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盘尾座,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圆盘尾座存在刹车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本圆盘尾座包括尾座本体、转动连接在尾座本体上的心轴,心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台面,尾座本体的后端固定有后盖,尾座本体的后端开设有呈环形的压力槽,压力槽内设有呈环形的活塞,活塞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压力槽上对应的槽壁密封连接,活塞的内侧面和压力槽之间形成压力腔,尾座本体上开设有与压力腔连通的连通孔,心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盘状的刹车片,刹车片位于活塞和后盖之间,刹车片上与活塞正对的部位为刹车环部,活塞能向后盖一侧移动将刹车环部夹紧在活塞和后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更易拆卸维护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盘尾座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圆盘尾座。
技术介绍
[0002]尾座是用于机床上,与机床的夹具配合实现将工具夹紧并实现工件的转动,尾座能相对机床上的导轨移动来调节位置,以适用不同长度的工件。
[0003]圆盘尾座属于尾座的一种,圆盘尾座包括心轴和位于心轴前端的台面,圆盘尾座一般都带有刹车系统。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尾座【授权公告号CN201455288U】,包括箱体、转盘和设置在箱体内的转轴,转盘固连在转轴的一端且随转轴一起转动,转盘靠近箱体的一侧具有凸台,在该凸台外套有一个在压力作用下能产生弹性变形的环形的刹车环,刹车环固连在箱体内,刹车环和凸台之间具有配合间隙,在刹车环和箱体之间设有通过液压使刹车环内径缩小将凸台紧固的液压机构。该专利中通过与箱体固连的刹车环在液压的作用下缩小内径抱住凸台来实现刹车,刹车环在缩小内径时会形变呈椭圆形,也就是刹车环与凸台接触为点接触,存在摩擦面较小导致摩擦阻力不足,存在刹车后不能及时停止或者刹车后出现移位的情况,同时长时间使用后刹车环会存在局部磨损严重损坏断裂的情况;同时刹车环设置在靠近转盘的位置,在维护更换刹车环时需要将转轴和转盘整体拆卸来下,也就是将尾座整个拆开,操作麻烦且重新装配后影响尾座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圆盘尾座,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提升圆盘尾座的刹车效果。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圆盘尾座,包括尾座本体、转动连接在尾座本体上的心轴,所述心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台面,所述尾座本体的后端固定有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本体的后端开设有呈环形的压力槽,所述压力槽内设有呈环形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压力槽上对应的槽壁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的内侧面和压力槽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尾座本体上开设有与压力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心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盘状的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位于活塞和后盖之间,所述刹车片上与活塞正对的部位为刹车环部,所述活塞能向后盖一侧移动将刹车环部夹紧在活塞和后盖之间。
[0007]刹车环部为刹车片被夹紧时活塞与刹车片接触的部位,刹车环部被活塞和后盖夹紧时,刹车环部朝向后盖的一侧面与后盖贴合,刹车环部与后盖之间为面接触,通过面接触能大大增加刹车片与后盖之间的摩擦面,在刹车时提供足够的摩擦阻力使得刹车片停止转动,也就使得与心轴连接台面随之停止转动,能在刹车后将工件快速定位,同时足够的摩擦阻力能避免刹车后出现刹车片相对后盖位移的情况,保证工件在刹车状态始终保持定位;刹车片设置在尾座本体的后部与后盖配合实现刹车,在长时间使用后只需将后盖拆下即能实现对刹车片进行维护更换,无需拆卸心轴和台面,维护更方便,也不影响心轴的轴向精
度。
[0008]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圆盘尾座所述刹车片上开设有若干减弱孔,若干所述减弱孔呈圆周阵列分布,若干所述减弱孔的圆心位于刹车环部的内侧。活塞向刹车片移动向刹车环部,将刹车环部压向后盖,刹车环部受力后减弱孔所在环形部位变形弯折使得刹车环部靠向后盖直至与后盖顶靠;完成刹车后活塞后退,减弱孔所在环形部位依靠弹性形变带动刹车环部回弹复位。
[0009]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刹车环部上开设有若干削减孔,若干所述削减孔呈圆周阵列分布。通过削减孔使得刹车环部更易形变,也就能使得刹车环部与后盖接触的位置能与后盖完全贴合,克服因加工平整度的问题导致刹车环部与后盖之间无法完全贴合的问题,保证了足够的摩擦面且摩擦力较大,提升刹车效果。
[0010]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削减孔与减弱孔的数量相同,且削减孔和减弱孔在圆周方向上交错分布。该结构使得减弱孔与刹车环部上相邻削减孔之间的部位对齐,刹车环部上相邻削减孔之间的部位为受力部位,从而容易使得刹车片沿形变带一形变。
[0011]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削减孔直径的大小大于活塞厚度一半的大小,且小于活塞厚度的大小。该大小的削减孔能实现刹车环部提升刹车效果的目的。
