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杆自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06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杆自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机头壳体上的导杆,在导杆上轴向活动设置有压脚驱动器和针杆驱动器,所述的针杆驱动器和压脚驱动器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针杆驱动器位于压脚驱动器的上方,所述的针杆驱动器与针杆之间通过离合结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压脚驱动器和针杆驱动器之间建立联动关系,利用压脚驱动器位置变化控制针杆驱动器与针杆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实现对针杆的分离和连接;且当针杆驱动器与针杆分离后,针杆顶升结构抬升针杆从而锁定针杆,防止下落。由于设置了轴向防脱结构,针杆亦不会脱离针杆架。不会脱离针杆架。不会脱离针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杆自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绣花机
,涉及一种针杆自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脑绣花机是当代最先进的绣花机械,它能使传统的手工绣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现,并且还能实现手工绣花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体现多种高新科技的机电产品。在电脑绣花机中针杆机构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一般采用针杆驱动器带动针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行落针,如果锁头电机故障,在需要针杆不下落时会导致针杆错误地落下,无法对针杆进行位置锁定,较难实现对针杆的自锁,且在针杆离合切换过程中容易发生轴向脱落的情况。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脑绣花机针杆机构[申请号:201620027697.6],包括针杆架,所述针杆架包括针杆架上架和针杆架下架,所述针杆架上架和针杆架下架固定为一体。本专利技术将针杆架拆分成针杆架上架和针杆架下架两部分,分别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加工,尤其针杆架上架可以使用相对低廉的材料和更为简单的加工工艺,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部件成本,提高部件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另外,在针杆上下行程不变的情况下,缩短针杆长度,使针杆在直径不变的前提下强度提高,磨损减小,精度提高。但是该方案在工作过程中仍然无法对针杆进行位置锁定,较难实现对针杆的自锁,且在针杆离合切换过程中容易发生轴向脱落的情况,导致针杆下落损坏其他机械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杆自锁机构。r/>[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针杆自锁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机头壳体上的导杆,在导杆上轴向活动设置有压脚驱动器和针杆驱动器,所述的针杆驱动器和压脚驱动器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针杆驱动器位于压脚驱动器的上方,所述的针杆驱动器与针杆之间通过离合结构相连,所述的压脚驱动器与针杆驱动器之间设有由压脚驱动提供动力从而控制离合结构动作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所述的针杆轴向活动穿设于针杆架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轴向防脱结构,在针杆与针杆架之间设有针杆顶升结构,且当离合结构处于针杆驱动器与针杆分离状态时所述的针杆被针杆顶升结构抬升从而使针杆处于位置锁定状态。
[0007]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在压脚驱动器处于抬升状态且针杆驱动器处于抬升状态时控制所述的离合结构动作从而使针杆驱动器与针杆相互脱离,且当压脚驱动器下降后所述的离合结构复位从而使针杆驱动器与针杆相互连接;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导杆一侧的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处于抬升状态的压脚驱动器相连,所述的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针杆驱动器从而控制离合结构。
[0008]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机头壳体的传动件,所述的传动件呈V型,在传动件的下端设有受托部,在传动件的上端设有作用于针杆驱动器上的推动部,所述的压脚驱动器上设有当压脚驱动器处于抬升状态时托举所述受托部的推升部;所述的推升部设于压脚驱动器上且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与压脚驱动器连为一体;所述的受托部通过横向延伸的柱销固定在传动件的下端,所述的受托部向前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位于受托部上方且两者的竖直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的推动部呈圆柱状且横向延伸至针杆驱动器前侧。
[0009]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传动件通过转轴设置在机头壳体上,在转轴上套设有回位扭簧,所述的回位扭簧分别作用在传动件和机头壳体上。
[0010]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针杆驱动器包括套设于导杆的升降滑座,所述的升降滑座与上设有与其轴向定位且周向可转动连接的驱动离合件,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与针杆之间设有当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后能与针杆分离的所述离合结构,所述的升降滑座与驱动离合件之间设有能使周向转动后的驱动离合件复位从而使针杆驱动器重新与针杆相连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上设有沿着驱动离合件轴向延伸的压脚联动部,所述的推动部与压脚联动部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
[0011]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压脚联动部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的一侧,所述的压脚联动部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的端部。
