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645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包括传力杆本体,所述传力杆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内孔,传力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花键,所述花键为规则七键形或规则八键形;所述传力杆本体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包覆有第一磷化膜层、第二磷化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在增加产品精度、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质量轻,且传动效率高,调节精度高,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优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调角器和连接于座椅调节器上的座椅调节传力杆,用于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为了增加座椅舒适性;其中,座椅调节传力杆主要连接座椅调节器和电机。
[0003]目前,汽车传力杆绝大多数是实心的,与座椅调角器相配合的部分,截面设置成四边形、六边形或者是八边形等,该种传力杆本身较重,同时还增加了原材料的消耗,运用该种传力杆的座椅调节机构,增加了车身的自重,进而增加了车辆的油耗。另外,还有部分传力杆为空心圆管,再在两端焊接上与座椅调节器相配合的连接件,运用该种传力杆的座椅调节机构,可以降低零件的质量,但是也导致了产品精度的降低和扭矩性能的下降。由于焊接工艺本身所决定的产品位置度误差较大,同时空心圆管的屈服强度达不到极限测试要求,所以装设有这种传力杆的座椅调节机构目前只用在一些低端车辆上;且现有的汽车传力杆耐腐蚀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包括传力杆本体,所述传力杆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内孔,传力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花键,所述花键为规则七键形或规则八键形;所述传力杆本体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包覆有第一磷化膜层、第二磷化膜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本体的长度为400-600mm,壁厚为1-3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花键截面直径为9-11mm,花键宽度为1-3mm,键槽直径为7-9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本体的表面硬度为HRB30-110。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磷化膜层、所述第二磷化膜层均为单位面积上膜重为1-10g/m2的锌系磷化膜、锌钙系磷化膜、锰系磷化膜或锌锰系磷化膜。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本体的外表面镀有镁钛合金层,所述第一磷化膜层包覆于镁钛合金层的外表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本体的内表面镀有铜镍合金层,所述第二磷化膜层包覆于铜镍合金层的内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磷化膜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油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磷化膜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静电涂层或绝缘涂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磷化膜层的内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通孔采用中空结
构,在增加产品精度、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质量轻;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通过采用规则七键形或规则八键形的花键,传动效率高,调节精度高;且在传力杆本体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包覆第一磷化膜层、第二磷化膜层,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使用寿命长。
[0016]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在增加产品精度、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质量轻,且传动效率高,调节精度高,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优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传力杆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为:传力杆本体1、镁钛合金层101、铜镍合金层102、防锈油层103、聚四氟乙烯涂层104、内孔11、花键12、第一磷化膜层13、第二磷化膜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见图1-2,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包括传力杆本体1,所述传力杆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内孔11,且内孔11的形状与传力杆本体1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传力杆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花键12,所述花键12为规则七键形或规则八键形;所述传力杆本体1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包覆有第一磷化膜层13、第二磷化膜层14。
[0022]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通孔采用中空结构,在增加产品精度、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质量轻;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通过采用规则七键形或规则八键形的花键12,传动效率高,调节精度高;且在传力杆本体1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包覆第一磷化膜层13、第二磷化膜层14,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使用寿命长。
[0023]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在增加产品精度、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质量轻,且传动效率高,调节精度高,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优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杆本体1的长度为400-600mm,壁厚为1-3mm。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花键12截面直径为9-11mm,花键12宽度为1-3mm,键槽直径为7-9mm。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杆本体1的表面硬度为HRB30-110。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表面硬度在HRB30-110可调节,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磷化膜层13、所述第二磷化膜层14均为单位面积上膜重为1-10g/m2的锌系磷化膜、锌钙系磷化膜、锰系磷化膜或锌锰系磷化膜。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第一磷化膜层13和第二磷化膜层14,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还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使用寿命。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杆本体1的外表面镀有镁钛合金层101,所述第一磷化膜层
13包覆于镁钛合金层101的外表面。本技术通过采用镁钛合金层101,密度小、强度高,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耐腐蚀性和强度,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很好。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杆本体1的内表面镀有铜镍合金层102,所述第二磷化膜层14包覆于铜镍合金层102的内表面。本技术通过采用铜镍合金层102,抗弯曲回弹性能好,还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磷化膜层13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油层103。本技术通过采用防锈油层103,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防锈性能。本技术的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磷化膜层13的外涂覆有防静电涂层或绝缘涂层。本技术通过采用防静电涂层或绝缘涂层,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防静电性能或绝缘性能。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磷化膜层14的内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104。本技术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涂层104,可以提高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的防锈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0032]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包括传力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内孔,传力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花键,所述花键为规则七键形或规则八键形;所述传力杆本体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包覆有第一磷化膜层、第二磷化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本体的长度为400-600mm,壁厚为1-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截面直径为9-11mm,花键宽度为1-3mm,键槽直径为7-9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本体的表面硬度为HRB30-1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传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磷化膜层、所述第二磷化膜层均为单位面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健叶征刚曾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首嘉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