[0012]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后盖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心轴的后端连接有接轴,所述接轴穿过后盖的定位孔,所述接轴和后盖之间通过骨架油封连接,所述刹车片夹在接轴和心轴之间,所述接轴和心轴之间通过若干螺栓固定,所述刹车片位于接轴和后盖之间的部位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螺栓穿过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刹车片的中心开设有与心轴的轴孔对齐的穿孔。通过心轴和接轴夹紧刹车片实现刹车片与心轴的固定连接,通过骨架油封保证接轴和后盖之间的转动连接和密封;后盖通过螺栓与尾座本体固定,在维护时,先将接轴与心轴连接的螺栓拧下,将接轴拆卸下来后再将后盖拆卸下来既可将刹车片取下,操作简答,且不影响心轴的轴向精度。
[0013]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压力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呈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压力槽的槽壁密封接触。该结构能够实现对压力腔的密封。
[0014]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心轴的前端设有与台面固定的法兰盘,所述心轴上套设有轴承一和轴承二,所述尾座本体内的中部具有限位凸环,所述轴承一夹在法兰盘和限位凸环之间,所述心轴上靠近后端处螺接有锁紧螺母,所述轴承二夹在限位凸环和锁紧螺母之间。通过该结构实现心轴与尾座本体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连接,结构简单。
[0015]在上述的圆盘尾座中,所述法兰盘的外周面和尾座本体之间通过骨架油封连接,所述心轴的后端与尾座本体之间通过骨架油封连接,所述尾座本体上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法兰盘的内侧面和尾座本体之间具有过油间隙,所述过油间隙与安装孔连通,所述注油孔与过油间隙连通。通过该结构将轴承一和轴承二密封在两个骨架油封之间,通过注油孔加入润滑油对轴承一和轴承二润滑,保证心轴的顺畅转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圆盘尾座具有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更易拆卸维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圆盘尾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圆盘尾座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圆盘尾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刹车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心轴与刹车片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尾座本体;11、连通孔;12、泄压口;13、限位凸环;14、注油孔;15、压力槽;151、密封槽;152、密封圈;2、心轴;21、法兰盘;22、过油间隙;23、轴承一;24、轴承二;25、锁紧螺母;3、台面;4、后盖;41、定位孔;42、接轴;5、活塞;51、压力腔;6、刹车片;61、刹车环部;611、削减孔; 62、减弱孔;63、连接孔;64、穿孔;7、骨架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圆盘尾座包括尾座本体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尾座,包括尾座本体(1)、转动连接在尾座本体(1)上的心轴(2),所述心轴(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台面(3),所述尾座本体(1)的后端固定有后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本体(1)的后端开设有呈环形的压力槽(15),所述压力槽(15)内设有呈环形的活塞(5),所述活塞(5)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压力槽(15)上对应的槽壁密封连接,所述活塞(5)的内侧面和压力槽(15)之间形成压力腔(51),所述尾座本体(1)上开设有与压力腔(51)连通的连通孔(11),所述心轴(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盘状的刹车片(6),所述刹车片(6)位于活塞(5)和后盖(4)之间,所述刹车片(6)上与活塞(5)正对的部位为刹车环部(61),所述活塞(5)能向后盖(4)一侧移动将刹车环部(61)夹紧在活塞(5)和后盖(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6)上开设有若干减弱孔(62),若干所述减弱孔(62)呈圆周阵列分布,若干所述减弱孔(62)的圆心位于刹车环部(6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盘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环部(61)上开设有若干削减孔(611),若干所述削减孔(611)呈圆周阵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盘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减孔(611)与减弱孔(62)的数量相同,且削减孔(611)和减弱孔(62)在圆周方向上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圆盘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减孔(611)直径的大小大于活塞(5)厚度一半的大小,且小于活塞(5)厚度的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圆盘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4)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竖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欣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