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88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至少包括储料箱、制粒箱和出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端设有进料斗,储料箱的底部与制粒箱上端连接,且制粒箱的右端与出料箱连接,所述储料箱底部的中间设为底板,且底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设有搅拌杆,第一转轴的底部设有从齿轮,所述制粒箱内设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杆设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制粒箱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制粒板,该塑料回收制粒装置可以有效的调节制粒颗粒的大小,操作简单,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属于塑料回收制粒


技术介绍

[0002]“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环境技术是指能节约或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负荷,从而保护环境的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和规程、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发送的方法等。环境技术不仅包括硬技术,如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及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软技术,如废物管理和那些旨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与活动等。传统的废旧塑料处理方法有堆肥法、填埋法以及焚烧法,均严重影响了塑料资源的再利用,这些处理方法不但阻断了塑料循环的途径,而且焚烧后产生二恶英等剧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均不能对塑料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塑料无法重新进入生产生活中,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废弃塑料处理设备中的制粒设备,大都直接送入挤出机中熔化,并进一步混合均匀,通过多孔口模,形成多根条料,再制成粒料。但是现有的回收塑料制粒装置粒度大小是一定的,不方便使用者调节粒度大小,降低了塑料制粒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塑料回收制粒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可以有效的调节制粒颗粒的大小,操作简单,效果好。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至少包括储料箱、制粒箱和出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端设有进料斗,储料箱的底部与制粒箱上端连接,且制粒箱的右端与出料箱连接,所述储料箱底部的中间设为底板,且底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设有搅拌杆,第一转轴的底部设有从齿轮,所述制粒箱内设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杆设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储料箱的左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块,且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与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主齿轮,且主齿轮和从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制粒箱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制粒板,所述制粒板为制粒箱的右壁,且丝杆通过螺纹分别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连接,丝杆通过轴承与制粒板连接,所述丝杆的中间上设有左右两侧均为切刀的搅拌轴,且搅拌轴位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所述出料箱内设有旋转切刀和收集箱,所述旋转切刀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电机连接,且第二电机上设有防护罩,所述收集箱位于旋转切刀的正下方。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旋转板,且旋转板与底板贴合,所述旋转板上设有内圆板,且内圆板的中间设为固定板,所述内圆板的尺寸大小与底板上两个半圆形出料口
组成的圆形区域的尺寸大小相同,且内圆板上设有两个扇形缺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左端和丝杆的右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丝杆的中间无螺纹。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板为实心板,第二移动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右端侧面上设有两个阀门,且两个阀门均与第二移动板右端侧面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左端侧面上、两个通孔内和切刀下均设有加热板,且第二移动板的左端侧面上设有过滤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制粒板与旋转切刀之间设有上下两个筛板,上下所述筛板均连接有L型连接臂,且上下两个L型连接臂的长度不相等,上下所述L型连接臂均连接有齿条,且两个齿条之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制粒板上设有若干个条料通孔,且上下筛板上均设有若干个筛孔,所述条料通孔和筛孔均为椭圆形孔。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回收制粒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塑料回收制粒装置通过将回收的塑料碎片投入储料箱中,第一电机转动,带动丝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旋转,第二锥形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因此通过主齿轮和链条带动从齿轮转动,使第一转轴转动,旋转板转动的过程中,当扇形缺口与半圆形出料口有重叠部分时,通过搅拌杆搅动,可使储料箱的塑料掉落至制粒箱内,而丝杆的左端和右端螺纹方向相反,且丝杆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通过螺纹连接,因此丝杆旋转的过程中,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均相互靠近移动,同时搅拌轴和切刀也一起旋转,切刀可进一步的切碎塑料碎片,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向切刀移动的过程中,切刀的切割效果、第一移动板左端侧面的加热板,以及切刀底部的加热板加热效果更好,过滤网可将还未融化的塑料拦截,且塑料通过挤压从第二移动板的通孔中穿过,塑料进一步的受到通孔内加热板的加热,确保塑料已融化,塑料通过被挤压冲开了阀门,进入第二移动板与制粒板之间,随后第一电机反转,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第一电机反转的过程中,也不妨碍旋转板转动,因此反转时,也可以使储料箱的塑料进入制粒箱,而第二移动板向右移动过程中时,由于阀门位于第二移动板右端侧面上铰接,所述阀门形成单向阀门,塑料在第二移动板的挤压下继续向右移动,并通过制粒板的条料通孔形成条料,启动第三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使两个齿条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带动筛板上下移动,筛板上的筛孔和条料通孔均为椭圆形,两者部分重叠的尺寸均可调节,且从重叠孔洞出来的条料的切面可尽量控制在圆形,不会因为调整尺寸的大小的同时,破坏条料的切面形状,在整个制粒过程中,由于第一电机正反转交替,可循环操作,因此效率也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塑料回收制粒装置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板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板的俯视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移动板的剖视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齿条的侧视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粒板和筛板的剖视图。
[0016]图中:1.储料箱,2.制粒箱,3.出料箱,4.进料斗,5.底板,6.半圆形出料口,7.第一转轴,8.搅拌杆,9.从齿轮,10.丝杆,11.第一电机,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
14.固定块,15.第二转轴,16.主齿轮,17.链条,18.第一移动板,19.第二移动板,20.制粒板,21.搅拌轴,22.切刀,23.旋转切刀,24.收集箱,25.第三转轴,26.第二电机,27.防护罩,28.旋转板,29.内圆板,30.固定板,31.扇形缺口,32.通孔,33.阀门,34.加热板,35.过滤网,36.筛板,37.L型连接臂,38.齿条,39.齿轮,40.第三电机,41.条料通孔,42.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至少包括储料箱1、制粒箱2和出料箱3,所述储料箱1的上端设有进料斗4,储料箱1的底部与制粒箱2上端连接,且制粒箱2的右端与出料箱3连接,所述储料箱1底部的中间设为底板4,且底板4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出料口6,所述底板4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回收制粒装置,至少包括储料箱、制粒箱和出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端设有进料斗,储料箱的底部与制粒箱上端连接,且制粒箱的右端与出料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底部的中间设为底板,且底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设有搅拌杆,第一转轴的底部设有从齿轮,所述制粒箱内设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杆设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储料箱的左侧外壁上设有固定块,且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与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主齿轮,且主齿轮和从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制粒箱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制粒板,所述制粒板为制粒箱的右壁,且丝杆通过螺纹分别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连接,丝杆通过轴承与制粒板连接,所述丝杆的中间上设有左右两侧均为切刀的搅拌轴,且搅拌轴位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所述出料箱内设有旋转切刀和收集箱,所述旋转切刀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电机连接,且第二电机上设有防护罩,所述收集箱位于旋转切刀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回收制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林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