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耿豪专利>正文

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6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茶具,设有一茶海杯、一具有漏水口座的茶壶本体及一中央具有顶突体的漏水件,其中该漏水件的周缘是以数个卡柱嵌置于茶壶本体底部的卡槽内,使漏水件可于茶壶本体底部形成上、下活动,而茶壶本体的顶部是形成一抵缘,并于抵缘上向下凸伸数个等分茶壶本体的凸肋,并于茶海杯顶缘相对于茶壶本体的位置处,相对凹设有数个凹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尤指一种可控制茶叶浸泡时间的茶具。本创作人先前在台湾提出申请的新型专利第八二二0五0七五号″茶具新颖结构″案,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普遍采用,其中该案所强调的功效,是在于茶壶的底端为突出锥状的漏水口座,其底端为开放状阀口,茶壶内相对漏水口座顶端周侧掣置一过滤网,漏水口座相对阀水装入一可活动状的控制阀件,以控制茶水泄流,茶壶底端可插放一具突出端头的容器,使茶水经漏水口座周侧漏出,结构新颖简单,是一具市场普遍利用价值的产品。本创作人针对前述茶具作进一步考虑,在使用该种茶具时发现其必需分别设计一茶海杯及一壶座,当茶叶在浸泡时茶壶是置于壶座上,而当欲释出茶水时则需将茶壶移至茶海杯,如此不但在操作上要将茶壶移来移去,而造成太过麻烦,且必需同时具备茶海杯及壶座,在使用或收藏时亦太占空间,故而前述茶具仍有不足而需加以改进。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茶具的缺点,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终于创作出一种茶具,以期改善传统茶具使用时,需同时准备茶海杯及壶座的缺点。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具,其可任意控制茶叶浸泡时间,避免茶叶浸泡过久而对人体有所伤害,并且仅利用一组茶具,即可方便控制茶叶浸泡时间,使用简单、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茶具,包括一茶海杯、一具有漏水口座的茶壶本体及一中央具有顶突体的漏水件,其特征在于该漏水件是可上、下活动地嵌置于茶壶本体的底部内,该茶壶本体嵌置于茶海杯内,于茶海杯的顶缘凹设有数个凹槽,该茶壶本体顶缘相对于茶海杯的凹槽处,各向下凸出相对嵌入于该凹槽的凸肋。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茶壶本体的凸肋上方,是可设有一由茶壶本体延伸出的抵缘。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茶壶本体的凸肋及茶海杯的凹槽是可各为三个。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茶海杯内一设定距离处,是可隔设一倾斜的斜隔板,并于该茶海杯相对于斜隔板的最低处,则开设一出水壶嘴。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各个卡槽侧边的中段部份,是可开设一定位槽。本技术可获得以下数点功效(一)、结构合一,使用方便本技术改进了必需设置壶座及茶海杯的传统茶具结构,使其合二为一,如此使用者即可同时进行茶叶的冲泡及储放,达到不占使用空间及使用方便的良好功效。(二)、操作合乎人性化本技术使用时,仅需控制茶壶本体凸肋与茶海杯凹槽的相对位置,即可达到浸泡茶叶或滴漏茶水的功效,尤其使用者在操作茶水滴入茶海杯时,只需以手将茶壶本体作移动,便可任由茶壶本体置放于茶海杯上,而使茶水自动滴漏于茶海杯内,而无需如目前传统的滤网式茶壶,需要以手一直扶着滤网让茶水流干,本技术如此的设计,是可使其在使用时更能合乎人性化的操作。(三)、茶水不易变质,确保人体健康目前医学界已发现,茶叶受到热水浸泡过久后,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茶茧素』,而由于本技术的设计可使茶水完全滴入于茶海杯内,故而可有效避免茶茧素的产生,能让饮用者更具健康。