),所述连接座(420)能够沿所述导轨(210)移动并同步带动所述接箍定位器(400)运动至靠近所述穿孔(220)的边缘以配合所述辅助推管器(300)将所述油管与所述穿孔(220)对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200)的底面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30),所述第一液压缸(230)水平伸缩且缸杆连接于所述辅助推管器(300),所述第一液压缸(230)用于推动所述辅助推管器(300)沿第一导轨(211)水平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龙贾艳丽汪秋陵赵长增贾丽强张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