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推轨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22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顶推轨道支架,包括:桩基、承重钢支架、设置于承重钢支架顶部的滑槽,承重钢支架包括设置于桩基上的钢管立柱,钢管立柱与桩基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立柱和桩基的接桩结构。本申请顶推轨道支架采用接桩的结构,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对支架钢结构部分的影响较小,支架钢结构部分实现了在工厂预制成型,在现场仅需要支架钢结构部分与现场桩基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更适合淤泥质粉质的黏土层,保证了整个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保证了桥梁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程中的稳定性。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推轨道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顶推轨道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搭设支撑桥梁的支架结构,常规情况下,支架结构在工厂中预制完,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搭建,该方法虽然保证支架结构能够快速完成,但是不能够根据安装现场的地质状况进行支架结构的改造,使得搭设完成的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其中,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大、固结缓慢等特点,该地质状况成为了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不能够根据安装现场的地质状况进行支架结构的改造,使得搭设完成的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推轨道支架,包括:桩基、承重钢支架、设置于所述承重钢支架顶部的滑槽,所述承重钢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钢管立柱,所述钢管立柱与所述桩基之间设置有连接所述钢管立柱和所述桩基的接桩结构。
[0005]可选地,所述接桩结构上预埋有连接所述钢管立柱的锚固结构。
[0006]可选地,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板,以及将所述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接桩结构上的锚筋。
[0007]可选地,所述锚板上设有振捣浇筑所述接桩结构的混凝土的通孔。
[0008]可选地,所述锚板的厚度为1.5-1.7cm,所述锚筋直径为20-25mm,长度为35-45cm。
[0009]可选地,所述钢管立柱与所述锚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0010]可选地,所述钢管立柱与所述锚板之间满焊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1.1-1.3cm。
[0012]可选地,所述接桩结构上部和下部设有若干钢筋网片。
[0013]可选地,所述钢筋网片间距20cm,直径为25cm。
[0014]可选地,所述接桩结构为矩形,所述矩形边长为1-1.5m。
[0015]可选地,所述承重钢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钢管立柱顶上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与所述钢管立柱之间设有焊接在所述钢管立柱上的悬臂吊架。
[0016]可选地,所述承重梁包括横向承重梁和纵向承重梁,所述横向承重梁双拼焊接在所述悬臂吊架上,所述纵向承重梁焊接在所述横向承重梁顶部。
[0017]可选地,所述钢管立柱顶部焊接有支撑所述横向承重梁的支撑结构,所述横向承重梁中心与所述钢管立柱中心重合。
[0018]可选地,所述横向承重梁为45a工字钢,所述纵向承重梁为63a工字钢。
[0019]可选地,所述滑槽为28a槽钢,所述钢管立柱的直径为800-850mm,所述桩基的直径为780-820mm。
[0020]可选地,所述桩基设置于具有淤泥质粉质的黏土层的河床中。
[0021]可选地,所述桩基通过回旋钻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得到。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推轨道支架,包括:桩基、承重钢支架、设置于承重钢支架顶部的滑槽,承重钢支架包括设置于桩基上的钢管立柱,钢管立柱与桩基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立柱和桩基的接桩结构。本申请顶推轨道支架采用接桩的结构,支架钢结构部分可以在工厂预制成型,在现场仅需要支架钢结构部分与现场桩基连接,保证了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对支架钢结构部分的影响较小,更适合淤泥质粉质的黏土层,保证了整个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保证了桥梁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推轨道支架,接桩结构上预埋有连接钢管立柱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锚板,以及将锚板固定连接在接桩结构上的锚筋。通过预埋的锚固结构与钢管立柱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锚筋结构加强了钢管立柱的安全性,避免钢管立柱由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对钢管立柱的压力过大,导致钢管立柱不够稳定的状况出现。
[00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推轨道支架,桩基设置于具有淤泥质粉质的黏土层的河床中,由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大、固结缓慢等特点,通过在淤泥质粉质的黏土层的河床中设置桩基,保证了支架的安全性,同时钢管立柱安装于桩基上,使得钢管桩立柱受到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的影响较小,保证了整个滑移支架的稳定性。
[002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为本技术顶推轨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顶推轨道支架中接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中接桩结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顶推轨道支架中钢管立柱上连接悬臂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顶推轨道支架中在横向承重梁上安装纵向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桥梁搭建过程中搭设有多个顶推轨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45cm。可选地,锚板41是厚度为1.6cm的钢板,锚筋42直径为25mm,长度为40cm。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锚板41下方设置有8根锚筋42,图3中示出了锚筋42在锚板41下方的位置。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锚板的大小设置数量更多或者更少的锚筋。
[0042]继续参考图2和图3,同锚筋能够更进一步地保证支架结构的稳定性一样,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加强筋43,加强筋43设置于钢管立柱21与锚板41之间,加强筋43的厚度为1.1-1.3cm。为了保证加强筋的支撑强度,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加强筋43的厚度为1.2cm。钢管立柱21与锚板41之间满焊连接,满焊连接使得锚板41与钢管立柱21之间连接更为结实紧密。接桩结构4上部和下部设有若干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间距20cm,直径为25cm,更进一步地保证接桩结构的刚性,使得接桩结构能够承受抵抗来自于淤泥质粉质的黏土层施加的压力。
[0043]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支架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承重钢支架,还包括设置于钢管立柱顶上的承重梁。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承重钢支架、设置于所述承重钢支架顶部的滑槽,所述承重钢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钢管立柱,所述钢管立柱与所述桩基之间设置有连接所述钢管立柱和所述桩基的接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桩结构上预埋有连接所述钢管立柱的锚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板,以及将所述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接桩结构上的锚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上设有振捣浇筑所述接桩结构的混凝土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的厚度为1.5-1.7cm,所述锚筋直径为20-25mm,长度为35-45c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与所述锚板之间设有加强筋。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与所述锚板之间满焊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1.1-1.3c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桩结构上部和下部设有若干钢筋网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推轨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间距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伟刘振川李鸿文班盛钧王金梁韩春鹏向韬廖盛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