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退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97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粗线退绕装置,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粗线退绕装置,包括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下底座两端固定暗转有支撑脚,所述下底座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轮,所述下底座顶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所述下底座顶部关于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部与上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控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部等距设置有引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提高针对不同规格粗线辊的固定适应性,将线头穿过引线柱上方的孔洞,而后将各线头穿过集线环缠绕在绕线辊上,启动电机带动绕线辊转动,从而完成对纺织粗线的收集,机械化操作,快捷高效,且有助于保障工人的人生安全,减轻劳动负担。减轻劳动负担。减轻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粗线退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粗线退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0003]于前纺机器故障、原料问题或者工艺问题或操作问题等多种不可完全控制的原因造成粗纱大批有严重质量问题,发现为时已晚的,无法继续进行下一步细纱生产的,就需要把已经做成的粗纱退绕下来从新加工生产,而退绕大批粗纱这个过程目前都是人工去退绕,没有捷径可走,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人工退绕粗纱效率特别低,这给生产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粗线退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粗线退绕装置,包括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下底座两端固定暗转有支撑脚,所述下底座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轮,所述下底座顶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所述下底座顶部关于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部与上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控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部等距设置有引线柱,所述上底座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套接有粗线辊,所述上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竖杆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绕线辊,所述竖杆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绕线辊一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竖杆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中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下端固定连接有集线环。
[0007]优选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下端与上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上端设置有压板,所述螺栓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外壁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上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压板底面相接触,所述螺母位于压板上方。
[0008]优选地,其特征在:所述横梁背面与竖杆外壁设置有间隙,所述引线柱与转动杆位置相对应。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脚包括力臂,所述力臂一端通过连接轴与下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力臂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沉重垫。
[0010]优选地,所述下底座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力臂和液压杆分别与凹槽相适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先将力臂拉出凹槽内部,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杆伸长,实现沉重垫紧密抓地,连接轴保持力臂在凹槽内部灵活转动,移动过程时将液压杆收缩,使得沉重垫脱离底面,并保持力臂与液压杆收纳进凹槽内部,提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且结构紧凑便于减少空间占用。
[0013](2)本技术,将螺母松动将压板脱离出螺栓顶部,而后将粗线辊套接在转动杆外壁,通过调节压板与上底座之间的间距,满足对不同规格粗线辊的固定,提高其适用性,且操作灵活,弹性件用于提高安装过程中的对力的缓冲效果,并将线头穿过引线柱上方的孔洞,而后将各线头穿过集线环缠绕在绕线辊上,启动电机带动绕线辊转动,从而完成对纺织粗线的收集,机械化操作,快捷高效,且有助于保障工人的人生安全,减轻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高度调节装置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下底座;2、活动轮;3、支撑脚;4、竖杆;5、绕线辊;6、横杆;7、引线柱;8、上底座;9、转动杆;10、高度调节装置;11、粗线辊;12、横梁;13、连接套;14、集线环;15、电控伸缩杆;16、电机;17、压板;18、螺母;19、螺栓;20、弹性件;21、沉重垫;22、液压杆;23、力臂;24、连接轴;2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粗线退绕装置,包括下底座1和上底座8,下底座1两端固定暗转有支撑脚3,下底座1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轮2,下底座1顶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15,下底座1顶部关于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杆4,竖杆4顶部与上底座8底面固定连接,电控伸缩杆15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2,横梁12顶部等距设置有引线柱7,上底座8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外壁套接有粗线辊11,上底座8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10,竖杆4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绕线辊5,竖杆4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端与绕线辊5一端固定连接,竖杆4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杆6,横杆6中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下端固定连接有集线环14,在粗线退绕前首先将将粗线辊11套接在转动杆9上,并将线头穿过引线柱7上方的孔洞,而后将各线头穿过集线环14缠绕在绕线辊5上,启动电机16带动绕线辊5转动,从而完成对纺织粗线的收集,机械化操作,快捷高效,且有助于保障工人的人生安全,减轻劳动负担。
[0022]如图2-3所示,高度调节装置10包括螺栓19,螺栓19下端与上底座8顶部固定连接,螺栓19上端设置有压板17,螺栓19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8,螺栓19外壁设置有弹性件20,弹
性件20一端与上底座8顶部固定连接,弹性件20另一端与压板17底面相接触,螺母18位于压板17上方,横梁12背面与竖杆4外壁设置有间隙,引线柱7与转动杆9位置相对应,先将螺母18松动将压板17脱离出螺栓19顶部,而后将粗线辊11套接在转动杆9外壁,通过调节压板17与上底座8之间的间距,满足对不同规格粗线辊11的固定,提高其适用性,且操作灵活,弹性件20用于提高安装过程中的对力的缓冲效果。
[0023]如图4所示,支撑脚3包括力臂23,力臂23一端通过连接轴24与下底座1转动连接,力臂2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22,液压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沉重垫21,下底座1正面开设有凹槽25,力臂23和液压杆22分别与凹槽25相适配,在设备运作过程中,将力臂23拉出凹槽25内部,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杆22伸长,实现沉重垫21紧密抓地,连接轴24保持力臂23在凹槽25内部灵活转动,移动过程时将液压杆22收缩,使得沉重垫21脱离底面,并保持力臂23与液压杆22收纳进凹槽25内部,便于减少空间占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能。
[0024]工作原理: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粗线退绕装置,包括下底座(1)和上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1)两端固定暗转有支撑脚(3),所述下底座(1)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轮(2),所述下底座(1)顶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15),所述下底座(1)顶部关于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顶部与上底座(8)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控伸缩杆(15)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顶部等距设置有引线柱(7),所述上底座(8)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外壁套接有粗线辊(11),所述上底座(8)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10),所述竖杆(4)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绕线辊(5),所述竖杆(4)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输出端与绕线辊(5)一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线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4)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中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3),所述连接套(13)下端固定连接有集线环(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线退绕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长刚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