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06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具有外壳及可拆卸设置在外壳顶部的盖板,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及冷却液出管,盖板上设置有物料进管及物料出管,物料进管与物料出管之间通过换热管连通;出料口与物料进管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进料口与物料出管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循环泵由第一管道泵入冷凝机构中,经过冷凝机构的降温作用,可有效降低物料的温度;物料从反应釜的底部流出再由反应釜的上部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物料混合均匀,温度均匀。温度均匀。温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220024032.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冷却装置,由盘管、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组成,盘管的盘绕圈数减少,总高度变低,述盘管为内盘管,其中内盘管的高度降低,盘管总长变短,粘附于盘管表面的胶粘剂减少,减少浪费,提高产量;但是,盘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的内部,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流动性较差,导致其内部物料冷却不均匀,影响反应效果;另外,反应釜内壁一般为搪瓷材质,其内壁光滑,盘管不易固定,盘管故障后在反应釜内部不易维护。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冷却均匀,方便制造及维护的外降温反应装置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均匀,方便制造及维护的外降温反应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外降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具有外壳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盖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及冷却液出管,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物料进管及物料出管,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换热管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管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0007]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上部通过物料隔板分隔出进料腔及出料腔,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物料出管与所述出料腔相连通;所述外壳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的下方为回流腔;所述进料腔、出料腔均通过换热管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0008]所述物料隔板下方的上隔板底部设置有冷却液隔板,所述冷却液隔板分隔出冷却进腔及冷却出腔,所述冷却进腔与所述冷却出腔之间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管与所述冷却进腔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出管与所述冷却出腔相连通。
[0009]所述物料隔板为中空板体结构。
[0010]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顶部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0011]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第二三通
管,所述第二三通管通过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循环泵由第一管道泵入冷凝机构中,经过冷凝机构的降温作用,可有效降低物料的温度;
[0014](2)物料从反应釜的底部流出再由反应釜的上部回流至反应釜内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物料混合均匀,温度均匀;
[0015](3)通过对反应釜外部管路的改进,在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有冷凝机构,不必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改造,方便生产及对冷凝机构进行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冷凝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3为2中A-A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3所示,外降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具有进料口101及出料口102;冷凝机构2,冷凝机构2具有外壳213及可拆卸设置在外壳213顶部的盖板205,外壳213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201及冷却液出管202,盖板205上设置有物料进管203及物料出管204,物料进管203与物料出管204之间通过换热管208连通;出料口102与物料进管203之间通过第一管道4连通,进料口101与物料出管204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5,第一管道4上设置有循环泵6;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在反应釜1的内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循环泵6由第一管道4泵入冷凝机构2中,经过冷凝机构2的降温作用,可有效降低物料的温度,同时物料从反应釜1的底部流出再由反应釜1的上部回流至反应釜1内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物料混合均匀,温度均匀;冷凝机构2由冷却液进管201用于接收外部冷却液,冷却液进入外壳213内部与物料进行换热起到降温的作用,换热后的冷却液从冷却液出管202排出;通过对反应釜1外部管路的改进,在反应釜1的外部设置有冷凝机构2,不必对反应釜1内部进行改造,方便生产及对冷凝机构2进行检修维护。
[0021]如图2和3所示,外壳213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214,上隔板214的上部通过物料隔板206分隔出进料腔210及出料腔211,物料进管203与进料腔210相连通,物料出管204与出料腔211相连通;外壳213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209,下隔板209的下方为回流腔212;进料腔210、出料腔211均通过换热管208与回流腔212连通;工作时物料从物料进管203进入进料腔210,再通过换热管208进行第一次换热后进入回流腔212,然后再进入换热管208进行第二次换热后进入出料腔211,最后从物料出管204排出。
[0022]物料隔板206下方的上隔板214底部设置有冷却液隔板207,冷却液隔板207分隔出冷却进腔215及冷却出腔216,冷却进腔215与冷却出腔216之间的底部相连通,冷却液进管201与冷却进腔215相连通,冷却液出管202与冷却出腔216相连通;工作时冷却液由冷却液进管201进入冷却进腔215,在冷却进腔215的内部与其内部的换热管208完成一次换热,然后冷却液进入冷却出腔216,在冷却出腔216的内部与其内部的换热管208完成另一次换热,
然后冷却液由冷却液出管202排出;其中由冷却出腔216内部的冷却液由于经过了一次换热温度较高,对进入冷凝机构2的物料进行第一次换热,通过冷却进腔215内部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完成第二次换热,通过物料回流的结构设计,延长了换热时间,提高降温效果。
[0023]进一步的,物料隔板206为中空板体结构,物料隔板206焊接固定在上隔板214的顶部,物料隔板206与盖板205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物料隔板206中部具有中空夹层,减少出料腔211与进料腔210内的物料之间的热传递;另外,也可以将物料隔板206的中部夹层抽真空,更进一步的减少出料腔211与进料腔210内的物料之间的热传递。
[0024]盖板205与外壳213顶部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盖板205可拆卸,便于对进料腔210及出料腔211的内部进行清理维护。
[0025]如图1所示,出料口102上连接有第一三通管3,第一三通管3上连接有第一阀门8及第一管道4,循环泵6与第一三通管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9,出料口102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具有外壳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盖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进管及冷却液出管,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物料进管及物料出管,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换热管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管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物料出管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降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上部通过物料隔板分隔出进料腔及出料腔,所述物料进管与所述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物料出管与所述出料腔相连通;所述外壳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的下方为回流腔;所述进料腔、出料腔均通过换热管与所述回流腔连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超罗学东董振孙艳华周超单凯伦
申请(专利权)人:巨鑫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