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学友专利>正文

一种梯形龙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540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形龙舟,包括龙舟头部、舟体以及龙舟尾部,所述舟体的舱内设置有若干座位,所述舟体底部横截面的轮廓呈倒梯形,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由所述龙舟头部向所述龙舟尾部逐渐增加,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龙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龙舟,尤其涉及一种比赛用的梯形龙舟。

技术介绍

[0002]龙舟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习俗,通常在端午节时,人们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时至今日,这已经成为了一项民间体育赛事,龙舟的速度关系着比赛的胜负,而龙舟的速度又与龙舟的结构与设计紧密相关,目前市场上的龙舟主要分为三种结构:U型底龙舟、V型底龙舟以及W型底龙舟,而这三种结构均存在一些问题,U型底与V型底的龙舟由于底面与水面接触面较小,浮力小且不稳定,舟体容易上下波动,W型底由于底面中间有凹槽,舟体前进过程中凹槽中的水体由宽向窄运动直到被挤出凹槽的过程中,会对舟体产生阻力,因此,本技术通过对龙舟结构的改进,以减小龙舟前进过程中受到的水流阻力从而提供一种更省力、速度更快的梯形龙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梯形龙舟,由于舟体底部横截面的轮廓呈倒梯形,底面与水面接触面积较大,浮力大,并且倒梯形的上边与舟体的吃水位重合,在前进过程中阻力较小,速度更快。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梯形龙舟,包括龙舟头部、舟体以及龙舟尾部,所述舟体的舱内设置有若干座位,所述舟体底部横截面的轮廓呈倒梯形,相比于U型与V型底的舟体,倒梯形的底面积较大,与水面接触面积大,因此浮力较大,吃水浅、惯性大、阻力小,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由所述龙舟头部向所述龙舟尾部逐渐增加,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85-1.1米,现有的龙舟座位之间的距离通常为0.85米并且距离相同,而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增加,同时将所述舟体的宽度缩小,使得所述舟体更加窄而长,加快龙舟的前进速度,并且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增加有利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发力。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95-1.1米。
[0007]进一步的,从所述龙舟头部为起点,前十斗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95米,往后直到所述龙舟尾部为止的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98-1.1米。
[0008]进一步的,所述龙舟总长度为25-40米,相比于现有龙舟的23-24米更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舟体最宽处为1.06-1.15米,相比于现有龙舟的舟体最宽处为1.2-1.25米更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座位的高度低于所述舟体的左右两侧边,形成内舱结构,相比于所述座位与所述舟体高度相同的平舱结构,本技术采用内舱结构能够使运动员坐在所述座位上更接近水面,在划桨过程中减少弯腰的幅度并且能够将浆伸入水中更深。
[0011]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梯形龙舟还包括贯穿于整个所述舟体的压件,所述压件位于所述舟体的中央并且固定于所述座位上,现有龙舟的压件往往只设置在舟体
中间一段,不利于整体定型和稳固。
[0012]进一步的,所述舟体的两侧边顶端还设置有提手,以便于移动龙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梯形龙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由于舟体底部轮廓呈倒梯形,相比于U型与V型底的舟体底面积更大,与水面接触面积大,因此浮力较大,吃水浅、惯性大、阻力小,前进速度更快;
[0015]2、通过增加舟体的长度并且缩小舟体的宽度,使得舟体变得窄而长,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水流阻力更小,更加省力;
[0016]3、船舱座位采用内舱结构,相比于平舱结构能够使运动员坐在座位上更接近水面,在划桨过程中减少弯腰的幅度并且能够将浆伸入水中更深,使力量发挥到最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U型底龙舟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中V型底龙舟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0]图3是现有技术中W型底龙舟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4]图7是本技术中舟体局部示意图;
[0025]其中:
[0026]1-龙舟头部、2-舟体、3-龙舟尾部、4-压件、5-提手、21-座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如图1所示的U型底龙舟,又称弧形龙舟,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龙舟结构,该结构的龙舟由于底面的面积较小,导致底面与水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浮力较小,吃水深,并且容易上下波动,不稳定,此外,由于龙舟往往头部与尾部小,中间宽,当该U型底龙舟位于水中时,吃水位往往位于A处,此时龙舟在前进过程中,需要依次克服C、B、A三处下方的水体,并且舟体在由窄到宽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水流的阻力,而A、B、C三处下方水流的体积不同,因此水流在A、B、C三个位置变换的过程中,舟体还需要克服额外的挤压力,从而增加了龙舟前
进过程中的阻力。
[0030]如图2所示的V型底龙舟,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龙舟结构,相比于U型底龙舟,该结构的龙舟底面的面积更小,因此底面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更小,从而浮力更小,吃水深,与U型底龙舟一样存在容易上下波动、不稳定、容易侧翻等问题。
[0031]如图3所示的W型底龙舟,也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龙舟结构,虽然该结构相比于U型底龙舟和V型底龙舟底面面积更大,但是由于底面中心向上凸起呈弧形,当龙舟位于水中时,向上凸起的位置会有水流进入,而龙舟的中间宽、两头小,因此龙舟在前进过程中,底部凸起位置不断的进入和排出水,水流从窄至宽进入底部时,对舟体产生挤压力以及阻力,从而影响龙舟前进的速度。
[0032]参见图4-图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梯形龙舟,包括龙舟头部1、舟体2以及龙舟尾部3,舟体2的舱内设置有若干座位21,舟体2底部横截面的轮廓呈倒梯形,相比于U型与V型底的舟体,倒梯形的底面积较大,与水面接触面积大,因此浮力较大,吃水浅、惯性大、阻力小,座位21之间的距离由龙舟头部1向龙舟尾部3逐渐增加,座位21之间的距离为0.8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龙舟,包括龙舟头部、舟体以及龙舟尾部,所述舟体的舱内设置有若干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舟体底部横截面的轮廓呈倒梯形,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由所述龙舟头部向所述龙舟尾部逐渐增加,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85-1.1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95-1.1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龙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龙舟头部为起点,前十斗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95米,往后直到所述龙舟尾部为止的所述座位之间的距离为0.98-1.1米。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友
申请(专利权)人:郑学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