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910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果汁制作技术领域的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通过支脚安装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顶端中部设有开口,所述混合箱顶端通过支柱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下部与混合箱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壳体内侧横向贯穿设有压榨筒体,所述压榨筒体内侧设有压榨螺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螺旋压榨设备对水果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果汁进入混合箱内,绿茶以及果汁在混合箱混合,设置的搅拌电机以及混合杆,能够搅拌加速二者的混合,设置的活塞抽送水机构以及横管,能够将混合箱底部的液体向上吹动,从而有效提高果汁与绿茶的混合效果,避免果汁沉降导致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混合效果差的问题。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果汁制作
,具体为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果汁作为健康营养饮食选择逐渐被更多的被消费者接受,乳制品的升级创新产品也更多地考虑与果蔬汁的结合,益生菌的概念在食品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益生菌发酵果蔬汁的创新点,可以与更多的食品结合开发更丰富的创新产品。乳酸菌饮料的市场近几年增长很快,需要持续创新来进一步推动该品项产品的发展,健康营养的概念是一直以来各类食品创新的基础。
[0003]绿茶,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0004]现有的果汁绿茶饮料的制作装置,位于混合箱底部的果汁常有沉降发生,从而使得果汁与绿茶的混合效果较差。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通过支脚安装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顶端中部设有开口,所述混合箱顶端通过支柱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下部与混合箱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壳体内侧横向贯穿设有压榨筒体,所述压榨筒体内侧设有压榨螺旋,所述压榨螺旋的右端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压榨筒体的顶端右侧设有进料管,所述压榨筒体的底端左侧设有排渣管,所述压榨筒体的中部筒壁上密集分布有过滤孔;
[0008]所述混合箱的右壁上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安装有茶水储存箱,所述茶水储存箱的底部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通混合箱的内腔上部,所述混合箱的内腔中部横向转动设有混合杆,所述混合杆的右端贯穿混合箱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混合箱的底部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的顶面间隔分布有出液嘴,所述出液嘴顶部贯穿伸入混合箱的内侧,所述底板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活塞抽送水机构,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的出水管连接横管,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的进水管连通混合箱的中部,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的动力端与混合杆的左端驱动连接,所述混合箱的右侧壁下部设有出料管。
[0009]优选的,所述混合杆包括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中部杆壁上分布有搅拌杆,所述杆体的左部设置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位于混合箱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包括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筒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活塞筒的右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排水
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活塞板顶端铰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上部连接有曲柄转轴,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还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接在混合箱的左侧壁上,所述曲柄转轴贯穿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曲柄转轴的右部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左侧壁上部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位于排渣管的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设有滚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螺旋压榨设备对水果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果汁进入混合箱内,绿茶以及果汁在混合箱混合,设置的搅拌电机以及混合杆,能够搅拌加速二者的混合,设置的活塞抽送水机构以及横管,能够将混合箱底部的液体向上吹动,从而有效提高果汁与绿茶的混合效果,避免果汁沉降导致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混合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活塞抽送水机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底板,2-混合箱,3-壳体,4-连通管,5-压榨筒体,6-压榨螺旋,7-驱动设备,8-进料管,9-排渣管,10-过滤孔,11-托板,12-茶水储存箱,13-混合杆,14-搅拌电机,15-横管,151-出液嘴,16-活塞抽送水机构,17-出料管,18-卸料板,131-杆体,132-搅拌杆,133-大齿轮,161-活塞筒,162-活塞板,163-进水管,164-排水管,165-推拉杆,166-安装架,167-曲柄转轴,168-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1,底板1顶端通过支脚安装有混合箱2,混合箱2顶端中部设有开口,混合箱2顶端通过支柱连接有壳体3,壳体3下部与混合箱2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4,壳体3内侧横向贯穿设有压榨筒体5,压榨筒体5内侧设有压榨螺旋6,压榨螺旋6的右端连接有驱动设备7,压榨筒体5的顶端右侧设有进料管8,压榨筒体5的底端左侧设有排渣管9,压榨筒体5的中部筒壁上密集分布有过滤孔10;
[0022]混合箱2的右壁上部设有托板11,托板11上安装有茶水储存箱12,茶水储存箱12的
底部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通混合箱2的内腔上部,混合箱2的内腔中部横向转动设有混合杆13,混合杆13的右端贯穿混合箱2连接有搅拌电机14,混合箱2的底部设置有横管15,横管15的顶面间隔分布有出液嘴151,出液嘴151顶部贯穿伸入混合箱2的内侧,底板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活塞抽送水机构16,活塞抽送水机构16的出水管连接横管15,活塞抽送水机构16的进水管连通混合箱2的中部,活塞抽送水机构16的动力端与混合杆13的左端驱动连接,混合箱2的右侧壁下部设有出料管17。
[0023]进一步的,混合杆13包括有杆体131,杆体131的中部杆壁上分布有搅拌杆132,杆体131的左部设置有大齿轮133,大齿轮133位于混合箱2外侧。
[0024]进一步的,活塞抽送水机构16包括有活塞筒161,活塞筒161内设有活塞板162,活塞筒16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排水管164,活塞筒16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163,进水管163以及排水管164上均设有单向阀,活塞板162顶端铰接有推拉杆165,推拉杆165上部连接有曲柄转轴167,活塞抽送水机构16还包括有安装架166,安装架166固接在混合箱2的左侧壁上,曲柄转轴167贯穿转动安装在安装架166上,曲柄转轴167的右部连接有小齿轮168,小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汁茶饮料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通过支脚安装有混合箱(2),所述混合箱(2)顶端中部设有开口,所述混合箱(2)顶端通过支柱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下部与混合箱(2)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4),所述壳体(3)内侧横向贯穿设有压榨筒体(5),所述压榨筒体(5)内侧设有压榨螺旋(6),所述压榨螺旋(6)的右端连接有驱动设备(7),所述压榨筒体(5)的顶端右侧设有进料管(8),所述压榨筒体(5)的底端左侧设有排渣管(9),所述压榨筒体(5)的中部筒壁上密集分布有过滤孔(10);所述混合箱(2)的右壁上部设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上安装有茶水储存箱(12),所述茶水储存箱(12)的底部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通混合箱(2)的内腔上部,所述混合箱(2)的内腔中部横向转动设有混合杆(13),所述混合杆(13)的右端贯穿混合箱(2)连接有搅拌电机(14),所述混合箱(2)的底部设置有横管(15),所述横管(15)的顶面间隔分布有出液嘴(151),所述出液嘴(151)顶部贯穿伸入混合箱(2)的内侧,所述底板(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活塞抽送水机构(16),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16)的出水管连接横管(15),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16)的进水管连通混合箱(2)的中部,所述活塞抽送水机构(16)的动力端与混合杆(13)的左端驱动连接,所述混合箱(2)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斌侯小桢
申请(专利权)人:韩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