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01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管路切换组件、控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下方,所述支撑组件上固定安装有管路切换组件与控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装置为可移动的输水装置,损坏时能够及时进行运输修理,避免影响输水效率,本装置采用泵吸输水与虹吸输水两者结合的输水方式,根据水位状况实时匹配输水方式,因为有虹吸输水的加入,大大减小了调水的能源成本,且本装置管件可进行轻易组装收纳,并可轻易进行整体的运输,如果有损坏的输水装置,可及时进行调换,避免影响正常输水流程。常输水流程。常输水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
,具体是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资源调配工程中,梯级泵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在梯级泵站多级送水的模式下,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调配到北方进行资源的平均分配,但现有技术中,梯级泵站采用的输水装置多为固定型装置,且在节能方面还有待提高,固定的输水装置损坏时不能够及时修理会影响输水效率,而本装置采用泵吸输水与虹吸输水两者结合的输水方式,根据水位状况实时匹配输水方式,因为有虹吸输水的加入,大大减小了调水的能源成本,且本装置管件可进行轻易组装收纳,并可轻易进行整体的运输,如果有损坏的输水装置,可及时进行调换,避免影响正常输水流程,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管路切换组件、控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下方,起到支撑所有其他部件的作用,所述管路切换组件能够进行虹吸与水泵吸水相互配合的输水操作,所述控制组件起到自动化控制阀门的作用。
[0005]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移动固定板、着力条、管件槽、配重槽、万向轮,所述底座位于整套装置的最下方,起到支撑整套装置的作用,所述底座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移动固定板,所述移动固定板起到延长推拉本装置的着力点的作用,便于移动本装置,也可借外界绳索起到固定本装置的作用,所述移动固定板中部开设有着力条,所述着力条为柱状的着力条,所述着力条便于操作人员抓住,对本装置进行推拉移动,所述底座上方开设有管件槽,所述管件槽便于收纳本装置的管件,在本装置需要移动时,可将所有管件摆放到管件槽内部,有利于本装置的搬运与储藏,所述管件槽侧方开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起到固定除水配重块与进水配重块的作用,在本装置不使用时,将配重块存放,避免磕碰,且有利于装置整体的储存与搬运,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有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减小底座与底面间的摩擦力,便于本装置的移动效果,且万向轮在锁轮状态下可保证本装置不会轻易位移,有利于装置输水的稳定性。
[0006]所述管路切换组件包括水泵、水泵进水口、水泵出水口、出水衔接管、进水衔接管、虹吸衔接管、出水管、进水管、虹吸管,所述底座上端中央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起到抽水的作用,是输水的动力来源之一,所述水泵前端设置有水泵进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是水泵的进水端,所述水泵一侧设置有水泵出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是水泵的出水端,所述水泵出水口远离水泵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衔接管,所述出水衔接管起到衔接水泵出水口与出水
管的作用,使水能够从水泵流入河道,所述水泵进水口远离水泵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衔接管,所述进水衔接管起到衔接水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的作用,使水泵能够顺利从泵站一端河道内抽水,并输送至泵站另一端,所述出水衔接管中央固定连通有虹吸衔接管,所述虹吸衔接管远离出水衔接管一端与进水衔接管固定连通,虹吸衔接管起到改变水流路径的作用,便于在条件允许时切换为虹吸输水状态,所述出水衔接管远离水泵出水口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水流从出水管流入河道,所述进水衔接管远离虹吸衔接管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中部固定连通有虹吸管,在本装置工作状态下,虹吸管的管口高度高于进水管管口高度,使虹吸管管口水压较小,便于进行虹吸输水操作。
