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专利>正文

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及其缝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14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及其缝合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套管,套内设置气动组件,气动组件内端设置缝合组件;缝合组件包括圆弧形的导向筒,导向筒直径不大于套筒内径,导向筒两端内分别设置圆弧形的左针和右针,左针和右针均呈圆弧形,其弧度与导向筒的弧度一致,左针和右针配合在导向筒内,左针和右针针头朝外设置。一次操作就可以缝合多针,并且缝合均匀,间距一致,能够保证纤维环裂口完全闭合,同时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及其缝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及其缝合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按发病部位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0003]目前的治疗方法,大都采用开放式手术,即腰椎后路手术,切开皮肤,剥离肌肉,切除腰椎椎板,将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及增生肥厚至狭窄的骨性结构切除(手术减压),其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其局麻下操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取得了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使广大患者受益。该手术通过腰椎侧方皮肤切口建立工作通道通过脊柱内镜视频及操作系统完成手术。首先,经皮靶向精准穿刺定位到腰椎上关节突,穿刺针需要紧贴上关节突外侧壁滑入椎管及椎间盘内进行靶点定位,然后置入导丝,然后使用环踞切除部分腰椎上关节突腹侧尖部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型,方可安全植入工作通道进入腰椎椎管进行手术操作,接着在工作通道内置入脊柱内镜,视频监视下开展突出椎间盘的摘除和增生的骨赘的切除及椎管扩大减压。
[0004]椎间盘突出术后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被髓核挤开的纤维环裂口依然还在,因此依然有髓核再次从裂口突出的可能,突出的髓核会再次挤压神经根,导致疼痛。现在的纤维环缝合器结构复杂,其操作幅度大,在狭小的椎间孔内操作难度大,易损伤椎间孔内的脊髓。该技术对主刀医生要求较高,没有足够的经验很难安全操作。如果纤维环裂口较大,那就需要缝合多针,因此需要重复操作多次才能将整个裂口缝合,增加劳动量。由于每次缝合时手工缝合动作有差异,缝合不整齐,间距不一,如果间距过大就起不到缝合效果,导致髓核再次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及其缝合方法,一次操作就可以缝合多针,并且缝合均匀,间距一致,能够保证纤维环裂口完全闭合,同时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及其缝合方法,包括套管,套管内设置气动组件,气动组件内端设置缝合组件;
[0007]缝合组件包括圆弧形的导向筒,导向筒直径不大于套筒内径,导向筒两端内分别设置圆弧形的左针和右针,左针和右针均呈圆弧形,其弧度与导向筒的弧度一致,左针和右
针配合在导向筒内,左针和右针针头朝外设置,左针和右针的尾端均固定弧形活塞,弧形活塞紧密配合在导向筒内,导向筒中间位置外壁上设置通孔,通孔与气动组件连通,左针和右针的工作端均斜切形成针头状,左针的斜切面与右针的斜切面相互对应并且相互配合;
[0008]在左针针头上设置卡缝,卡缝与左针的斜切面连通,卡缝内设置左线,左线前端伸出于左针斜切面并在端部打绳结,左线后端从套管穿出;
[0009]在右针针头的斜切面上设置沉孔,沉孔的深度大于绳结的长度,右线前端绕右线一圈后打绳结形成套索,套索用胶粘贴在右针的斜切面上,套索环绕沉孔设置,当左针和右针接触时,沉孔与左线的绳结位置对应,右线后端从套管穿出。
[0010]气动组件包括外筒,外筒固定在导向筒中间位置,外筒内配合气动活塞,气动活塞外端固定推杆,推杆外端伸出于外筒外,推杆尾端固定推柄。
[0011]工作原理及过程:
[0012]利用传统椎间空间技术使得套筒形成纤维环与外界的通道;
[0013]手持外筒将缝合组件从套筒推入并直达病灶,同时在内窥镜的观察下使得导向筒两端分别置于纤维环裂口两侧,此时左针和右针收纳于导向筒内,避免推入过程中针尖处对其他组织划伤;
[0014]向内推动推杆,气动活塞压缩外筒内的空气,压缩空气从通孔进入导向筒并推动两弧形活塞,两活塞分别推动左针和右针从导向筒两端伸出,由于左针和右针呈与导向筒配合的圆弧形,因此左针和右针沿导向筒的圆弧形轨迹相向移动,直至左针和右针的斜切面吻合匹配,此时左线前端的绳结位于右针斜切面的沉孔内;
