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60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具备多个不同频段的天线元和不同制式的信号采集单元,覆盖全频段工作频率范围要求,对专项业务频段进行技术指标优化,包括但不局限于短波频段、广播频段、对讲频段、2G/3G/4G频段和WiFi/蓝牙频段,可根据扩展的监测测向业务设计增加相匹配的天线元和信号采集单元,以适应新的业务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低功耗硬件平台设计以降低整机功耗,延长设备工作时间,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以提高软件工作稳定性,采用高分辨率显示屏以提高用户界面体验,采用多种通信接口以适应不同通信方式,采用多节锂电池供电方式以满足整机系统供电,采用兼容性接口设计以满足不同天线元和信号采集模块的接入。集模块的接入。集模块的接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电磁环境监测测向
,具体涉及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多为全频段工作频率范围,多采用微型射频模块和零中频射频芯片实现,由于器件所限,监测测向设备技术指标相比于固定式、搬移式或车载式均有不同程序降低,难以在全频段工作频率范围内实现优异技术指标,限制了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的使用场景,减少了某些特定监测测向任务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如: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多为全频段工作频率范围,多采用微型射频模块和零中频射频芯片实现,由于器件所限,监测测向设备技术指标相比于固定式、搬移式或车载式均有不同程序降低,难以在全频段工作频率范围内实现优异技术指标,限制了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的使用场景,减少了某些特定监测测向任务的开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包括供电单元、主控单元、天线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天线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根据频段和业务划分,包含多个组件。供电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与天线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和通信单元连接。
[0006]本技术的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工作时,供电单元集成多节锂电池,工作电压7.4V~16.8V,根据锂电池级联节数设计相应电压级别,供电单元通过DC-DC转换,输出各部件工作所需电压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设计各个单元的数据互传和电源供电接口,与各个单元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主控单元采用低功耗ARM内核硬件平台实现,可以控制设备工作逻辑,识别天线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的组件型号和状态,切换相应工作链路,根据触控单元发送的命令和参数启动监测测向任务,将信号采集单元输出的信号数据转发至信号处理单元,接收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有效数据,提取显示数据发送至显示单元,与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和上位机的命令和数据交换。
[0007]天线单元根据频率范围划分设计多个天线元组件,每个天线元工作频率范围相比于全频段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小数倍,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波瓣宽度和接收灵敏度,减小设计难度,天线元之间的频点范围需要连续,以使其覆盖全频段工作要求。
[0008]信号采集单元根据不同频段和不同业务设计多个组件,采用不同制式的专用信号采集芯片实现,可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多种调制信号的采集,经过主控单元转发至信号处理单元作进一步计算和处理。
[0009]信号处理单元集成电子罗盘、定位芯片和微处理器,用于信号数据的分析,具备频谱计算、声音解调、信号识别和制式判别等多种功能,实现信号监测业务;综合电子罗盘和卫星定位数据,根据测向相关算法,判定信号来波方向,实现信号测向业务。
[0010]显示单元接收主控单元发送的数据,设计多种显示界面,包括但不局限于IQ图、频谱图、瀑布图、电平柱状图、星座图和方向图等。
[0011]触控单元集成触摸屏、触控按键和拨轮按键等多种信号输入外设,用于参数设置和任务启动等人工操作。
[0012]通信单元设计多种通信接口,用于主控单元和上位机的通行数据互传,接口包括UART、USB或LAN等。
[0013]天线元和信号采集单元不需要一一对应,但需要满足当前监测测向任务使用要求。天线元和信号采集单元均采用锁扣方式固定,连接器引脚定义一致,通过特定信号线的电平判定,主控单元可自动识别天线元和信号采集单元的型号,根据触控单元的参数设置和触控操作,启动相关监测测向业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方案的一个创新点在于,具备多个不同频段的天线元和不同制式的信号采集单元,覆盖全频段工作频率范围要求,对专项业务频段进行技术指标优化,包括但不局限于短波频段、广播频段、对讲频段、2G/3G/4G频段和WiFi/蓝牙频段,可根据扩展的监测测向业务设计增加相匹配的天线元和信号采集单元,以适应新的业务要求。同时,本技术采用低功耗硬件平台设计以降低整机功耗,延长设备工作时间,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以提高软件工作稳定性,采用高分辨率显示屏以提高用户界面体验,采用多种通信接口以适应不同通信方式,采用多节锂电池供电方式以满足整机系统供电,采用兼容性接口设计以满足不同天线元和信号采集模块的接入。通过不同频段的天线元和不同制式的信号采集芯片实现的信号采集单元,在覆盖全频段工作频率前提下,对特定业务频段进行了技术指标优化,规避了现有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使用单一射频模块或芯片进行全频段信号监测测向的弊端,提高了设备性能和使用体验,更易于户外监测测向业务开展。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的实施方式,包括供电单元1、主控单元2、天线单元3、信号采集单元4、信号处理单元5、显示单元6、触控单元7和通信单元8。设备设计有适于抓握的手柄,手柄内部安装主控单元2、信号处理单元5、显示
单元6、触控单元7和通信单元8,手柄设计有锁扣式外设连接器,用于供电单元1、天线元3和信号采集单元4的连接和更换。供电单元1与主控单元2连接,主控单元2与天线单元3、信号采集单元4、信号处理单元5、显示单元6、触控单元7和通信单元8连接。供电单元1集成多节锂电池,工作电压7.4V~16.8V,根据锂电池级联节数设计相应电压级别,供电单元1通过DC-DC电压转换,输出各部件工作所需电压至主控单元2。主控单元2设计各个单元的数据互传和电源供电接口,与各个单元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主控单元2采用低功耗ARM内核硬件平台实现,可以控制设备工作逻辑,识别天线单元3和信号采集单元4的组件型号和状态,切换相应工作链路,根据触控单元7发送的命令和参数启动监测测向任务,将信号采集单元4输出的信号数据转发至信号处理单元5,接收信号处理单元5处理过的有效数据,提取显示数据发送至显示单元6,与通信单元8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和上位机的命令和数据交换。天线单元3根据频率范围划分设计多个天线元组件,天线元3-1、天线元3-2、天线元3-N工作频率范围相比于全频段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小数倍,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波瓣宽度和接收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主控单元、天线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供电单元、天线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和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天线单元根据频率范围划分为多个天线元组件,每个天线元工作频率范围相比于全频段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集成多节锂电池,工作电压7.4V~16.8V,根据锂电池级联节数调节相应电压级别,供电单元通过DC-DC转换,输出各部件工作所需电压至主控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频段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设置有各个单元的数据互传接口和电源供电接口,与各个单元进行数据通信。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鲲鹏龚晓峰杨文王海朱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