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48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包括进水管、厌氧柱、曝气柱、好氧柱和出水管,曝气柱中设置有曝气盘,好氧柱中设置有布水管,厌氧柱的上部与曝气柱的上部相通,曝气柱经连通柱与布水管相连通,好氧柱经回流柱与曝气柱相连通;厌氧柱和好氧柱中均培养有颗粒污泥;在压力差以及液位差的作用下,废水实现在好氧柱与曝气柱之间的循环流动,废水经厌氧反应和好氧发现实现有机物的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进而实现了废水在曝气柱与好氧柱之前的循环流动,无需外界动力,降低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废水经几十至上百倍次的循环处理,确保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确保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确保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组合塔及工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利用厌氧颗粒污泥以及好氧颗粒污泥的作用,使废水可达标排放或回用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过程通常旨在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如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等)在废水中可以被微生物降解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
[0003]常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方法均存在着耗能大、世代时间长难以培养、剩余污泥量大等问题,厌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存在着启动时间长,且出水水质差的缺点,因此一般将好氧法和厌氧法相结合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关于好氧颗粒污泥应用是很少的,主要是因为传统方法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长,且难以稳定,控制参数不明确。
[0004]本文旨在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快速将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起来,结合厌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单独设置曝气柱,废水能够在系统内不加动力的循环几十次从而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及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包括进水管、厌氧柱、曝气柱、好氧柱和出水管,厌氧柱、曝气柱和好氧柱均竖向设置,厌氧柱和好氧柱分别位于曝气柱的两侧,进水管与厌氧柱的底部相通,待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进水管泵入厌氧柱;曝气柱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好氧柱的底部设置有布水管,出水管与好氧柱的上部相通,处理后的废水经出水管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柱的上部设置有与曝气柱的上部相连通的连接口,曝气柱经连通柱与布水管相连通,好氧柱经回流柱与曝气柱相连通,连通柱、回流柱均竖向设置;连通柱的上端与曝气柱的上部相通,下端与布水管相通,回流柱的上端与好氧柱的上端相通,下端与曝气柱的下部相通;厌氧柱和好氧柱中均培养有颗粒污泥;曝气盘的曝气充氧使曝气柱底部废水密度减小而压强降低,好氧柱中的废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曝气柱,好氧柱污水流入曝气柱,使得曝气柱液位上升而好氧柱液位下降,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气柱中的废水流入好氧柱,实现废水在曝气柱与好氧柱之间的循环流动;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厌氧柱中由下至上流动的过程中,在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并产生沼气;充氧后的污水在好氧柱中由下至上流动的过程中,在好氧颗粒污泥中物生物的作用下去除水中COD。
[0007]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所述厌氧柱的上部
设置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分离的固体物质截留在厌氧柱中,分离出的液体经连接口进入曝气柱中,分离出的沼气进入沼气收集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所述布水管为环状,环状布水管的下表面上均匀开设有朝下的多个布水孔,所有布水孔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0009]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所述连通柱和回流柱的直径均大于200mm,连通柱、回流柱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减小水头损失的弧形形状。
[0010]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所述好氧柱的高径比范围为3~8。