[0007]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盒、电线接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出水配重块、出水口水压传感器,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起到承载并保护内部单片机的作用,所述控制盒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控制盒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线接口,所述电线接口有若干个,所述电线接口是传感器与电磁阀与单片机连接的接口,所述电线接口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出水衔接管与虹吸衔接管衔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状态下,出水衔接管靠近出水管一端与水泵出水口和虹吸衔接管同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状态下,出水衔接管靠近出水管一端与水泵出水口内部不连通,水泵出水口与虹吸衔接管内部连通,所述虹吸衔接管与进水衔接管衔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状态下,水泵进水口同时与进水衔接管、虹吸衔接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状态下,虹吸衔接管与进水衔接管内部连通,进水衔接管与水泵进水口不连通,所述出水管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所述出水管底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出水配重块,所述出水配重块起到为出水管配重的作用,使出水管管口能够时刻保持沉入水中,使出水管内水位高度保持不变,进而出水管底部管口内部水压保持不变,当河道水位高于出水管管口时,在出水配重块的配重下,有利于出水口水压传感器对实时水压检测的稳定性,所述出水配重块侧方固定安装有出水口水压传感器,所述出水口水压传感器起到实时检测河道内与出水管管口同水平面处水压的作用,便于根据实时情况匹配泵吸或虹吸的输水方式。
[0008]控制组件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块、距离传感器、虹吸口水压传感器、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进水管顶端固定安装有传感器安装块,所述传感器安装块起到承载距离传感器的作用,所述传感器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起到实时检测水位的作用,便于根据水位自动触发水泵输水,无需人工操作,使梯级泵能够自动调节两边河道水位,使河道水位能够自行保持动态平衡,所述虹吸管底部固定安装有虹吸口水压传感器,当河道水位没过虹吸管时,所述虹吸口水压传感器起到实时检测与虹吸管同水平面处水压的作用,便于本装置自行调节切换虹吸与泵吸两种输水状态,所述进水管与虹吸管衔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关闭状态下,进水管内部水流通畅,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打开状态下,进水管内上方水流与虹吸管连通,进水管底部堵塞,所述进水管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配重块,所述进水配重块起到为进水管配重的作用,有利于进水管的稳定性,进而保持距离传感器检测数据的精确度。
[0009]所述进水管的长度小于梯级泵站高度,所述出水管的长度小于梯级泵站高度。
[0010]所述电线接口与第一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电线接口与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电线接口与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电线接口与出水口水压传感器电性连
接,所述电线接口与距离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线接口与虹吸口水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为可移动的输水装置,损坏时能够及时进行运输修理,避免影响输水效率,本装置采用泵吸输水与虹吸输水两者结合的输水方式,根据水位状况实时匹配输水方式,因为有虹吸输水的加入,大大减小了调水的能源成本,且本装置管件可进行轻易组装收纳,并可轻易进行整体的运输,如果有损坏的输水装置,可及时进行调换,避免影响正常输水流程。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管路切换组件、控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下方,起到支撑所有其他部件的作用,所述支撑组件上固定安装有管路切换组件与控制组件,所述管路切换组件能够进行虹吸与水泵吸水相互配合的输水操作,所述控制组件起到自动化控制阀门的作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11)、移动固定板(112)、着力条(113)、管件槽(114)、配重槽(115)、万向轮(116),所述底座(111)位于整套装置的最下方,所述底座(111)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移动固定板(112),所述移动固定板(112)中部开设有着力条(113),所述着力条(113)为柱状的着力条(113),所述底座(111)上方开设有管件槽(114),所述管件槽(114)侧方开设有配重槽(115),所述底座(111)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16),所述万向轮(116)有若干个;所述管路切换组件包括水泵(211)、水泵进水口(212)、水泵出水口(213)、出水衔接管(214)、进水衔接管(215)、虹吸衔接管(216)、出水管(217)、进水管(218)、虹吸管(219),所述底座(111)上端中央固定安装有水泵(211),所述水泵(211)前端设置有水泵进水口(212),所述水泵(211)一侧设置有水泵出水口(213),所述水泵出水口(213)远离水泵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衔接管(214),所述水泵进水口(212)远离水泵(211)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衔接管(215),所述出水衔接管(214)中央固定连通有虹吸衔接管(216),所述虹吸衔接管(216)远离出水衔接管(214)一端与进水衔接管(215)固定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