[0012]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驱动离合件的另一侧设有电机推动部,所述的电机推动部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的端部,在电机推动部的外侧设有电机推动机构,所述的电机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头壳体的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摆臂,所述的摆臂外端固定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与电机推动部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
[0013]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推动部位于压脚联动部的前侧,所述的推杆位于电机推动部的后侧;所述的升降滑座与驱动离合件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的限位方向与驱动离合件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座上的限位体和设置在驱动离合件上的限位面,所述的限位体和限位面在周向转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互抵靠,且当限位体和限位面相互抵靠时所述的离合结构处于针杆驱动器与针杆相连状态。
[0014]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推杆包括杆体和转动连接在杆体外端的滚动体,所述的滚动体与电机推动部接触;所述的驱动离合件由塑料制成。
[0015]在上述的针杆自锁机构中,所述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一个脚与升降滑座相连,另一个脚与驱动离合件相连;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离合件上的卡口和设置在针杆上的卡头,所述的卡口横向延伸且两端贯通,当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时所述的卡头可卡入或脱离所述卡口。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在压脚驱动器和针杆驱动器之间建立联动关系,利用压脚驱动器位置变化控制针杆驱动器与针杆之间的离合结构,以实现对针杆的分离和连接;且当针杆驱动器与针杆分离后,针杆顶升结构抬升针杆从而锁定针杆,防止下落。由于设置了轴向防脱结构,针杆亦不会脱离针杆架。
[0018]2、本专利技术可对驱动离合件进行周向限位,当针杆离合结构转动至针杆相连状态
时,驱动离合件上的限位面与限位体相抵接配合,使得驱动离合件不能再向驱动离合件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过度转动,实现对驱动离合件的限位,并使得离合结构与针杆在相连状态下实现紧密连接。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杆体和滚动体,当驱动离合件在恢复初始状态后继续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启动电机,通过电机的转动轴带动摆臂以及杆体和滚动体转动,使得滚动体与电机推动部相抵接,避免继续朝电机推动部逆时针方向转动,起到限位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针杆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杆自锁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机头壳体(35)上的导杆(30),在导杆(30)上轴向活动设置有压脚驱动器(8)和针杆驱动器(31),所述的针杆驱动器(31)和压脚驱动器(8)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针杆驱动器(31)位于压脚驱动器(8)的上方,所述的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之间通过离合结构(3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脚驱动器(8)与针杆驱动器(31)之间设有由压脚驱动器(8)提供动力从而控制离合结构(32)动作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33),所述的针杆(5)轴向活动穿设于针杆架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轴向防脱结构(50),在针杆(5)与针杆架之间设有针杆顶升结构,且当离合结构(32)处于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分离状态时所述的针杆(5)被针杆顶升结构抬升从而使针杆(5)处于位置锁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33)在压脚驱动器(8)处于抬升状态且针杆驱动器(31)处于抬升状态时控制所述的离合结构(32)动作从而使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相互脱离,且当压脚驱动器(8)下降后所述的离合结构(32)复位从而使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相互连接;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33)包括设置在导杆(30)一侧的传动机构(34),所述的传动机构(34)的动力输入端与处于抬升状态的压脚驱动器(8)相连,所述的传动机构(34)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针杆驱动器(31)从而控制离合结构(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杆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34)包括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机头壳体(35)的传动件(36),所述的传动件(36)呈V型,在传动件(36)的下端设有受托部(37),在传动件(36)的上端设有作用于针杆驱动器(31)上的推动部(38),所述的压脚驱动器(8)上设有当压脚驱动器(8)处于抬升状态时托举所述受托部(37)的推升部(39);所述的推升部(39)设于压脚驱动器(8)上且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39)与压脚驱动器(8)连为一体;所述的受托部(37)通过横向延伸的柱销(40)固定在传动件(36)的下端,所述的受托部(37)向前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39)位于受托部(37)上方且两者的竖直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的推动部(38)呈圆柱状且横向延伸至针杆驱动器(31)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杆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36)通过转轴(41)设置在机头壳体(35)上,在转轴(41)上套设有回位扭簧(42),所述的回位扭簧(42)分别作用在传动件(36)和机头壳体(35)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针杆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驱动器(31)包括套设于导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丁元魏大江陈信宝王亮王立庆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玛雅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