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印刷原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47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感光性印刷原版,至少具有支撑体、感光性树脂层、被覆层以及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层含有在感光性树脂层的活性光线区域有吸收且平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活性光线吸收剂。上述感光性印刷原版,制版时保护膜的剥离性良好且印刷时微细图案的再现性优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制造印刷用凸版而使用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向除去了保护膜的感光性印刷原版,通过有透明图像部的底片(或正膜),照射活性光线,使曝光部分的感光性树脂层固化之后,用合适的溶剂把未曝光部分的感光性树脂溶解除去,制成印刷用凸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最近,对于在印刷用凸版中使用的感光性印刷原版的要求是,向再现更微细图案的方向前进,以及要求拔白图案的线宽30μm左右微细的印刷用浮凸(relief)。然而,还没有对此要求能够充分适应的使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印刷用凸版材料,无法得到能够用制版以及印刷来再现微细图案的感光性印刷原版。进一步说,虽然本专利技术人等已经发现,感光性印刷原版的被覆层与微细图案制版以及印刷中的再现性有关,不过其困难在于与保护膜的剥离性是对立的。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刻意的探索,已经发现感光性印刷原版的被覆层与微细图案的制版以及印刷中的再现性有关,最终,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之1是至少具有支撑体、感光性树脂层、被覆层和保护膜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层含有在感光性树脂层的活性光线区域有吸收、平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活性光线吸收剂。本专利技术之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光线吸收剂是平均粒径1nm~500nm的紫外线吸收微粒。本专利技术之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微粒是由紫外线吸收剂经乳液聚合得到。本专利技术之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层的厚度在1μm以下且被覆层与保护膜的剥离力为1g/cm~100g/cm。本专利技术之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感光性印刷原版,其特征在于,被覆层对波长360nm的光的透过率为50%~99%。本专利技术中使所用的被覆层中含有的活性光线吸收剂的分子量在1,000以上,5,000以上为优选,10,000以上为更优选。当分子量不到1,000时,活性光线吸收剂向感光性树脂层移动,降低了被覆层对活性光线的吸收性,所以不理想。作为分子量1,000以上的活性光线吸收剂,以是在被覆层构成物中相溶、分散的物质为好。列举有,例如,丙烯酸酯、苯乙烯等能够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与具有二苯甲酮骨架或苯并三唑骨架且能够自由基聚合的紫外线吸收剂经乳液聚合共聚得到的微粒状紫外线吸收剂;或者以环氧化合物为中介,在聚乙烯醇、纤维素类聚合物等上接枝加成二苯甲酮类或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剂;或者以二异氰酸酯为中介,在相溶于被覆层构成物中且在分子末端具有活泼氢的、分子量在1,000以上的齐聚物上接枝加成二苯甲酮类或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活性光线吸收剂等,但是并不特别限于这些。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不限于所述微粒状紫外线吸收剂,使用微粒状的化学合成光线吸收剂也为优选。除上述之外,尽管有氧化钛和氧化铈等无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微粒,不过从紫外线吸收效果而言,以有机类为优选,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为特别优选。还有,其粒径为1nm~500nm,以1nm~200nm为优选,1nm~100nm为特别优选。超过500nm时,微粒间的空隙加大,降低了被覆层对紫外线的吸收性,所以不理想。此外,上述粒径是使用大塚电子(株)PAR-3,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的粒度分布测定法而测定的值。其次,本专利技术中,被覆层与保护膜的剥离力是以1g/cm~100g/cm为优选。作为其中的一个措施,使其含有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是在涂布被覆层时,具有抑泡作用,使得保护膜剥离力小的表面活性剂。列举的有,例如,二氧化硅聚硅氧烷类、酰胺类、聚醚类和它们的改性型抑泡剂,不过并不特别限于这些。对于波长360nm的活性光线,本专利技术的被覆层的透过率为50%~99%,70%~95%为优选,80%~90%为更优选。当不到50%时,到达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中的活性光线过少,使得浮凸的再现性降低,还有,超过99%时,通过的活性光线过多,微细图案不能再现,不理想。被覆层的厚度为0.1μm~10μm,以0.1μm~2μm为优选,0.1μm~1μm为特别优选,进一步希望0.1μm~0.8μm,特别希望为0.1μm~0.6μm。当厚度比0.1μm还薄时,与底片产生粘结,而超过10μm时浮凸的清晰度下降,所以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感光性树脂层是至少含有已知的可溶性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以下也称交联剂)以及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层。还可以含有例如增塑剂、热聚合阻聚剂、染料、颜料、紫外线吸收剂、香料或抗氧剂。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可溶性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可以使用已知的可溶性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列举有,例如,聚醚酰胺(例如特开昭55-79437号公报等)、聚醚酯酰胺(例如特开昭58-113537号公报等)、含三级氮原子的聚酰胺(例如特开昭50-76055公报等)、含铵盐型三级氮原子的聚酰胺(例如特开昭53-36555公报等)、具有1个以上酰胺键的酰胺化合物与有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加成聚合物(例如特开昭58-140737公报等)、没有酰胺键的二胺与有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加成聚合物(例如特开平4-97154号公报等),其中以含三级氮原子的聚酰胺和含铵盐型三级氮原子的聚酰胺为优选。还有,作为适合使用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有多元醇的多缩水甘油醚与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开环加成反应生成物,作为所述多元醇列举有,二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邻苯二甲酸的氧化乙烯加成物等,其中以三羟甲基丙烷为优选。所述光引发剂的例子列举有,二苯甲酮类、苯偶姻类、苯乙酮类、二苯基乙二酮类、苯偶姻烷基醚类、苄基烷基缩酮类、蒽醌类、噻吨酮类等。具体列举有,二苯甲酮、氯代二苯甲酮、苯偶姻、苯乙酮、二苯基乙二酮、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苄基二甲醛缩苯乙酮、苄基二乙醛缩苯乙酮、苄基二异丙醛缩苯乙酮、蒽醌、2-乙基蒽醌、2-甲基蒽醌、2-烯丙基蒽醌、2-氯蒽醌、噻吨酮、2-氯噻吨酮等。本专利技术中,保护膜是在储存和处理原版时为了保护感光性树脂层而设置的,在用活性光线照射之前被除去(剥离)。此时的被覆层与保护膜的剥离力为1g/cm~100g/cm以下,优选3g/cm~100g/cm,更优选5g/cm~40g/cm。当保护膜的剥离力不到1g/cm时,在生产工序中产生剥离,不好;而超过100g/cm时,在制版时于剥离层上留有剥离的痕迹,妨碍了与底片的粘附性。再是,剥离力的测定是用拉伸试验机(oliendeik公司制造的RTC1210A),它是在保护膜与感光性树脂层成90°角的方向上以500mm/min的速度拉伸保护膜时测得的值,以每单位幅度(cm)的强度来表示。作为保护膜的构成材料,以聚酰胺;聚乙烯醇;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两性异分子共聚物;羟烷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缩丁醛;环化橡胶等为优选。这里,两性异分子共聚物是在美国专利4,293,635号中所述的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此材料中的任何一种,两种以上合并使用也行。还有,也可以使用硝基纤维素与硝化甘油等自氧化性化合物;烷基纤维素(例如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及其碱金属盐等非自氧化性聚合物;聚缩醛;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酯、聚乙烯、聚丁烯之类聚烯;聚苯醚;聚氧化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光性印刷原版,至少具有支撑体、感光性树脂层、被覆层以及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层含有在感光性树脂层的活性光线区域有吸收且平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活性光线吸收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井庆一幸田元高桥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