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73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包括缓冲机构、反底拱座、岩层和凹槽,所述岩层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钻孔,且岩层的上方铺设有反底拱座,所述反底拱座的内部均匀套设有锚杆,且锚杆的底端均延伸至钻孔的内部,所述钻孔内部锚杆的底端均设置有防回移机构,所述反底拱座的顶端均匀开设有混凝土,且混凝土下方反底拱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凹槽内部锚杆的外壁均套设有挡板,且卡槽内部挡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圈,所述挡板上方锚杆的外壁均套设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转动杆卡住钻孔内壁,不允许其回拉,从而将锚杆稳固地以最大深度插入钻孔中,这样在注浆时不会发生移位,实现了装置的稳固功能。实现了装置的稳固功能。实现了装置的稳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底臌
,具体为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每个国家的经济血脉之一,对于煤矿的储量及开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巷道有时会发生底臌现象,这种现象非常危险,容易造成事故,故而需要对其进行预防,一般会用到支护结构对其进行防护。
[0003]而现有的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0004]1.锚杆的密封性不够好,注浆料容易溢出。
[0005]2.反底拱座的承受力不够大,容易变形。
[0006]3.锚杆的稳定度不够,放入的锚杆容易偏移。
[0007]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锚杆的稳定度不够,放入的锚杆容易偏移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包括缓冲机构、反底拱座、岩层和凹槽,所述岩层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钻孔,且岩层的上方铺设有反底拱座,所述反底拱座的内部均匀套设有锚杆,且锚杆的底端均延伸至钻孔的内部,所述钻孔内部锚杆的底端均设置有防回移机构,所述反底拱座的顶端均匀开设有混凝土,且混凝土下方反底拱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凹槽内部锚杆的外壁均套设有挡板,且卡槽内部挡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圈,所述挡板上方锚杆的外壁均套设有螺母,所述反底拱座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机构,且反底拱座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所述反底拱座两端岩层的上方均设置有巷帮。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传动杆、滑槽、缓冲弹簧、滑块和壳体,且壳体设置于反底拱座的上方,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的两侧皆均匀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滑块的内部均铰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的底端丶固定于反底拱座的顶端。
[0011]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且滑块的滑动距离均小于滑槽长度的一半。
[0012]优选的,所述锚杆顶端的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且螺母的内壁均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0013]优选的,所述防回移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复位弹簧、支杆、转动杆、滑道和限位块,所述滑道均开设于锚杆底端的内部,且滑道内部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滑道内部复位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端的两侧皆均匀铰接有支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均铰接于锚杆底端的两侧,且支杆的一端延伸至滑道的两侧铰接于转动杆
的内部。
[0014]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与限位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支杆的转动角度为300
°-
360
°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有保护圈、卡槽、挡板、螺母和凹槽,可以利用螺母将保护圈挤入凹槽,使其对钻孔进行密封,防止其内部的注浆料外溢,同时防止外界水分进入钻孔内使注浆料泥化,实现了装置的锚杆防护功能;
[0017](2)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和反底拱座,可以在岩层对反底拱座进行挤压时,由缓冲弹簧起到一定的支撑抵抗作用,防止反底拱座发生形变造成地面隆起,实现了装置的防形变功能;
[0018](3)通过设置有锚杆、钻孔和防回移机构,可以在插入锚杆时,由转动杆卡住钻孔内壁,只允许推进,不允许其回拉,从而将锚杆稳固地以最大深度插入钻孔中,这样在注浆时不会发生移位,实现了装置的稳固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挡板底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缓冲机构;101、传动杆;102、滑槽;103、缓冲弹簧;104、滑块;105、壳体;2、巷帮;3、反底拱座;4、岩层;5、钻孔;6、锚杆;7、保护圈;8、卡槽;9、挡板;10、螺母;11、防回移机构;1101、复位弹簧;1102、支杆;1103、转动杆;1104、滑道;1105、限位块;12、混凝土;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包括缓冲机构1、反底拱座3、岩层4和凹槽13,岩层4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钻孔5,且岩层4的上方铺设有反底拱座3,反底拱座3的内部均匀套设有锚杆6,且锚杆6的底端均延伸至钻孔5的内部,钻孔5内部锚杆6的底端均设置有防回移机构11;
[0026]防回移机构1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复位弹簧1101、支杆1102、转动杆1103、滑道1104和限位块1105,滑道1104均开设于锚杆6底端的内部,且滑道1104内部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01,滑道1104内部复位弹簧110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05,且限位块1105底端的两侧皆均匀铰接有支杆1102,转动杆1103的底端均铰接于锚杆6底端的两侧,且支杆1102的一端延伸至滑道1104的两侧铰接于转动杆1103的内部;
[0027]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复位弹簧1101推动限位块1105沿滑道1104下滑,故而限
位块1105的底端将支杆1102挤压使其旋转推动转动杆1103,因此转动杆1103卡住钻孔5的内壁,使其无法沿钻孔5的方向回拉,有稳固固定的优点;
[0028]支杆1102与限位块110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支杆1102的转动角度为300
°-
360
°

[0029]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这样的设计,可以令支杆1102将转动杆1103推动使其打开卡在钻孔5内壁,有卡合稳固的优点;
[0030]反底拱座3的顶端均匀开设有混凝土12,且混凝土12下方反底拱座3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8,凹槽13内部锚杆6的外壁均套设有挡板9,且卡槽8内部挡板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圈7,挡板9上方锚杆6的外壁均套设有螺母10;
[0031]锚杆6顶端的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且螺母10的内壁均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0032]具体的,如图1所示,这样的设计可以令螺母10在锚杆6上运动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挤压挡板9,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0033]反底拱座3的顶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包括缓冲机构(1)、反底拱座(3)、岩层(4)和凹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层(4)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钻孔(5),且岩层(4)的上方铺设有反底拱座(3),所述反底拱座(3)的内部均匀套设有锚杆(6),且锚杆(6)的底端均延伸至钻孔(5)的内部,所述钻孔(5)内部锚杆(6)的底端均设置有防回移机构(11),所述反底拱座(3)的顶端均匀开设有混凝土(12),且混凝土(12)下方反底拱座(3)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凹槽(13)内部锚杆(6)的外壁均套设有挡板(9),且卡槽(8)内部挡板(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圈(7),所述挡板(9)上方锚杆(6)的外壁均套设有螺母(10),所述反底拱座(3)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机构(1),且反底拱座(3)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12),所述反底拱座(3)两端岩层(4)的上方均设置有巷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底板的防底臌加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传动杆(101)、滑槽(102)、缓冲弹簧(103)、滑块(104)和壳体(105),且壳体(105)设置于反底拱座(3)的上方,所述壳体(105)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滑槽(102),且滑槽(102)内部的两侧皆均匀设置有滑块(104),所述滑块(104)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3),且滑块(104)的内部均铰接有传动杆(101),并且传动杆(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祥郑钧予王逸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科赛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