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10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该工艺为:含锌铜废水由含锌废水收集池流入pH调整池一,调节pH到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电子电路铜箔抗氧化能力,电解铜箔在成品前都会经过一道表面处理工艺处理。表面处理工艺应用时会在电镀液中添加锌、镍等防氧化金属元素。经表面处理后的铜箔表面会附着一层锌质的保护膜,从而提高铜箔的存储周期。但铜箔处理工艺流程由多个不同电镀槽组成,不同槽体内的电镀液不能混合交融,因此在切换的时候需要经过水洗,因此产生大量的含锌、铜废水。但现有工艺的缺点是加了氯化钙,会产生大量污泥,且钙离子最容易堵塞RO膜,不能进入综合回水套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含锌铜废水由含锌废水收集池流入pH调整池一,采用硫酸调节pH到2-4,调整pH后的含锌铜废水进入反应池一,同时投加PAC及硫酸亚铁;S2,步骤S1中经过充分反应的废水进入混凝池一,在混凝池一中加入絮凝剂,快速起到絮凝作用;S3,步骤S2中絮凝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一;S4,沉淀池一的上清液流入综合调节池,进行二次处理,综合调节池中的水流入pH调整池二,在pH调整池二中用加药泵加入碱,使pH调整池二中混合水的pH到8.5-9.0,pH调整池二中的水流入反应池二,加入PAC、硫化钠,反应池二中的水流入混凝池二,加入絮凝剂,混凝池二中的水流入沉淀池二;S5,沉淀池二的上清液流入中间池,再经过滤器处理,处理达标的水进入综合回水系统,产生纯水供给车间。
[000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采用硫酸调节pH到2-4。
[0006]进一步的,混凝池分为快混池和慢混池。
[0007]进一步的,步骤S3中絮凝后出水进入沉淀池一后通过自然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为PAM。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通过严格控制进水的pH发生破络反应,破络反应中的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在pH=2-4时,它能将水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铵、EDTA、氯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就不在
稳定,所以一价铜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铜,进而脱水形成氧化亚铜沉淀,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迅速沉降下来;稳定达标出水,可以减少污泥量,处理的含锌铜废水也能满足中水回用的标准,处理的水质硬度不强,不容易堵反渗透RO膜,可以进综合回水系统套用,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工艺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工艺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0014]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含锌铜废水由含锌废水收集池流入pH调整池一,考虑锌是两性元素,过酸过碱氢氧化锌沉淀有溶解,也为下一道流程破络反应做准备,调节pH到2-4,调整pH后的含锌铜废水进入反应池一,同时投加PAC及硫酸亚铁,硫酸亚铁的作用是破络反应,反应中的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在pH=2-4时,它能将水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铵、EDTA、氯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就不在稳定,所以一价铜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铜,进而脱水形成氧化亚铜沉淀,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絮凝剂的作用下迅速沉降下来;S2,步骤S1中经过充分反应的废水进入混凝池一,在混凝池一中加入絮凝剂PAM,快速起到絮凝作用;S3,步骤S2中絮凝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一,通过自然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氢氧化锌、氢氧化铜通过化学药剂沉降到沉淀池一;S4,沉淀池一的上清液流入综合调节池,进行二次处理,综合调节池中的水流入pH调整池二,考虑锌是两性元素,过酸过碱氢氧化锌沉淀有溶解,在pH调整池二中用加药泵加入碱,使pH调整池二中混合水的pH到8.5-9.0,pH调整池二中的水流入反应池二,加入PAC、硫化钠(极少量),PAC又名絮凝剂,高分子无机盐,它的作用是通过它或者它的水解产物的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卷带网捕以及吸附桥连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完成的,将能被氧化剂氧化造成COD的颗粒物质沉淀下来过滤掉,从而降低了COD,颗粒物质的沉淀;加硫化钠是起到硫化作用,生成硫化铜沉淀,加速沉降速度,降低铜离子的指标;反应池二中的水流入混凝池
二,加入絮凝剂PAM,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快速絮凝作用;混凝池二中的水流入沉淀池二;S5,沉淀池二的上清液流入中间池,再经过滤器处理,处理达标的水进入综合回水系统,产生纯水供给车间。
[0015]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在具体操作时,通过提升泵将含锌废水提升到混凝池中,混凝池分为慢混和快混两个过程共四级反应,在快混池中用加药泵加入硫酸,调节池中混合水的pH到2-4,同时投加水溶性较好的PAC、硫酸亚铁,经过充分反应的废水就进入慢混池;在慢混池中通过加入絮凝剂PAM,形成大量的繁花,絮凝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通过自然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再从沉淀池的水流入综合调节池,进行二次处理,在快混池中用加药泵加入碱,使调节池中混合水的pH到8.5-9.0,铜离子、锌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锌沉淀,到反应池加入PAC、硫化钠(极少量),到混凝池加入PAM。从而处理的达标的水进入综合回水系统,产生纯水供给车间。
[0017]综上所述,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严格控制进水的pH发生破络反应,破络反应中的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在pH=2-4时,它能将水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铵、EDTA、氯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就不在稳定,所以一价铜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铜,进而脱水形成氧化亚铜沉淀,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迅速沉降下来;稳定达标出水,可以减少污泥量,处理的含锌铜废水也能满足中水回用的标准,处理的水质硬度不强,不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亚铁代替氯化钙处理含锌铜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含锌铜废水由含锌废水收集池流入pH调整池一,调节pH到2-4,调整pH后的含锌铜废水进入反应池一,同时投加PAC及硫酸亚铁;S2,步骤S1中经过充分反应的废水进入混凝池一,在混凝池一中加入絮凝剂;S3,步骤S2中絮凝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一;S4,沉淀池一的上清液流入综合调节池,进行二次处理,综合调节池中的水流入pH调整池二,在pH调整池二中用加药泵加入碱,使pH调整池二中混合水的pH到8.5-9.0,pH调整池二中的水流入反应池二,加入PAC、硫化钠,反应池二中的水流入混凝池二,加入絮凝剂,混凝池二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晖龙吴波潘明全朱吉平周仕贵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