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良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38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围合板、第二围合板、铲泥板、支脚、盛泥框、连接板、第一紧固螺丝、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杆、连接环、连接杆、桨叶、底板、螺孔、第二紧固螺丝、转动电机、蓄电池和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盛泥框呈镂空设置,并通过第一紧固螺丝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旋拧锁定连接,防止将细沙铲入盛泥框中,并实现盛泥框的快速的安装与拆卸,铲泥板与底板之间所夹角度呈45度,且铲泥板的底部长度超过底板,防止无法将河床上的淤泥全部铲起。的淤泥全部铲起。的淤泥全部铲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淤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属于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属现代新近沉积物,淤泥按粒度组成可以是粉土质的或粘土质的,细砂质或极细砂质的极少,海滨淤泥的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淡水淤泥则是以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淤泥含有较多的(2~3%)和多的(10~12%)有机质,其含量随深度而减少。
[0003]然而河流底部的淤泥如何进行清理仍然是一大难题,因此,则需要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清淤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清淤装置没有采用不锈钢材质进行锻造,导致装置在长时间的浸泡后容易生锈,其二、现有的清淤装置的铲泥板长度不够,导致无法将河床上的淤泥全部铲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围合板、第二围合板、铲泥板、支脚、盛泥框、连接板、第一紧固螺丝、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转杆、连接环、连接杆、桨叶、底板、螺孔、第二紧固螺丝、转动电机、蓄电池和履带;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该清淤装置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该清淤装置的右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共同构成该清淤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围合板倾斜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内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围合板倾斜固定在第二固定板内侧侧壁上,所述铲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围合板、第二围合板之间,所述支脚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顶部,且所述支脚位于固定板和围合板之间,所述盛泥框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顶部中心处,且所述盛泥框位于铲泥板的背部,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盛泥框底部四角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旋拧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盛泥框背部,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一挡板顶部,所述转杆水平连接在相邻两个底板之间,所述连接环固定在转杆上,所述连接杆竖直固定在连接环上,所述桨叶固定在连接杆顶端,所述底板连接紧固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螺孔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端点,所述第二紧固螺丝旋拧连接在螺孔内,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底板顶部,所述蓄电池位于转动电机右侧,且所述转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履带连接在转杆和转动电机的转轴之间。
[0006]优选的,为了防止长时间的浸泡产生生锈现场,并保证该装置能够顺利沉入河流底部,所述底板的两端呈弧形,且通过不锈钢钢材锻造而成。
[0007]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转动电机、蓄电池,所述底板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形成内部空腔。
[0008]优选的,为了转杆与转动电机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转杆通过履带与转动电机的转轴联动。
[0009]优选的,为了防止将细沙铲入盛泥框中,并实现盛泥框的快速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盛泥框呈镂空设置,并通过第一紧固螺丝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旋拧锁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为了防止无法将河床上的淤泥全部铲起,所述铲泥板与底板之间所夹角度呈45度,且铲泥板的底部长度超过底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清淤装置设计合理,底板的两端呈弧形,且通过不锈钢钢材锻造而成,防止长时间的浸泡产生生锈现场,并保证该装置能够顺利沉入河流底部,底板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形成内部空腔,便于安装转动电机、蓄电池,转杆通过履带与转动电机的转轴联动,转杆与转动电机实现同步转动,盛泥框呈镂空设置,并通过第一紧固螺丝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旋拧锁定连接,防止将细沙铲入盛泥框中,并实现盛泥框的快速的安装与拆卸,铲泥板与底板之间所夹角度呈45度,且铲泥板的底部长度超过底板,防止无法将河床上的淤泥全部铲起。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三维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背部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盛泥框连接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底板内部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一围合板,4、第二围合板,5、铲泥板,6、支脚,7、盛泥框,8、连接板,9、第一紧固螺丝,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转杆,13、连接环,14、连接杆,15、桨叶,16、底板,17、螺孔,18、第二紧固螺丝,19、转动电机,20、蓄电池和21、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第一围合板3、第二围合板4、铲泥板5、支脚6、盛泥框7、连接板8、第一紧固螺丝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转杆12、连接环13、连接杆14、桨叶15、底板16、螺孔17、第二紧固螺丝18、转动电机19、蓄电池20和履带21;所述第一固定板1位于该清淤装置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板2位于该清淤装置的右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共同构成该清淤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围合板3倾斜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内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围合板4倾斜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内侧侧壁上,所述铲泥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围合板3、第二围合板4之间,所述支脚6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顶部,且所述支脚6位于固定板和围合板之间,所述
盛泥框7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顶部中心处,且所述盛泥框7位于铲泥板5的背部,所述连接板8固定在盛泥框7底部四角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9旋拧在连接板8上,所述第一挡板10位于盛泥框7背部,所述第二挡板11固定在第一挡板10顶部,所述转杆12水平连接在相邻两个底板16之间,所述连接环13固定在转杆12上,所述连接杆14竖直固定在连接环13上,所述桨叶15固定在连接杆14顶端,所述底板16连接紧固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的底部,所述螺孔17设置在底板16左右两侧端点,所述第二紧固螺丝18旋拧连接在螺孔17内,所述转动电机19设置在底板16顶部,所述蓄电池20位于转动电机19右侧,且所述转动电机19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所述履带21连接在转杆12和转动电机19的转轴之间,所述转动电机19的型号为Y160M1-2,所述蓄电池20的型号为DL-qs12-20ah。
[0019]所述底板16的两端呈弧形,且通过不锈钢钢材锻造而成,防止长时间的浸泡产生生锈现场,并保证该装置能够顺利沉入河流底部,所述底板16通过第二紧固螺丝18分别与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流治理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第一围合板(3)、第二围合板(4)、铲泥板(5)、支脚(6)、盛泥框(7)、连接板(8)、第一紧固螺丝(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转杆(12)、连接环(13)、连接杆(14)、桨叶(15)、底板(16)、螺孔(17)、第二紧固螺丝(18)、转动电机(19)、蓄电池(20)和履带(21);所述第一固定板(1)位于该清淤装置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板(2)位于该清淤装置的右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共同构成该清淤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围合板(3)倾斜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内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围合板(4)倾斜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内侧侧壁上,所述铲泥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围合板(3)、第二围合板(4)之间,所述支脚(6)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顶部,且所述支脚(6)位于固定板和围合板之间,所述盛泥框(7)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顶部中心处,且所述盛泥框(7)位于铲泥板(5)的背部,所述连接板(8)固定在盛泥框(7)底部四角处,所述第一紧固螺丝(9)旋拧在连接板(8)上,所述第一挡板(10)位于盛泥框(7)背部,所述第二挡板(11)固定在第一挡板(10)顶部,所述转杆(12)水平连接在相邻两个底板(16)之间,所述连接环(13)固定在转杆(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金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