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924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能源自卸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包括自卸车本体、侧向受电弓和供电机构,侧向受电弓包括移动机构和两个受电弓头,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结构和竖直移动结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杆、横担和供电电缆,在供电时,所述受电弓头与所述供电电缆滑动连接。通过水平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水平移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竖直移动,从而使受电弓头能够从自卸车本体的侧面与供电机构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为自卸车本体提供电能。此时,由于供电电缆无需架设于主干道的中央位置,各种特种工程车辆可以正常通行,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电动轮卡车侧受电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山自卸车(Mining Dump Truck)属于非公路自卸车(Off-highway dump trucks),是在非公路的野外场地,如大型露天矿、水利工程中,用于运输煤矿、沙石的自卸车。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
[0003]随着矿山坑深度增加,受柴油机功率限制、重载上坡速度降低,在坡度为8%坡道上,卡车重载上坡速度降为12公里/小时,影响了生产效率;柴油价格高,导致运输成本提高;柴油机的排放会在露天矿深坑内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矿用电动轮自卸卡车采用双能源混合动力是很好的运输方式,国外使用双能源混合动力系统的经验证明提高生产效率,增大产能,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污染排放,降低成本。
[0004]然而,目前现有的双能源自卸车,其供电系统,多采用上方供电系统,即在主干道上设置电杆,并利用电杆伸出横担,再利用横担架设接触网,再利用自卸车车头顶部的受电弓与接触网进行接触受电,为自卸车提供电能,驱动自卸车移动。为便于自卸车取电,接触网的高度略高于自卸车的高度,约为8-10米,而在厂矿内还有吊车、维修车、挖掘机等特种工程车辆,特种车辆的高度通常高于8-10米,因而给特种车辆的通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包括自卸车本体、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上的侧向受电弓和安装在主干道上且为所述侧向受电弓供电的供电机构,所述侧向受电弓包括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上的移动机构和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两个受电弓头,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带动所述受电弓头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结构和带动所述受电弓头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直移动结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杆、安装在电杆上的横担和架设于横担上的供电电缆,在供电时,所述受电弓头与所述供电电缆滑动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水平移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竖直移动,从而使受电弓头能够从自卸车本体的侧面与供电机构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为自卸车本体提供电能。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供电电缆仅需架设于主干道的路边,自卸车仍然能够通过供电电缆的供电工作。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提升自卸车动力,减少自卸车发动机维修费用的效果。
[0009]此时,由于供电电缆无需架设于主干道的中央位置,因而,各种特种工程车辆可以
正常通行,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侧向受电弓整体低于车身,自卸车高度不受限。在不使用供电机构供电时,侧向受电弓能够收折于车体上,不影响车辆正常驾驶的视野。同时,由于侧向受电弓安装于自卸车驾驶室的前侧,因而在检修自卸车时,不影响自卸车更换大灯、修理水箱或发动机。
[0010]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自卸车本体上的伸缩滑道和沿所述伸缩滑道移动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滑动和伸缩缸的设置,伸缩滑道对伸缩缸的伸缩进行限位,提高了伸缩的稳定性。伸缩缸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因而,在侧向受电弓工作时,先通过水平移动结构,将受电弓头移动至自卸车的侧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升高与供电电缆滑动连接。在此过程中,不会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遮挡,保证了自卸车驾驶的安全性。在受电过程中,水平移动结构处于自有滑动状态,以满足自卸车行驶时的即使发生左右偏离仍然能够稳定受电。
[0012]作为优选,所述竖直移动结构包括折叠升降组件和驱动所述折叠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组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折叠升降组件及驱动组件的设置,驱动组件为折叠升降组件的升降提供动力。折叠升降组件稳定性好,保证了受电移动过程中,受电弓头与供电电缆保持稳定接触。
[0014]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滑轨、沿所述滑轨滑动的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顶部的升降台,所述受电弓头安装于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第一伸缩杆与滑轨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角度发生转动,同时,由于第二伸缩杆与滑轨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升降台带动受电弓头进行升降。
[0016]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缸的伸缩,从而第二伸缩杆与滑轨的角度发生相对转动,为升降台的升降提供动力。
[001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的连接件和省力拉簧,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的连接点,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点一侧的第一推拉杆和位于所述连接点另一侧的第二推拉杆,所述省力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省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拉杆,所述升降缸通过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与省力拉簧的设置,省力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因而具有回缩的趋势,当升降缸的伸长时,省力拉簧也为第二伸缩杆的转动提供动力,一方面为升降缸省力,另一方面提高升降台升高的稳定性和速度。也保证了在受电过程中,受电弓头与供电电缆间保持相对恒定的受电张力。升降缸也为省力拉簧的伸缩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提高了升降台升降的稳定性。
[0020]作为优选,所述受电弓头包括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用于受电的接电
头,所述接电头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供电电缆嵌设的接电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电槽的设置,在受电时,供电电缆嵌设于接电槽内,通过接电槽的侧壁,供电电缆对受电弓头进行限位,使供电电缆与受电弓头保持稳定接触,提高受电过程的稳定性。
[0022]作为优选,所述接电头包括上接电部与下接电部,所述上接电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下接电部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滑动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所述上接电部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下部与所述下接电部抵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电时,上接电部与供电电缆接触,在供电电缆的抵接力下,缓冲弹簧发生一定的压缩,当道路起伏或供电电缆高度起伏时,上接电部具有一定的随动性,仍然能够与供电电缆保持良好的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受电的稳定性。
[0024]作为优选,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包括自卸车本体(1)、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1)上的侧向受电弓(2)和安装在主干道上且为所述侧向受电弓(2)供电的供电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受电弓(2)包括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1)上的移动机构(21)和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21)上的两个受电弓头(24),所述移动机构(21)包括带动所述受电弓头(24)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结构(22)和带动所述受电弓头(24)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直移动结构(23),所述供电机构(3)包括电杆(31)、安装在电杆(31)上的横担(32)和架设于横担(32)上的供电电缆(33),在供电时,所述受电弓头(24)与所述供电电缆(33)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结构(22)包括固定于所述自卸车本体(1)上的伸缩滑道(221)和沿所述伸缩滑道(221)移动的伸缩缸(222),所述伸缩缸(22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结构(23)包括折叠升降组件(231)和驱动所述折叠升降组件(231)升降的驱动组件(2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升降组件(231)包括支撑架(231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311)顶部的滑轨(2312)、沿所述滑轨(2312)滑动的第一伸缩杆(2313)、与所述滑轨(2312)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2314)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313)及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顶部的升降台(2315),所述受电弓头(24)安装于所述升降台(2315)上,所述第一伸缩杆(2313)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的中部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32)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311)转动连接的升降缸(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罗克森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