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浸泡茶叶时的纵向旋转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释放茶水时的纵向旋转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请配合参看图1、2及3中所示,主要是设置有一具有杯盖11的茶海杯10、一茶壶本体20及一漏水件30,其中该茶壶本体20的中段是延袭传统结构而向下突出一锥状的漏水口座21,并使漏水口座21的底端形成一阀口211(如图3中所示),阀口211上抵设一滤网23,并于阀口内设一控制阀件22,其中该控制阀件22可实施为钢珠,该茶壶本体20的底部则形成数个等分于茶壶本体20的长形卡槽26,并使漏水件30凸伸出数个相对于各卡槽26的卡柱32,并以漏水件30的卡柱32制嵌于茶壶本体20的卡槽26中,使得漏水件30得以于茶壶本体20的底部形成上、下活动,而该漏水件30的中央,则同样向上凸设一顶突体31,并于茶壶本体20的顶缘形成一抵缘24,并于抵缘24向下凸出数个凸肋25,各凸肋25是可抵住于茶海杯10顶部,并使茶海杯10顶缘相对设有数个可供各凸肋25嵌置的凹槽12,而该茶海杯10内则可供茶壶本体20嵌置,并使茶海杯10的底部形成一可抵持住茶壶本体20的抵缘13(如图3中所示);因此,当本技术在使用时(如图2、3及4中所示),是可将茶壶本体20嵌置于茶海杯10内,而使茶海杯10的抵缘13抵住于位于茶壶本体20底部的漏水件30(如图3中所示),并同时使茶壶本体20抵缘24的凸肋25错开茶海杯10的凹槽12而抵住于茶海杯10的顶缘,使茶壶本体20向上提升而漏水口座21与漏水件30成一适当的距离,并使漏水口座21内的控制阀件22抵封于漏水口座21的阀口211,茶壶本体20内的热水可容置于茶壶本体20内浸泡茶叶。而当使用者认为茶叶浸泡至适量浓度时,便可将茶壶本体20于茶海杯10上转动,使茶壶本体20的凸肋25嵌入于茶海杯10的凹槽12内(如图4中所示),使茶壶本体20整体向下沉,而使得茶壶本体20漏水口座21的控制阀件22受到漏水件30顶突体31的顶持(如图4中所示),而使控制阀件22脱离漏水口座21的阀口211,茶水便由茶壶本体20内经由阀口211而充分滴入于茶海杯10内供使用者饮用。再请配合参看图5中所示,其中本技术的茶海杯10内一设定距离处,是可隔设一倾斜的斜隔板40,并于该茶海杯10相对于斜隔板40的最低处,开设一出水壶嘴41;当使用者将茶水由茶壶本体20流下至茶海杯10时,由于茶海杯10内具斜隔板40的设计,故而茶水便会经由斜隔板40的导引,而由出水壶嘴41直流出,将茶杯42置于出水壶嘴41下方,即可装盛茶水。另外,再请配合参看图6中所示,其中本技术的各个卡槽26侧边的中段部份,皆开设有一定位槽260,并通过此一设计,可让使用者在欲放置茶壶本体20时,将漏水件30的卡柱32转向位于卡槽26中段的定位槽260内,使漏水件30卡入于定位槽260,以此当茶壶本体20连同漏水件30放置于桌面上时,漏水件30将会因定位槽260卡止住卡柱32,而使漏水件30的顶突体31无法顶持控制阀件22,而使本技术于放置时亦不会造成滴漏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具,包括一茶海杯、一具有漏水口座的茶壶本体及一中央具有顶突体的漏水件,其特征在于:该漏水件是可上、下活动地嵌置于茶壶本体的底部内,该茶壶本体嵌置于茶海杯内,于茶海杯的顶缘凹设有数个凹槽,该茶壶本体顶缘相对于茶海杯的凹槽处,各向下凸 出相对嵌入于该凹槽的凸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具,包括一茶海杯、一具有漏水口座的茶壶本体及一中央具有顶突体的漏水件,其特征在于该漏水件是可上、下活动地嵌置于茶壶本体的底部内,该茶壶本体嵌置于茶海杯内,于茶海杯的顶缘凹设有数个凹槽,该茶壶本体顶缘相对于茶海杯的凹槽处,各向下凸出相对嵌入于该凹槽的凸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茶壶本体的凸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耿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耿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