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其包括柜体,柜体底部连接有线路箱,线路箱底部开设有通孔,线路箱顶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对应穿过一条线路,导向孔的孔壁与线路侧壁贴合;线路箱顶壁开设有让位口,让位口处连接有保护门,保护门的长度和宽度均与让位口相等,保护门一侧与让位口侧壁铰接,保护门远离铰接点一侧与让位口侧壁贴合,导向孔分为两部分且分别开设于让位口侧壁以及保护门侧壁上,保护门侧壁与让位口侧壁贴合时导向孔的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配电柜的线路出口处的密封性,保护电气元件不易受潮以及受到杂质影响,进而降低检修频率和维护成本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分为动力配电柜、照明配电柜以及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现有技术中配电柜通常采取底部开孔的方式将配电柜中线路引出,将多股线路合成一束后一同由底部开孔处引出,由于配电柜中线路较多,底部开孔通常较大。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当配电柜底部开孔较大时,密封性能难以保证,由于配电柜中的电气元件较为精密,密封性能差易导致电气元件受潮、以及电器柜中进入飞虫等杂质,造成电气元件受损,增加检修频率和维护成本,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具有有效提高配电柜的线路出口处的密封性,保护电气元件不易受潮以及受到杂质影响,进而降低检修频率和维护成本的效果。
[0005]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连接有线路箱,所述线路箱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线路箱顶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导向孔,每个所述导向孔内对应穿过一条线路,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与线路侧壁贴合;
[0006]所述线路箱顶壁开设有让位口,所述让位口处连接有保护门,所述保护门的长度和宽度均与让位口相等,所述保护门一侧与让位口侧壁铰接,所述保护门远离铰接点一侧与让位口侧壁贴合,所述导向孔分为两部分且分别开设于让位口侧壁以及保护门侧壁上,所述保护门侧壁与让位口侧壁贴合时所述导向孔的两部分拼合在一起。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孔包括定位孔和拼接孔,所述定位孔的面积大于拼接孔的面积,所述定位孔开设于让位口侧壁上,所述拼接孔开设于保护门侧壁上,所述定位孔和拼接孔的孔壁上均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弹性件,所述密封垫各处均与线路侧壁抵接。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门下表面与线路箱顶壁的下表面之间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靠近保护门的铰接点设置,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之间的夹角为180
°
,所述扭簧正常状态下所述保护门扣合于让位口处。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口垂直于铰接点两侧均形成有密封折边,所述密封折边与保护门上表面抵接。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门下表面垂直固定有定位板,所述线路箱内部底壁上连接有定位件,所述保护门打开时定位板与定位件相互嵌合。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门与让位口远离扭簧一侧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垫。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门上靠近拼接孔处连接有把手。
[0013]打开保护门后令每根线路对应穿设于一个导向孔的定位孔内,此时保护门的定位板与定位件相互嵌合保持打开状态,线路对应每个定位孔安装完毕后,反向转动保护门令定位板由定位件处移出,扭簧恢复正常状态,此时拼接孔与线路另一侧贴合,设置于导向孔周缘的密封垫以及保护门上连接的密封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配合导向孔在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的同时保护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不易发生损坏。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形成于线路箱顶壁一一对应于每根线路的导向孔,在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同时保持配电柜内线路排布的整齐效果;
[0016]2.通过与让位口铰接的保护门以及分别形成于让位口侧壁以及保护门上的导向孔,便于检修和安装;
[0017]3.通过连接于让位口和保护门之间的扭簧,在未受力状态下能够稳定扣合,具有良好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保护门扣合于让位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保护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导向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柜体;11、定位件;2、线路箱;21、通孔;22、让位口;221、密封折边;23、保护门;231、定位板;232、密封件;233、把手;3、导向孔;31、定位孔;32、拼接孔;33、密封垫;4、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设计的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连接有线路箱2,线路箱2底部开设有通孔21,线路箱2顶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导向孔3,每个导向孔3内对应穿过一条线路,导向孔3的孔壁与线路侧壁贴合。
[0026]如图2至图4所示,线路箱2顶壁开设有让位口22,让位口22处连接有保护门23,保护门23的长度和宽度均与让位口22相等,保护门23一侧与让位口22侧壁铰接,保护门23远离铰接点一侧与让位口22侧壁贴合,导向孔3分为两部分且分别开设于让位口22侧壁以及保护门23侧壁上,保护门23侧壁与让位口22侧壁贴合时导向孔3的两部分拼合在一起,导向孔3包括定位孔31和拼接孔32,定位孔31的面积大于拼接孔32的面积,定位孔31开设于让位口22侧壁上,拼接孔32开设于保护门23侧壁上,定位孔31和拼接孔32的孔壁上均连接有密
封垫33,密封垫33各处均与线路侧壁抵接,保护门23与让位口22远离扭簧4一侧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232,密封件232和密封垫33均为橡胶垫。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保护门23下表面与线路箱2顶壁的下表面之间连接有扭簧4,扭簧4靠近保护门23的铰接点设置,扭簧4的两个扭臂之间的夹角为180
°
,扭簧4正常状态下保护门23扣合于让位口22处。让位口22垂直于铰接点两侧均形成有密封折边221,密封折边221与保护门23上表面抵接。保护门23下表面垂直固定有定位板231,线路箱2内部底壁上连接有定位件11,保护门23打开时定位板231与定位件11相互嵌合,保护门23上靠近拼接孔32处连接有把手233。
[0028]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打开保护门23后令每根线路对应穿设于一个导向孔3的定位孔31内,此时保护门23的定位板231与定位件11相互嵌合保持打开状态,线路对应每个定位孔31安装完毕后,反向转动保护门23令定位板231由定位件11处移出,扭簧4恢复正常状态,此时拼接孔32与线路另一侧贴合,设置于导向孔3周缘的密封垫33以及保护门23上连接的密封件232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配合导向孔3在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的同时保护配电柜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底部连接有线路箱(2),所述线路箱(2)底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线路箱(2)顶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导向孔(3),每个所述导向孔(3)内对应穿过一条线路,所述导向孔(3)的孔壁与线路侧壁贴合;所述线路箱(2)顶壁开设有让位口(22),所述让位口(22)处连接有保护门(23),所述保护门(23)的长度和宽度均与让位口(22)相等,所述保护门(23)一侧与让位口(22)侧壁铰接,所述保护门(23)远离铰接点一侧与让位口(22)侧壁贴合,所述导向孔(3)分为两部分且分别开设于让位口(22)侧壁以及保护门(23)侧壁上,所述保护门(23)侧壁与让位口(22)侧壁贴合时所述导向孔(3)的两部分拼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线路出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3)包括定位孔(31)和拼接孔(32),所述定位孔(31)的面积大于拼接孔(32)的面积,所述定位孔(31)开设于让位口(22)侧壁上,所述拼接孔(32)开设于保护门(23)侧壁上,所述定位孔(31)和拼接孔(32)的孔壁上均连接有密封垫(33),所述密封垫(33)为弹性件,所述密封垫(33)各处均与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洁妍,杜立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关二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