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463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属于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领域。可视化方法包括:获取所有节点的第一节点比值;第一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所有节点值之和的比值;按照第一节点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圆心区域进行切割,切割方式包括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纵向切割为沿圆的径向切割,横向切割为沿圆的弧向切割:a.第一节点比值最大的节点进行纵向切割;b.计算剩余节点的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的横纵比:按照横纵比更接近1的切割方式进行切割。同样面积的区域,方形比条形更容易识别和交互,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的方式,在进行切割前通过横纵比的判断选择相应的切割方式,使得节点的识别和交互更加准确,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用户的体验效果。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属于信息可视化分析


技术介绍

[0002]可视化技术(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把数据转化为图形、图像或图标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交互性和可视性。其中交互性提供了交互式处理数据的方式和环境,增强用户的参与能力;可视性是指数据可以以图像、曲线(包括折线图等)、二维图形(包括柱状图和饼图等)、三维体及动画等形式显示,并可以对其模式和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
[0003]其中,饼图可以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饼图中的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图的百分比。饼状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而且显现方式直观。然而如果某个数据所占的比例较小时,得到的饼图如图1所示:比例较小的数据常常体现为一个角度非常小的扇形,当饼图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用户需要用鼠标进行点击某个扇形区域,需要得到相应的数据时,根本无法准确的定位比例小的数据,进而无法准确的得到该区域数据的相关信息,导致用户的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可视化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第一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6]1)获取所有节点的第一节点比值;所述第一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所有节点值之和的比值;
[0007]2)按照第一节点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圆心区域进行切割,切割方式包括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所述纵向切割为沿圆的径向切割,所述横向切割为沿圆的弧向切割:
[0008]a.第一节点比值最大的节点进行纵向切割;
[0009]b.剩余节点的切割方式通过比较横向切割的横纵比和纵向切割的横纵比判断得出:
[0010]若横向切割的横纵比更接近1,则进行横向切割;
[0011]若纵向切割的横纵比更接近1,则进行纵向切割;
[0012]所述横纵比为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中边长与弧长的比值,所述横纵比根据节点的第二节点比值得到;所述第二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未切割节点值之和的比值。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对每个节点进行切割时,首先计算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的横纵比,横纵比体现了切割区域的方形程度,如果横向切割的横纵比更接近1,那表明横向切割后,节点区域更接近方形;如果纵向切割
的横纵比更接近1,那表明纵向切割后,节点区域更接近方形。同样面积的区域,方形比条形更容易识别和交互,因此本专利技术结合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的方式,在进行切割前通过横纵比的判断选择相应的切割方式,使得节点的识别和交互更加准确,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0014]进一步的,为了更准确的表述每个切割区域,每个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通过四元组的形式进行描述,节点C
i
对应的切割区域的四元组为:
[0015][0016]其中,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内弧半径;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外弧半径;为从0度出发,到达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第一条边的角度;为从0度出发,到达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第二条边的角度。
[0017]进一步的,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和每个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通过四元组的形式进行描述,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四元组表示为:
[0018]P
i
=[L
in
,L
out

start

end
];
[0019]若节点C
i
的切割方式为横向切割,那么节点C
i
对应的切割区域的四元组表示为:
[0020][0021]其中,L
i
为节点C
i
横向切割后,切割区域的边长;L
in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内弧半径;L
out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外弧半径;α
start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一条边的角度;α
end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二条边的角度。
[0022]进一步的,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和每个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通过四元组的形式进行描述,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四元组表示为:
[0023]P
i
=[L
in
,L
out

start

end
];
[0024]若节点C
i
的切割方式为纵向切割,那么节点C
i
对应的切割区域的四元组表示为:
[0025][0026]其中,Δ
β
为节点C
i
纵向切割后,切割区域的切割角;L
in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内弧半径;L
out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外弧半径;α
start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一条边的角度;α
end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二条边的角度。
[0027]进一步的,所述横纵比的计算过程为:
[0028][0029]其中,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横纵比;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外弧半径;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内弧半径;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内弧弧长;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外弧弧长。
[0030]另外,本申请还提出了第二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31]1)获取所有节点的第一节点比值;所述第一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所有节点值之和的比值;
[0032]2)按照第一节点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圆心区域进行切割,切割方式包括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所述纵向切割为沿圆的径向切割,所述横向切割为沿圆的弧向切割:
[0033]a.第一节点比值最大的节点进行纵向切割;
[0034]b.剩余节点的切割方式通过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得出:
[0035]若假设横向切割时,当前切割区域或者当前切割后剩余未切割区域的边长小于边长阈值、或者未切割时剩余节点的第一节点比值之和大于比值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所有节点的第一节点比值;所述第一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所有节点值之和的比值;2)按照第一节点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圆心区域进行切割,切割方式包括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所述纵向切割为沿圆的径向切割,所述横向切割为沿圆的弧向切割:a.第一节点比值最大的节点进行纵向切割;b.剩余节点的切割方式通过比较横向切割的横纵比和纵向切割的横纵比判断得出:若横向切割的横纵比更接近1,则进行横向切割;若纵向切割的横纵比更接近1,则进行纵向切割;所述横纵比为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中边长与弧长的比值,所述横纵比根据节点的第二节点比值得到;所述第二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未切割节点值之和的比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通过四元组的形式进行描述,节点C
i
对应的切割区域的四元组为:其中,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内弧半径;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外弧半径;为从0度出发,到达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第一条边的角度;为从0度出发,到达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第二条边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和每个节点对应的切割区域通过四元组的形式进行描述,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四元组表示为:P
i
=[L
in
,L
out

start

end
];若节点C
i
的切割方式为横向切割,那么节点C
i
对应的切割区域的四元组表示为:其中,L
i
为节点C
i
横向切割后,切割区域的边长;L
in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内弧半径;L
out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外弧半径;α
start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一条边的角度;α
end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二条边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和每个节点切割后的切割区域通过四元组的形式进行描述,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四元组表示为:P
i
=[L
in
,L
out

start

end
];若节点C
i
的切割方式为纵向切割,那么节点C
i
对应的切割区域的四元组表示为:其中,Δ
β
为节点C
i
纵向切割后,切割区域的切割角;L
in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内弧半径;L
out
为第i次切割前的待切割区域P
i
的外弧半径;α
start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一条边的角度;α
end
为从0度出发,到达第i次切割前待切割区域P
i
的第二条边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纵比的计算过程为:其中,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横纵比;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外弧半径;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内弧半径;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内弧弧长;为节点C
i
对应切割区域的外弧弧长。6.一种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所有节点的第一节点比值;所述第一节点比值为节点的节点值与所有节点值之和的比值;2)按照第一节点比值从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郑新章冯伟华王永胜宗国浩王迪邹珺郑路洪群业王金棒贾楠李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