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灰出仓系统,所述飞灰出仓系统用于市政污泥焚烧飞灰的出仓,所述飞灰出仓系统包括飞灰仓、第一出仓装置、第二出仓装置、第三出仓装置和给料装置,所述第一出仓装置、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分别通过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飞灰仓连接,且所述第一出仓装置、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中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飞灰仓连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出仓装置对飞灰仓内的飞灰进行出仓;进而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飞灰出仓系统能够满足多种形式的出仓需求,满足多元化的运输需求;其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系统安全、高效。以及,其整体拼装简单,可以在现场因地制宜完成拼装。拼装。拼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灰出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灰出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市政污泥焚烧得到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焚烧是剧烈的高温热化学反应,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主要来自高温焚烧产生的烟气,在一定程度上,焚烧技术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烟气净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飞灰是烟气净化系统截留捕集的焚烧残渣,随着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越来越清洁,飞灰变得越来越污染。
[0003]目前市政污泥经焚烧处理后所产生的飞灰的处理方式是将飞灰集中收集到飞灰仓内,之后出仓外运至合规性处置场所。飞灰从产生到收集、运输、处置全环节规范处置,将直接减少相应环境风险。根据现状飞灰出仓情况,出仓装置较为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多元化运输需求。同时为减少飞灰出仓对环境造成影响,飞灰外运需选择安全可靠、稳妥可行、技术先进的出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飞灰出仓形式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飞灰出仓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飞灰出仓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飞灰出仓系统用于市政污泥焚烧飞灰的出仓,所述飞灰出仓系统包括飞灰仓、第一出仓装置、第二出仓装置、第三出仓装置和给料装置,
[0007]所述第一出仓装置、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分别通过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飞灰仓连接,且所述第一出仓装置、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中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飞灰仓连通。
[0008]在本方案中,飞灰出仓系统包括多个出仓装置,且多个出仓装置共用同一飞灰仓或多个飞灰仓,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出仓装置对飞灰仓内的飞灰进行出仓;进而通过本方案中的飞灰出仓系统能够满足多种形式的出仓需求,满足多元化的运输需求。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出仓装置设置于所述飞灰仓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出仓装置和所述飞灰仓的之间,且位于所述飞灰仓的一侧。
[0010]在本方案中,飞灰仓设置于上方,第一出仓装置、第二出仓装置和第三出仓装置都设置于飞灰仓的下方,且第一出仓装置设置于飞灰仓的正下方,第二出仓装置和第三出仓装置可以设置于飞灰仓的同一侧,从而便于拼装,并且也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出仓装置进行拼装,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0011]较佳地,所述飞灰出仓系统还包括飞灰出仓控制装置,所述飞灰出仓控制装置包
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出仓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出仓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三出仓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0012]在本方案中,分别通过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控制第一出仓装置、第二出仓装置和第三出仓装置的进料,从而能够控制单个出仓装置对飞灰进行出仓,或多个出仓装置的同时工作对飞灰进行出仓。
[0013]较佳地,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第一给料机构和第二给料机构,所述第一给料机构和所述第二给料机构并联设置于所述飞灰仓的出料口,并分别与所述出料口相连。
[0014]在本方案中,给料装置包括并联于出料口处的第一给料机构和第二给料机构,飞灰仓内的飞灰可以从第一给料机构和/或第二给料机构卸入对应的出仓装置中。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个数的给料机构,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出仓装置,以适应不同使用情况下的飞灰出仓需求。