[0015]拉动右线尾端,右线前端的套索脱离与右针斜切面的粘结并套在左线前端绳结的后端,持续拉动右线尾端,右线前端的套索收紧于左线上,由于左线绳结的阻挡,使得右线前端与左线前端套接固定无法分离;
[0016]外拉推杆,气动活塞将导向筒内的空气抽出,左针和右针随着弧形活塞复位并收纳于导向筒内,由于左线前端与右线前端已固定连接,而左线与左针、右线与右针均不是固定连接,因此左线与左针、右线与右针很容易分离;
[0017]将左线和右线在尾端打结后并通过推结器将打好的结推入患处,缝合完成,然后从套筒取出缝合组件。
[0018]整个过程中,一旦确定了导向筒的位置,导向筒就无须移动,直至缝合接触,并且一旦确定了导向筒的位置后就可以用医用胶布将外筒与套筒作临时固定,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医护人员的体力和精力浪费,降低手术强度,同时患处紧邻脊髓,这样也可避免因为器械移动而导致的脊髓损伤。导向筒的位置固定,那么左针和右针的伸出和回缩的轨迹是相同的,避免了由于针头颤动而导致的穿刺口撕裂扩大,保证了原本就很脆弱的纤维环的完整性,否则髓核很有可能从撕裂的穿刺口突出而再次压迫神经根及脊髓,导致医疗事故。本申请使用普通的缝合线就可以实现在纤维环内非可视环境下进行准确固定连接,大大降低医疗成本,并且纤维环内无需留置异物,避免额外损伤,有很高的的安全性。本申请操作难度小,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对健康组织零损伤,手术强度低,对技术及经验没有过高要求,因此非常适于普及,造福更多椎间盘突出患者。
[0019]卡缝的宽度小于绳结的宽度而不大于左线的直径,这样卡缝就可以将左线卡住的同时避免绳结脱出。
[0020]左线通过胶粘结在卡缝底部。这样在收纳左针和刺入纤维环时,左线与左针不易脱离。
[0021]所述的胶为纤维蛋白胶,这种胶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没有危害,同时粘和力适中,稍用力就可以使得线与针头分离,而刺入纤维环时不会脱落。
[0022]沉孔外侧边设置收纳缺口,右线套索的绳结配合在收纳缺口内。由于绳结的厚度要大于右线的直径,因此右线套索的绳结配合在收纳缺口内,可以避免该绳结影响左针和右针的斜切面配合。
[0023]左线前端的绳结数量为两个,所述两绳结的间距大于右线直径而小于右线直径的两倍。当右线的套索无法套在后端的绳结后方时,那么就一定会套在两绳结之间,前方的绳结起到保险作用。两绳结的间距大于右线直径而小于右线直径的两倍,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套索能完全套在两绳结之间,实现紧密固定,同时左线本身有一定韧性,保证绳结始终处于直立突出状态,保证绳结能够进入沉孔,进而保证套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套内设置气动组件,气动组件内端设置缝合组件;缝合组件包括圆弧形的导向筒(7),导向筒(7)直径不大于套筒(3)内径,导向筒(7)两端内分别设置圆弧形的左针(5)和右针(6),左针(5)和右针(6)均呈圆弧形,其弧度与导向筒(7)的弧度一致,左针(5)和右针(6)配合在导向筒(7)内,左针(5)和右针(6)针头朝外设置,左针(5)和右针(6)的尾端均固定弧形活塞(8),弧形活塞(8)紧密配合在导向筒(7)内,导向筒(7)中间位置外壁上设置通孔(9),通孔(9)与气动组件连通,左针(5)和右针(6)的工作端均斜切形成针头状,左针(5)的斜切面与右针(6)的斜切面相互对应并且相互配合;在左针(5)针头上设置卡缝(13),卡缝(13)与左针(5)的斜切面连通,卡缝(13)内设置左线(1),左线(1)前端伸出于左针(5)斜切面并在端部打绳结(14),左线(1)后端从套管穿出;在右针(6)针头的斜切面上设置沉孔(16),沉孔(16)的深度大于绳结(14)的长度,右线(2)前端绕右线(2)一圈后打绳结(14)形成套索(20),套索(20)用胶粘贴在右针(6)的斜切面上,套索(20)环绕沉孔(16)设置,当左针(5)和右针(6)接触时,沉孔(16)与左线(1)的绳结(14)位置对应,右线(2)后端从套管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组件包括外筒(12),外筒(12)固定在导向筒(7)中间位置,外筒(12)内配合气动活塞(10),气动活塞(10)外端固定推杆(11),推杆(11)外端伸出于外筒(12)外,推杆(11)尾端固定推柄(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盘突出术后纤维环快捷缝合装置的缝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利用传统椎间空间技术使得套筒(3)形成纤维环(3)与外界的通道;二、手持外筒(12)将缝合组件从套筒(3)推入并直达病灶,同时在内窥镜的观察下使得导向筒(7)两端分别置于纤维环(3)裂口(19)两侧,此时左针(5)和右针(6)收纳于导向筒(7)内;三、向内推动推杆(11),气动活塞(10)压缩外筒(12)内的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