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10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包括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连接,其用于控制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的开闭,主控模块与计量泵之间还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驱动计量泵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控模块,使得杀菌剂分次投入待处理水中,水与杀菌剂的接触时间为确定的,通过多次均匀的投放,使得待处理水与杀菌剂的接触更充分,保证杀菌效果。同时,在投放杀菌剂的同时,主控模块会控制紫外消毒器与臭氧发生器打开,以对待处理水进行进一步的消毒,从而提高杀菌效果。从而提高杀菌效果。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绿假单胞菌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需要潮湿的环境,它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致病菌,对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特质,饮用水和饮料等水中最容易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因为饮用水和饮料行业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严格就会被铜绿假单孢菌污染,且因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异常复杂,传统杀菌采用直接一次性投用氯制剂的消毒剂,但是单次杀菌是很难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所以在饮用水水处理的生产过程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控制十分重要。那么提出一种新的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提高水处理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包括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连接,其用于控制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的开闭,主控模块与计量泵之间还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驱动计量泵的工作。
[000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电流采样模块、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电源电路为驱动电路、电流采样模块和隔离电路供电;所述隔离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给驱动电离提供控制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计量泵的电机连接,以准确驱动计量泵的工作,电流采样模块用于对电流进行采样,以反馈至隔离电路,从而控制电机的启停。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R11、处理器U1~U7和晶体管Q1,所述电阻R1~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1的一个输入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1的另一输入端和处理器U2的一个输入端,处理器U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至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U1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U3的一个输入端和处理器U5的引脚2,处理器U5的引脚1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处理器U2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U3的另一输入端和处理器U6的引脚2,处理器U6的引脚1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4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外部电压;所述处理器U5的引脚3连接至电阻R5的另一端后连接外部电压,电阻R5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5的引脚5,处理器U6的引脚3连接至电阻R7的另一端后连接外部电压,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6的引脚5,处理器U5~U6的引脚4均接地,且处理器U5~U6的引脚5作为该电路的输
出端与驱动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U3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U4的一个输入端,处理器U4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模块的反馈信号,处理器U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晶体管Q1的基级和电阻R9的一端,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连接至处理器U7的引脚2,处理器U7的引脚1连接至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9~R10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电压,处理器U7的引脚3连接至电阻R11的另一端后与外部电压连接,电阻R11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7的引脚5,处理器U7的引脚4均接地,处理器U7的引脚5还作为该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连接。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其好处是:
[0008](1)本技术通过主控模块,使得杀菌剂分次投入待处理水中,水与杀菌剂的接触时间为确定的,通过多次均匀的投放,使得待处理水与杀菌剂的接触更充分,保证杀菌效果。同时,在投放杀菌剂的同时,主控模块会控制紫外消毒器与臭氧发生器打开,以对待处理水进行进一步的消毒,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0009](2)本技术的控制模块通过在驱动电路之前添加隔离电路和电流采样模块能够准确的控制步进电机的运作,避免驱动电路被干扰信号影响,从而避免了计量泵的投放不准确,以保证杀菌效果。
[0010](3)本技术通过在与非门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以对电路中的杂余信号进行处理,从而隔离输出至驱动电路的干扰信号,保证驱动电路的运行,从而可以使得计量泵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投放杀菌剂,以保证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充分杀菌。且隔离电路还连接有电流采样模块的反馈信号,那么在整个控制模块中的电流信号出现过载情况时,能够及时切断信号,避免电机在过载信号下运行,造成计量泵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所述隔离电路的电路图。
[0013]图3是现有技术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14]附图标记: 1-罐体,2-进水口,3-出水口,4-填料,5-主管口,6-支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包括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和主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与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连接,其可以控制三者的开闭,从而提高杀菌效果,所述杀菌剂计量泵使得水中的余氯浓度能够在正常的范围内,并且避免传统杀菌直接一次性投放的做法,本技术通过主控模块,使得杀菌剂分次投入待处理水中,水与杀菌剂的接触时间为确定的,通过多次均匀的投放,使得待处理水与杀菌剂的接触更充分,保证杀菌效果。同时,在投放杀菌剂的同时,主控模块会控制紫外消毒器与臭氧发生器打开,以对待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连接,其用于控制杀菌剂计量泵、紫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的开闭,主控模块与计量泵之间还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驱动计量泵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电流采样模块、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电源电路为驱动电路、电流采样模块和隔离电路供电;所述隔离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给驱动电离提供控制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计量泵的电机连接,以准确驱动计量泵的工作,电流采样模块用于对电流进行采样,以反馈至隔离电路,从而控制电机的启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铜绿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R11、处理器U1~U7和晶体管Q1,所述电阻R1~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1的一个输入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处理器U1的另一输入端和处理器U2的一个输入端,处理器U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至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U1的输出端连接至处理器U3的一个输入端和处理器U5的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春许安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林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