[0015]较佳地,所述第一出仓装置与所述第一给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出仓装置包括提袋机和打包输送台,所述提袋机内设有包装袋;所述包装袋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给料机构卸入的飞灰,所述提袋机用于提放所述包装袋,并将所述包装袋放置于所述打包输送台上。
[0016]在本方案中,第一出仓装置通过第一给料机构与飞灰仓相连,第一出仓装置为打包出仓装置,包括提袋机和打包输送台。在进行飞灰出仓时,第一给料机构将飞灰卸入包装袋内,提袋机可将包装袋进行提放,增加包装物料的密实度,减小包装袋的体积;打包输送台将打包好的吨袋干灰输送至外部运输区域。
[0017]较佳地,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依次与所述第二给料机构连接,所述飞灰仓内的飞灰通过所述第二给料机构进入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或所述第三出仓装置。
[0018]在本方案中,第二出仓装置和第三出仓装置依次与第二给料机构连接,从而飞灰仓内的飞灰可以通过第二给料机构进入第二出仓装置或第三出仓装置或者同时进入第二出仓装置和第三出仓装置,可以使得结构紧凑,节省器件。
[0019]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出仓装置可以为干式出仓装置,第三出仓装置可以为湿式出仓装置,由此,飞灰仓内的飞灰通过第二给料机构可以进入干式出仓装置,也可以进入湿式出仓装置或者都进入。以及,相比于湿式出仓装置,干式出仓装置可以靠近第二给料机构。
[0020]较佳地,所述第二给料机构包括给料螺旋输送机和输送管,所述给料螺旋输送机与所述飞灰仓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给料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连接。
[0021]在本方案中,通过给料螺旋输送机将飞灰仓内的飞灰均匀输送至输送管中,并通过输送管连通相应的第二出仓装置或第三出仓装置,使得飞灰进入相应的装置中进行出仓。
[0022]较佳地,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包括散装机,所述散装机与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散装机上设有料位检测装置。
[0023]在本方案中,第二出仓装置为干式出仓装置,并包括散装机,散装机一端与输送管连接,另一端又能与散装罐车连接,输送管内的飞灰可经由散装机进入散装罐车内。以及,散装机上还设有料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飞灰进入散装罐车的进量,避免溢出再次产生污
染。
[0024]在具体实施时,散装机的出料口可以采用橡胶软管或UPVC管道落料口,且可以为伸缩结构,从而能够对准散装罐车的相应入口。
[0025]较佳地,所述第三出仓装置包括加湿搅拌机,所述加湿搅拌机与所述输送管连接,用于对所述输送管输送来的飞灰进行加湿搅拌。
[0026]在本方案中,第三出仓装置为湿式出仓装置,包括加湿搅拌机,加湿搅拌机能够根据需要将飞灰均匀加湿到装运要求的湿度,并可对湿灰进行输送。在具体实施时,加湿搅拌机可以为螺旋搅拌机,螺旋搅拌机可为单轴搅拌、双轴搅拌,在使用时搅拌轴兼作输送螺旋,用于加湿搅拌并出仓。
[0027]较佳地,所述第三出仓装置还包括落料输送口,所述落料输送口与所述加湿搅拌机连接。
[0028]在本方案中,可以通过落料输送口将湿灰排出,直接装车。落料输送口可以包括落料挡风板、橡胶输送带等。
[0029]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飞灰出仓系统包括多个出仓装置,且多个出仓装置共用同一飞灰仓或多个飞灰仓,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出仓装置对飞灰仓内的飞灰进行出仓;进而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飞灰出仓系统能够满足多种形式的出仓需求,满足多元化的运输需求;其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灰出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出仓系统用于市政污泥焚烧飞灰的出仓,所述飞灰出仓系统包括飞灰仓、第一出仓装置、第二出仓装置、第三出仓装置和给料装置,所述第一出仓装置、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分别通过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飞灰仓连接,且所述第一出仓装置、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中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飞灰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出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仓装置设置于所述飞灰仓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出仓装置和所述第三出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出仓装置和所述飞灰仓的之间,且位于所述飞灰仓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出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出仓系统还包括飞灰出仓控制装置,所述飞灰出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出仓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出仓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三出仓装置的进料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出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第一给料机构和第二给料机构,所述第一给料机构和所述第二给料机构并联设置于所述飞灰仓的出料口,并分别与所述出料口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灰出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召鹏,张帅领,刘斌,彭鹏,朱琳,宋亚峰,刘翔,管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