[0011]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a).进水和厌氧反应,待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进水管泵入厌氧柱(2)的底部,废水在厌氧柱中由下至上均匀上升的过程中,与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经厌氧反应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液位差的作用下,厌氧柱上部的废水经连接口进入曝气柱;b).曝气和自循环,在曝气盘的曝气作用下,对曝气柱底部的废水进行曝气充氧,曝气充氧后的废水密度减小而压强降低,使得好氧柱中的废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曝气柱底部,曝气使得曝气柱液位上升,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气柱中的废水经连通柱进入布水管,曝气实现了废水在曝气柱与好氧柱之间的循环流动,无需动力源;c).布水和好氧反应,废水由连通柱进入布水管中后,再经布水管上设置的朝下的布水孔排出,实现在好氧柱底部的均匀布水;废水在布水管中由下至上均匀上升的过程中,与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触,经好氧反应去除水中剩余的COD;废水在好氧柱中上升的过程中,随着有机物的去除,溶解氧也被消耗掉,上部发生缺氧和厌氧反应;d).回流和出水,经好氧柱处理后的废水绝大部分经回流柱回流至曝气柱中,剩余的很少部分经出水管排出。
[0012]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废水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初期,将进水流速和曝气量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以实现对厌氧柱中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柱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待颗粒污泥培养完成后,将进水流速和曝气量恢复至正常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废水处理工艺,所述好氧柱的废水上升流入为20m/h以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废水处理工艺,所述好氧柱中废水经回流柱的回流量是经出水管出水量的几十至上百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通过在曝气柱的两侧设置厌氧柱和好氧柱,且曝气柱经连通柱与好氧柱底部的布水管相通,好氧柱经回流柱与曝气柱相通,使得在曝气盘的曝气作用下,不仅实现了对曝气柱底部废水的曝气充氧和搅拌,而且由于废水曝气后的密度减小而水压降低,使得好氧柱中废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入曝气柱,好氧柱污水流入曝气柱后,使得曝气柱液位上升而好氧柱液位下降,使得曝气柱中的废水在液位差的作用下进入好氧柱,进而实现了废水在曝气柱与好氧柱之前的循环流动,无需外界动力,降低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
[0016]高浓度有机废水首先进入厌氧柱的底部,废水在厌氧柱中由下至上均匀上升的过程中,废水与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经厌氧反应去除水中的大部分(通常可达85%)有机物并产生沼气;经厌氧反应处理后的废水与回水混合并进行曝气充氧后一同进入好氧柱,废水在好氧柱中均匀上升的过程中,与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触,经好样反应去除水中剩余的COD,处理后的废水绝大部分经回流管回流(回流量是出水量的几十至上百倍),少部分排出,经几十至上百次的循环处理,确保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立体图;图5、图6均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的剖视图。
[0018]图中:1进水管,2厌氧柱,3曝气柱,4好氧柱,5出水管,6连接口,7曝气盘,8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包括进水管(1)、厌氧柱(2)、曝气柱(3)、好氧柱(4)和出水管(5),厌氧柱、曝气柱和好氧柱均竖向设置,厌氧柱和好氧柱分别位于曝气柱的两侧,进水管与厌氧柱的底部相通,待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进水管泵入厌氧柱;曝气柱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盘(7),好氧柱的底部设置有布水管(9),出水管与好氧柱的上部相通,处理后的废水经出水管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柱的上部设置有与曝气柱的上部相连通的连接口(6),曝气柱经连通柱(8)与布水管(9)相连通,好氧柱经回流柱(10)与曝气柱相连通,连通柱、回流柱均竖向设置;连通柱的上端与曝气柱的上部相通,下端与布水管相通,回流柱的上端与好氧柱的上端相通,下端与曝气柱的下部相通;厌氧柱和好氧柱中均培养有颗粒污泥;曝气盘的曝气充氧使曝气柱底部废水密度减小而压强降低,好氧柱中的废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曝气柱,好氧柱污水流入曝气柱,使得曝气柱液位上升而好氧柱液位下降,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气柱中的废水流入好氧柱,实现废水在曝气柱与好氧柱之间的循环流动;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厌氧柱中由下至上流动的过程中,在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并产生沼气;充氧后的污水在好氧柱中由下至上流动的过程中,在好氧颗粒污泥中物生物的作用下去除水中CO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柱(2)的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分离的固体物质截留在厌氧柱中,分离出的液体经连接口(6)进入曝气柱(3)中,分离出的沼气进入沼气收集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9)为环状,环状布水管的下表面上均匀开设有朝下的多个布水孔(12),所有布水孔均位于同一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独立曝气两段自循环组合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柱(8)和回流柱(10)的直径均大于200mm,连通柱、回流柱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减小水头损失的弧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伟康施棋刘丽芳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自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