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散性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810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发降粘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该稠油降粘剂通过多种单体聚合制成,并在制备过程中制备了一种耐温抗氧剂,该耐温抗氧剂中含有大量苯环和刚性基团,使得降粘剂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保证降粘效果,且降粘剂分子中含有大量受阻酚,能够抑制降粘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氧化,降粘剂分子含有大量的磺酸基能够提升降粘剂的抗温抗盐性。剂的抗温抗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散性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发降粘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易开采储量的递减,稠油开采已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蕴藏着丰富的稠油,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稠油资源储量超过3
×
10
11
吨。最大限度地把稠油、超稠油开采出来,是世界石油界面临的共同课题。稠油是富含沥青质、胶质的复杂混合物,其主要特点为粘度大、油水密度差小、流动性较差等特点。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具有表面活性,在与地层水混合时,易因乳化作用形成油包水的混合体系,导致粘度的增大开采困难。因此,稠油降粘是油田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0003]现有的稠油降粘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高温高盐环境,使得稠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大大降低,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稠油降粘剂出现氧化,进一步使得降粘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散性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稠油降粘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高温高盐环境,使得稠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大大降低,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稠油降粘剂出现氧化,进一步使得降粘效果降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分散性稠油降粘剂,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丙烯酰胺、对苯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丙烯酰胺、对苯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完全溶解,制得第一混合液;步骤S2:将耐温抗氧剂、丙烯酰胺、二甲基亚砜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耐温抗氧剂、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步骤S3:将第一混合液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65-7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8h后,加入第二混合液,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10h后,在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进行蒸馏去除蒸馏液,制得高分散性稠油降粘剂;所述的耐温抗氧剂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2,6-二叔丁基苯酚和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2,6-二叔丁基苯酚完全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钾,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加入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0.5-1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氢化铝锂,在温度为70-7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5-10min后,加入甲醇,进行回流反应1-1.5h,制得中间体2;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A2:将中间体2和四氢呋喃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中间体2完全溶解后,加入苯基丙二酸和浓硫酸,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2-3h,制得中间体3,将硫酸和硝酸组成的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中间体3,进行反应1-2h,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铁粉、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3-5h后,加入盐酸溶液,加入时间20min,继续反应5-8h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7-8,制得中间体5;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A3:将三聚氯氰和丙酮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三聚氯氰完全溶解后,加入中间体5和乙酸钠,在温度为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后,加入4-氨基苯乙烯,在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6,将中间体6、氯苯、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镁粉,搅拌15-30min后,加入甲苯,在温度为0-3℃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2h后,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继续搅拌10-15h后,加入间苯二酚,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4-6h,制得中间体7;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A4:将中间体7、乙酸丁酯、碳酸钾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氯乙酸乙酯,进行反应5-8h,制得中间体8,将对甲基苯酚、碳酸钾、4-硝基邻苯二甲腈、二甲基亚砜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8h,制得中间体9,将中间体9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液溴,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2-3h后,加入碳酸钾溶液和溴化四乙基铵,在温度为110-12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1-1.5h,制得中间体10;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A5:将中间体10、中间体8、二丁基氧化锡、邻二氯苯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50-15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8h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再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重结晶,制得中间体11,制得耐温抗氧剂。
[0007]反应过程如下: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丙烯酰胺、对苯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2mol:0.2mol:0.1mol:200mL,步骤S2所述的耐温抗氧剂、丙烯酰胺、二甲基亚砜的用量比为0.1mol:0.1mol:150mL,步骤S3所述的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的用量体积比为1:1,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分数的0.3-0.5%。
[0008]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2,6-二叔丁基苯酚、乙醇、氢氧化钾、丙烯酸甲酯的用量比为1mol:300mL:0.8mol:1.2mol,中间体1和氢化铝锂的用量摩尔比为1:6。
[0009]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中间体2、苯基丙二酸、浓硫酸的用量比为0.02mol:0.01mol:5mL,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5%,混酸和中间体3的用量比为5mL:1g,混酸为质量分数为68%的硝酸和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以体积比1:1.2混合,中间体4、铁粉、乙醇、盐酸溶液的用量比为3.2g:5g:80mL:10mL,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盐酸溶液为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乙醇以体积比1:9混合。
[0010]进一步,步骤A3所述的三聚氯氰、中间体5、乙酸钠、4-氨基苯乙烯的用量摩尔比1:1:0.15:1,将中间体6、氯苯、三氯化铝、镁粉、甲苯、间苯二酚的用量比为0.1mol:100mL:0.28mol:1.3g:20g:0.1mol。
[0011]进一步,步骤A4所述的中间体7、乙酸丁酯、碳酸钾、氯乙酸乙酯的用量比为0.05mol:90mL:0.06mol:0.055mol,对甲基苯酚、碳酸钾、4-硝基邻苯二甲腈、二甲基亚砜的用量比为5mmol:10mmol:11mmol:15mL,中间体9、液溴、碳酸钾溶液、溴化四乙基铵的用量比为0.05mol:0.05mol:50mL:2mL,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0012]进一步,步骤A5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散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丙烯酰胺、对苯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丙烯酰胺、对苯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完全溶解,制得第一混合液;步骤S2:将耐温抗氧剂、丙烯酰胺、二甲基亚砜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耐温抗氧剂、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步骤S3:将第一混合液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65-7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8h后,加入第二混合液,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10h后,在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进行蒸馏去除蒸馏液,制得高分散性稠油降粘剂;所述的耐温抗氧剂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2,6-二叔丁基苯酚和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2,6-二叔丁基苯酚完全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钾,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加入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0.5-1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氢化铝锂,在温度为70-7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5-10min后,加入甲醇,进行回流反应1-1.5h,制得中间体2;步骤A2:将中间体2和四氢呋喃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中间体2完全溶解后,加入苯基丙二酸和浓硫酸,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2-3h,制得中间体3,将硫酸和硝酸组成的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中间体3,进行反应1-2h,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铁粉、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3-5h后,加入盐酸溶液,加入时间20min,继续反应5-8h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7-8,制得中间体5;步骤A3:将三聚氯氰和丙酮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三聚氯氰完全溶解后,加入中间体5和乙酸钠,在温度为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后,加入4-氨基苯乙烯,在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6,将中间体6、氯苯、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镁粉,搅拌15-30min后,加入甲苯,在温度为0-3℃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2h后,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继续搅拌10-15h后,加入间苯二酚,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4-6h,制得中间体7;步骤A4:将中间体7、乙酸丁酯、碳酸钾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氯乙酸乙酯,进行反应5-8h,制得中间体8,将对甲基苯酚、碳酸钾、4-硝基邻苯二甲腈、二甲基亚砜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高超崔伟托君丽张歆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士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