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22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对刀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包括:固定柄、旋转轴、摆臂和接触器,且所述固定柄、旋转轴、摆臂均为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旋转轴安装在固定柄中,所述摆臂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接触器安装在摆臂上,且所述旋转轴能够调整其相对于所述固定柄的角度,所述摆臂能够调整其相对于旋转轴的角度,从而实现不同空间位置关系下的对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刀仪安装在机床尾座上,便于安装和拆卸,适合于绝大部分机床使用;另外,通过调整对刀仪结构形式,能设定刀具高度及工件坐标系原点,具有更加全面的对刀功能,而且使用闭合回路原理,对刀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对刀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数控车操作要求越来越智能化、简单化,而现在数控车床上安装刀具时,安装高度难以准确测量,需要试切削才能准确确定,设定X轴坐标原点也需要车削工件,测量尺寸才能准确设定,比较繁琐,特别同时使用多把刀时,更给操作者带来不便,Z轴原点相对简单,但也需要刀具碰触工件。现在的一些对刀装置或仪器,部分价格比较高昂,且对机床某些性能要求较高,普通数控车床难以达到要求,部分对刀工具虽然比较简单、方便,但功能比较单一,难以同时满足确定刀具高度和设定X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和Z轴原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这种对刀仪能够方便、准确设定刀具高度和设定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包括:固定柄、旋转轴、摆臂和接触器,且所述固定柄、旋转轴、摆臂均为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制成。
[0006]所述固定柄的第一端设置固定轴孔,且该第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轴孔连通的第一直孔、沉头螺栓孔。
[0007]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沿其周向设置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第二直孔,与第二直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孔中,螺栓固定轴穿过沉头螺栓孔后进入环形槽中,且固定销穿过第一直孔、第二直孔后将旋转轴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孔中。
[0008]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开设有一组沉孔和两组第三直孔,且沉孔、第三直孔、其中一组第二直孔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组第三直孔、沉孔、第二组第三直孔三者的中心依次连接形成的连线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沉孔位于直角处。
[0009]所述摆臂为“L”形结构,其第一端上设置有两组分别与所述沉孔、第三直孔配合的第四直孔,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螺孔,其中,所述摆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开口槽中,并由螺栓固定轴穿过沉孔、一组第四直孔,并由固定销穿过第三直孔、第四直孔后将摆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口槽中。
[0010]所述接触器安装在所述螺孔中,在所述数控车床对刀仪安装在机床上且接触器与刀具接触组成闭合回路后,接触器的光源能够发光。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柄为莫氏锥柄,其第一端设置有扇尾,即扇尾设置在莫氏锥柄
直径较小的一端,而固定轴孔设置在莫氏锥柄直径较大的一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包括:金属外壳、电源、金属端盖、透明绝缘壳、光源、触头外壳、触头。其中,所述金属外壳为具有内腔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内腔中,所述金属端盖安装在金属外壳的一端开口中且金属端盖与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所述透明绝缘壳安装在金属外壳的另一端开口上,所述光源安装在透明绝缘壳的内腔中,且光源与电源的负极/正极连接。所述触头外壳安装在透明绝缘壳的另一端,所述触头安装在触头外壳的内腔中且触头的一端延伸至触头外壳外侧,所述触头的另一端与光源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外表与螺孔螺接,从而将接触器固定在摆臂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还包括绝缘固定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绝缘固定板为具有腔道的螺栓形(“T”形)结构,且所述腔道贯穿螺栓形结构的头部和螺杆,另外,所述头部开设有与所述腔道连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光源的电流输入端安装在所述腔道中,且该电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电源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绝缘壳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触头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光源的电流输出端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触头为螺栓形结构,其由头部和螺杆连接后组成,该头部位于触头外壳的内腔中,而螺杆穿过触头外壳后延伸至触头外壳外侧,且触头能够在外力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下在触头外壳中进行往复运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端盖和金属外壳螺接在一起,所述金属外壳和透明绝缘壳螺接在一起,所述透明绝缘壳和触头外壳螺接在一起。
[0017]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外表面具有外螺纹,以便于和螺孔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对刀仪安装在机床尾座上,便于安装和拆卸,适合于绝大部分机床使用;另外,通过调整对刀仪结构形式,能设定刀具高度及工件坐标系原点,具有更加全面的对刀功能,而且使用闭合回路原理,对刀准确。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数控车床对刀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明绝缘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固定板与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确定刀具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定X轴坐标系原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定Z轴坐标系原点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固定柄、101-固定轴孔、102-第一直孔、103-沉头螺栓孔、104-扇尾;2-旋转轴、201-第二直孔、202-环形槽、203-开口槽、204-沉孔、205-第三直孔;3-摆臂、301-第四直孔、302-螺孔;4-接触器、401-金属外壳、402-电源、403-金属端盖、404-透明绝缘壳、405-光源、406-触头外壳、407-触头、408-绝缘固定板、409-第一弹簧、410-第二弹簧、4041-凸出、4081-第一凹槽、5-螺栓固定轴、6-螺母、7-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柄、旋转轴、摆臂和接触器,且所述固定柄、旋转轴、摆臂均为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制成;其中:所述固定柄的第一端设置固定轴孔,且该第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轴孔连通的第一直孔、沉头螺栓孔;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沿其周向设置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第二直孔,与第二直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孔中,螺栓固定轴穿过沉头螺栓孔后进入环形槽中,且固定销穿过第一直孔、第二直孔后将旋转轴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孔中;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开设有一组沉孔和两组第三直孔,且沉孔、第三直孔、其中一组第二直孔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组第三直孔、沉孔、第二组第三直孔三者的中心依次连接形成的连线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沉孔位于直角处;所述摆臂为“L”形结构,其第一端上设置有两组分别与所述沉孔、第三直孔配合的第四直孔,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螺孔,其中,所述摆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开口槽中,并由螺栓固定轴穿过沉孔、一组第四直孔,并由固定销穿过第三直孔、第四直孔后将摆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口槽中;所述接触器安装在所述螺孔中,在所述数控车床对刀仪安装在机床上且接触器与刀具接触组成闭合回路后,接触器的光源能够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柄为莫氏锥柄,其第一端设置有扇尾,即扇尾设置在莫氏锥柄直径较小的一端,固定轴孔设置在莫氏锥柄直径较大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包括:金属外壳、电源、金属端盖、透明绝缘壳、光源、触头外壳、触头;其中,所述金属外壳为具有内腔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内腔中,所述金属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贞陈国李晓娜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宇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