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8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其包括阀体、阀芯和弹性件,阀体内部形成有阀芯腔,并设有与阀芯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且出气通道的部分位于阀芯腔内,并于该部分的侧壁上构造有与阀芯腔内连通的出气孔,阀芯设于阀芯腔内,并具有插装于出气通道内的插入部,且阀芯可封堵进气通道,弹性件位于阀芯腔内,并抵接于阀体与阀芯之间,以形成对阀芯的弹性顶推,且响应于弹性件的弹性顶推力及出气通道内的气压力,阀芯可于阀芯腔内往复移动,而构成对进气通道的通断控制,以由插入部调节出气孔的流通截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将插入部插入出气通道内,可对阀芯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并可有效避免阀芯摆动产生异响,且可对气体流量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且可对气体流量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且可对气体流量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轴箱强制通风阀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阀。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用于防止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环境,曲轴箱强制通风阀(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作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重要控制元件,其通过控制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经过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的气体流量,进而将发动机的曲轴箱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阀主要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芯、挡圈和套设于阀芯外的主弹簧,以及位于出气口处的辅助弹簧。
[0003]此结构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依靠阀芯的锥形结构与挡圈之间的间隙调节流量,对气体流量的调节效果较差,同时在高速气体紊流及阀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此间隙配合容易导致阀芯振动和摆动,而与挡圈和壳体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可有效避免阀芯摆动产生异响,同时可对经由该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的气体具有较好的流量调节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包括:
[0007]阀体,内部形成有阀芯腔,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阀芯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部分被设置为位于所述阀芯腔内,且所述出气通道位于所述阀芯腔中的一部分的侧壁上构造有与所述阀芯腔内连通的出气孔;
[0008]阀芯,设于所述阀芯腔内,并具有插装于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插入部,且所述阀芯可封堵所述进气通道,以隔断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阀芯腔之间的连通;
[0009]弹性件,位于所述阀芯腔内,并抵接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之间,以形成对所述阀芯的弹性顶推,且响应于所述弹性件的弹性顶推力及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气压力,所述阀芯可于所述阀芯腔内往复移动,而构成对所述进气通道的通断控制,以及由所述插入部调节所述出气孔的流通截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阀体一端的进气腔,以及连通所述进气腔与所述阀芯腔的若干进气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扣合相连的进气阀体和出气阀体,以及夹设固定于所述进气阀体和所述出气阀体之间的阀座,所述进气通道构造于所述进气阀体上,所述出气通道包括构造于所述出气阀体上的出气腔,以及构造于所述阀座上的与所述出气腔贯通的阀座孔,所述出气孔设于所述阀座上,并与所述阀座孔内连通,所述插入部插装于所述阀座孔中。
[0012]进一步的,于所述进气阀体和所述出气阀体上对应设置有焊接槽与焊接筋,所述焊接筋焊接相连于所述焊接槽中,而构成所述进气阀体和所述出气阀体之间的固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为环所述阀座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各所述出气孔为沿所述阀座孔轴向延展的矩形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上的弹簧。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过盈套装于所述阀座及所述阀芯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阀体上构造有安装槽,所述阀座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于所述进气阀体上构造有可抵紧于所述阀座上的凸起。
[0017]进一步的,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两者至少其一上设有可弹性抵接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的密封体,且所述密封体被配置为构成所述阀芯和所述进气通道之间的密封,以隔断所述进气通道。
[0018]进一步的,所述阀芯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一端被构造成圆台状,且所述阀芯腔的小径端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所述密封体为套设于所述阀芯上的密封圈。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1)本技术所述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通过使阀芯腔的插入部插入出气通道内,并利用插入部调节出气孔的流通截面,由此限定了阀芯与出气通道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可对阀芯的移动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可有效避免阀芯摆动产生异响,同时也可对经由该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的气体具有较好的流量调节效果。
[0021](2)进气通道由进气腔和若干进气孔构成,有利于提高本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的进气效果。
[0022](3)通过在进气阀体与出气阀体之间夹设阀座,并将阀座孔构造于阀座上,可允许阀座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制成,从而可降低插入部与阀座之间的磨损。
[0023](4)出气孔构造为沿阀座孔轴向延伸的矩形孔,有利于增大本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对气体流量的调节范围。
[0024](5)弹性件采用弹簧,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0025](6)弹簧的两端分别过盈套装于阀座及阀芯,可有效消除弹簧晃动。
[0026](7)通过将阀座嵌设于安装槽内,并由进气阀体上的凸起抵紧,有利于提高阀座的设置稳定性。
[0027](8)通过设置弹性抵接于阀芯和阀体之间的密封体,有利于提高阀芯对进气通道的封堵效果。
[0028](9)密封体采用套设于阀芯上的密封圈,可有效防止阀芯回落到进气阀体上时产生敲击音。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的轴向剖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进气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进气阀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进气阀体的轴向剖视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出气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出气阀体的轴向剖视图;
[00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进气阀体,101-进气腔,102-进气孔,103-焊接槽,104-凸起,105-环形焊接筋;
[0041]2-出气阀体,201-出气腔,202-安装槽,203-焊接筋;
[0042]3-阀芯腔;
[0043]4-阀座,401-阀座孔,402-出气孔;
[0044]5-弹簧;
[0045]6-阀芯,601-主体,6011-卡槽,602-插柱;
[0046]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8]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内部形成有阀芯腔(3),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阀芯腔(3)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部分被设置为位于所述阀芯腔(3)内,且所述出气通道位于所述阀芯腔(3)中的一部分的侧壁上构造有与所述阀芯腔(3)内连通的出气孔(402);阀芯(6),设于所述阀芯腔(3)内,并具有插装于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插入部,且所述阀芯(6)可封堵所述进气通道,以隔断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阀芯腔(3)之间的连通;弹性件,位于所述阀芯腔(3)内,并抵接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6)之间,以形成对所述阀芯(6)的弹性顶推,且响应于所述弹性件的弹性顶推力及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气压力,所述阀芯(6)可于所述阀芯腔(3)内往复移动,而构成对所述进气通道的通断控制,以及由所述插入部调节所述出气孔(402)的流通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阀体一端的进气腔(101),以及连通所述进气腔(101)与所述阀芯腔(3)的若干进气孔(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扣合相连的进气阀体(1)和出气阀体(2),以及夹设固定于所述进气阀体(1)和所述出气阀体(2)之间的阀座(4),所述进气通道构造于所述进气阀体(1)上,所述出气通道包括构造于所述出气阀体(2)上的出气腔(201),以及构造于所述阀座(4)上的与所述出气腔(201)贯通的阀座孔(401),所述出气孔(402)设于所述阀座(4)上,并与所述阀座孔(401)内连通,所述插入部插装于所述阀座孔(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孙茂王晋林裴小雨宋艳辉孙佳楠王正庭刘志国杨振军苏朋远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