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200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包括: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组件;电机的蜗杆连接于减速器的涡轮,传感器组件连接于减速器;电机内还设有一控制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内还设有一轴头PCB板,控制电路板与轴头PCB板之间通过一线束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通过将线束穿设于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组件内,且通过压块和限位凸起将线束的线束本体及端部压固或限位,并且为了节约走线空间,将线束的第一端设计成双排线头,另一端为单片线缆,从而适配电机及传感器组件内部的有限空间,并最终实现较大振动的应用场景,保证线束电连接的可靠性。证线束电连接的可靠性。证线束电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驻车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场中大多数PCB都集成在一个机构中,或是两个机构但是PCB相互平行,再通过FFC(柔性偏平电缆)连接或是针排连接。用FFC连接时要求两个PCB板的间距小或振动条件不严格;由于FFC的材料限制,这种方式不适用于高强度的振动。两个机构中不同方向上用FFC连接会需要较大的装配空间,难以满足实际的装配要求。此外FFC连接的强度也不足,振动过程中焊盘存在失效风险。如果用针排连接适用于平行的两个PCB,如果在不同方向上,由于装配的公差,振动过程中会有应力存在导致振动失效。这种PCB板连接方式,很难连接在不同机构中不同方向上的PCB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布在两个机构中且非平行状态下的电路板之间的可靠电连接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包括: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组件;所述电机的蜗杆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涡轮,所述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减速器;所述电机内还设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组件内还设有一轴头PCB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轴头PCB板之间通过一线束电连接,所述线束具有线束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线束本体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轴头PCB板,所述线束本体从所述减速器内穿过。
[0006]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下盖、上盖以及所述轴头PCB板,所述下盖与上盖共同围合成一容腔,所述轴头PCB板设于所述容腔内;其中,所述下盖上设有一可供所述线束穿设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沿着下盖的底面延伸分布以形成条形孔。
[0007]其中,所述过线孔上还设有若干凸起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本体。
[0008]其中,所述轴头PCB板上还连接有一压块,当所述线束的第二端连接于轴头PCB板上时,所述压块压紧所述线束本体。
[0009]其中,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内的定子,穿设于所述定子的转子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子的蜗杆;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主体,所述壳主体具有一开口端和闭口端,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于所述开口端。
[0010]其中,所述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外壳,与所述蜗杆连接的涡轮以及设于所述减速器外壳内的轴头磁铁;其中,所述减速器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由所述壳本体上延伸而出的连
接盖,所述连接盖连接于所述开口端。
[0011]其中,所述线束的第一端为双排线头结构,所述第一端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0012]其中,所述线束的第二端为单排线头结构,所述第二端与轴头PCB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通过将线束穿设于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组件内,且通过压块和限位凸起将线束的线束本体及端部压固或限位,并且为了节约走线空间,将线束的第一端设计成双排线头,另一端为单片线缆,从而适配电机及传感器组件内部的有限空间,并最终实现较大振动的应用场景,保证线束电连接的可靠性。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的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的下盖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的下盖部分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的线束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至图12为本技术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的走线组装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包括: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组件;所述电机的蜗杆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涡轮,所述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内还设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组件内还设有一轴头PCB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轴头PCB板之间通过一线束电连接,所述线束具有线束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线束本体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轴头PCB板,所述线束本体从所述减速器内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下盖、上盖以及所述轴头PCB板,所述下盖与上盖共同围合成一容腔,所述轴头PCB板设于所述容腔内;其中,所述下盖上设有一可供所述线束穿设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沿着下盖的底面延伸分布以形成条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上还设有若干凸起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于驻车电机中的走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刘小兵孙国田郑坚鹏李松胡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