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手把和凿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61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凿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凿岩机的减振手把,包括手把钢管、弧形片、连接膜及环形膜;多个所述弧形片围绕所述手把钢管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连接膜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之间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与所述连接膜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环形膜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状结构,内边缘套设在所述手把钢管上;所述手把钢管、所述弧形片、所述连接膜和所述环形膜构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中填充有流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设置有密封地包裹在所述钢管手把的周围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弧形片均匀地挤压所述流体,在流体流动的作用下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对工人身体的伤害。伤害。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手把和凿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凿岩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振手把和凿岩机。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凿岩机在建筑、采石场、铁路轨道建设、矿山开采和施工作业、地质勘探钻孔、消防救援、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其特点是重量轻、操作方便、价格低。
[0003]手持式凿岩机的工作原理是:以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配流控制阀控制活塞往复运动,冲程时,活塞冲击钎杆及钎头凿碎岩石;回程时,活塞带动钎杆及钎头回转一定的角度。连续的冲击、回转使钎杆和钎头在岩石上凿出圆形炮孔。保持手持式凿岩机连续凿岩的推动力是依靠人力。凿岩机在冲击岩石过程中会产生反弹力和振动,为了能使凿岩机钎头始终与岩石保持接触,操作者的手通过扶持手把,一直给凿岩机施加一定的推力而抵消反弹力。这样凿岩机的振动传递到操作者的手臂上,引起操作者的手臂及整个身体随凿岩机而振动。气动凿岩机的冲击频率在35Hz以上,这种高频率的振动及反作用的叠加,将会使操作者的手臂产生严重的不适感。长时间的操作会使人的眼睛发花、头晕,给操作者的身心健康潜伏了巨大的隐患。现有的技术采用高强度的弹性材料来改善振动效果,改善效果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手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凿岩机的减振手把,包括手把钢管、弧形片、具有弹性的连接膜及具有弹性的环形膜;多个所述弧形片围绕所述手把钢管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连接膜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之间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与所述连接膜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环形膜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状结构,内边缘套设在所述手把钢管上;所述手把钢管、所述弧形片、所述连接膜和所述环形膜构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中填充有流体。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设置有密封地包裹在所述钢管手把的周围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弧形片均匀地挤压所述流体,在流体流动的作用下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对工人身体的伤害。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减振手把还包括增阻膜,其轴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增阻膜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两端,所述增阻膜呈环形,其内边缘套设于所述手把钢管上,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片和所述连接膜。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减振手把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手把钢管上,位于所述筒状结构之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片与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
[0010]进一步地,当所述弧形片与所述橡胶套贴合时,所述连接膜、所述增阻膜以及所述
环形膜处于弯折的状态。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膜、所述增阻膜、橡胶套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弧形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膜远离所述弧形片一端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手把钢管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流体的材料包括硅油或氮气。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凿岩机,所述凿岩机包括所述减振手把。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设置有密封地包裹在所述钢管手把的周围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弧形片均匀地挤压所述流体,在流体流动的作用下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在操控所述凿岩机时减少工人的身体的伤害。
[001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9]图3是图2沿A-A的剖面立体图;
[0020]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0021]图5是图2沿B-B的剖面立体图;
[0022]图6是图本技术的爆炸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手把钢管
ꢀꢀꢀꢀꢀꢀꢀꢀꢀꢀꢀꢀꢀꢀꢀꢀꢀꢀꢀꢀꢀꢀ
2弧形片
[0025]3连接膜
ꢀꢀꢀꢀꢀꢀꢀꢀꢀꢀꢀꢀꢀꢀꢀꢀꢀꢀꢀꢀꢀꢀꢀꢀ
4环形膜
[0026]5增阻膜
ꢀꢀꢀꢀꢀꢀꢀꢀꢀꢀꢀꢀꢀꢀꢀꢀꢀꢀꢀꢀꢀꢀꢀꢀ
6橡胶套
[0027]7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9]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装配使用状态下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0030]本技术中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振手把,如图1-6所示,包括手把钢管1、弧形片2、具有弹性的连接膜3及具有弹性的环形膜4;多个所述弧形片2围绕所述手把钢管1周向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弧形片2的数量为4个,所述连接膜3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2之间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2,优选地,所述连接膜3的数量为4个,所述弧形片2与所述连接膜3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环形膜4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状结构,内边缘套设在所述手把钢管1上并与所述手把钢管1粘连;所述手把钢管1、所述弧形片2、所述连接膜3和所述环形膜4构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中填充有流体。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设置有密封地包裹在所述钢管手把1的周围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弧形片2均匀地挤压所述流体,在流体流动的作用下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达
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对工人身体的伤害。
[0032]为了增加所述流体吸能的效果,增加减振的效果,本技术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减振手把还包括增阻膜5,其轴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流体流过所述通孔时的阻力变大,从而达到较好的吸能作用,所述增阻膜5 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两端,所述增阻膜5呈环形,其内边缘套设于所述手把钢管1上,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片2和所述连接膜3。
[0033]为了防止所述弧形片2直接与所述手把钢管1接触,使得振动直接传递到工人的双手上,因而设置了双重减振,在本技术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减振手把还包括橡胶套6,所述橡胶套6套设于所述手把钢管1上,位于所述筒状结构之中。
[0034]为了在冲击力较大时保证工人对本技术的握持力,本技术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弧形片2与所述橡胶套6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同时,该设置还有一效果,手掌直接与橡胶套6接触没有弧形片与所述橡胶套6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大,因而该设置可以尽可能离地利用所述橡胶套6的缓冲作用。
[0035]当所述弧形片2与所述橡胶套6贴合时,所述连接膜3、所述增阻膜5 以及所述环形膜4处于弯折的状态。
[0036]为了保证所述弧形片2与所述橡胶套6贴合后,所述弧形片2具有回弹的力,本技术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环形膜4的材质包括橡胶,优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凿岩机的减振手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把钢管(1)、弧形片(2)、具有弹性的连接膜(3)及具有弹性的环形膜(4);多个所述弧形片(2)围绕所述手把钢管(1)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连接膜(3)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2)之间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片(2),所述弧形片(2)与所述连接膜(3)构成筒状结构,所述环形膜(4)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状结构,内边缘套设在所述手把钢管(1)上;所述手把钢管(1)、所述弧形片(2)、所述连接膜(3)和所述环形膜(4)构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中填充有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凿岩机的减振手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阻膜(5),其轴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增阻膜(5)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两端,所述增阻膜(5)呈环形,其内边缘套设于所述手把钢管(1)上,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片(2)和所述连接膜(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凿岩机的减振手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