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693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50~180份、蚯蚓粪80~120份、麸皮40~55份、米糠30~45份、干牛粪25~35份、鸡粪20~30份、玉米秸秆16~28份、尿素12~24份、草木灰30~40份、过磷酸钙10~18份、氯吡脲0.3~1.2份、石膏35~45份和生石灰55~6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粉碎、混合、发酵、装袋五个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牛肝菌培养基料,可做到废弃物料综合利用,能降低培养基料的成本,其制作方法简单,科学合理,制成的培养基料不仅使得牛肝菌实现早日出菇、延长出菇期,而且也提高牛肝菌本身的营养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是食用菌栽培
,具体来说是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别名有大脚菇、炒菌,也称大腿蘑、网纹牛肝菌,属于真菌类。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可入药。生于柞、栎等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大腿蘑营养丰富,味道香美,是极富美味的野生食用菌之一。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0003]牛肝菌不仅营养丰富,最重要的是烹调后口味异常鲜美,是真正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以之烧炒,则成菜口感舒畅,味道鲜美,用之煲汤,则菌香溢四座,香郁爽滑,使完美口味、丰富营养与药用价值合而为一。
[0004]随着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追求,牛肝菌得到人们的推崇,导致牛肝菌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大。而目前牛肝菌主要还是以野生为主,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牛肝菌栽培作为热门菌类种植项目,在各地区迅速地推广应用。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高效的培养基料成为重中之重,现有的人工栽培培养基料大多数是采用木屑、米糠等农副产品为主料,极少采用废弃的菌糠及其它废弃物,增加废弃物的利用,提高资源的可循环性,对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技术内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是利用现有的废弃物料制备一种能满足牛肝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需求,并增加牛肝菌营养的全面性,可提高牛肝菌的产量及质量的培养基料,降低培养基料的成本,具体地说是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50~180份、蚯蚓粪80~120份、麸皮40~55份、米糠30~45份、干牛粪25~35份、鸡粪20~30份、玉米秸秆16~28份、尿素12~24份、草木灰30~40份、过磷酸钙10~18份、氯吡脲0.3~1.2份、石膏35~45份和生石灰55~65份。
[000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60~170份、蚯蚓粪95~110份、麸皮45~50份、米糠32~40份、干牛粪28~32份、鸡粪23~26份、玉米秸秆22~25份、尿素16~20份、草木灰33~36份、过磷酸钙14~16份、氯吡脲0.5~0.8份、石膏38~42份和生石灰57~62份。
[000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牛肝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先按各组分进行备料,并将菌糠腐熟物、蚯蚓粪、麸皮、米糠、干牛粪、鸡粪、玉米秸秆、石膏分别粉碎成5~10毫米大小的粉碎料备用;(2)混合: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加水,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保持混合物的含水量在48%~53%之间,控制其pH值在5.5~6.2之间;(3)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15~22℃,空气相对湿度在55%~60%的环境下发酵;(4)装袋: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将混合物装入菌袋中,封口,即制成。
[000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酵步骤中的发酵时间为20~25天。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袋步骤中的菌袋采用聚乙烯黑色塑料菌袋。
[0011]由于菌糠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一般是以段木、棉籽壳、木屑等为碳素营养物质的木腐型食用菌。菌糠营养物质丰富,易腐败变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在菌糠营养丰富的同时,还兼具透气透水性好,持水孔隙适度,失水速率低的优点,经过适当处理,可作为栽培基质使用。
[0012]蚯蚓粪呈黑色、质轻、其粒细均匀、无异味、干净卫生、保水保肥、营养全面,结构及功能特殊,可全面应用于各种植物,甚至可应用于鱼虾的养殖。主要应用范围有:家庭盆花、温室花卉、高档花卉栽培基质、名贵细小种子培养基、花圃、花卉营养土或追肥、无土栽培基质、轻型屋顶花园、新栽培或新移植的树木、灌木促生营养土、草坪营养土或追肥、高尔夫球场、足球场营养土或追肥、有机茶种植、有机水果、蔬菜种植、土壤改良介质、虾塘、鱼塘育肥、鱼、虾饲料。
[0013]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突破现有培养基料的材料选择,利用多种材料,包括菌糠、蚯蚓粪、干牛粪、鸡粪、玉米秸秆,在上述材料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满足牛肝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需求,也增加了牛肝菌营养的全面性,尤其是菌糠和蚯蚓粪,为牛肝菌菌丝的健壮生产提供了极好的营养支持。同时也解决了废弃菌糠问题,实现了菌糠的再生利用,做到资源的重新利用,降低了培养基料的成本,增加了效益。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基料,制作方法简单,并且成本低廉,科学合理,制成的培养基料不仅使得牛肝菌实现早日出菇、延长出菇期,而且也提高牛肝菌本身的营养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5]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80份、蚯蚓粪120份、麸皮40份、米糠30份、干牛粪35份、鸡粪20份、玉米秸秆16份、尿素12份、草木灰40份、过磷酸钙10份、氯吡脲1.2份、石膏35份和生石灰65份。
[0016]上述牛肝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先按各组分进行备料,并将菌糠腐熟物、蚯蚓粪、麸皮、米糠、干牛粪、鸡粪、玉米秸秆、石膏分别粉碎成5~8毫米大小的粉碎料备用;
(2)混合: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加水,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保持混合物的含水量在48%~50%之间,控制其pH值在5.5~5.8之间;(3)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在55%~58%的环境下发酵,发酵时间为20~23天。
[0017](4)装袋: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将混合物装入聚乙烯黑色塑料菌袋中,封口,即制成。
[0018]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50份、蚯蚓粪80份、麸皮55份、米糠45份、干牛粪25份、鸡粪30份、玉米秸秆28份、尿素24份、草木灰30份、过磷酸钙18份、氯吡脲0.8份、石膏45份和生石灰55份。
[0019]上述牛肝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先按各组分进行备料,并将菌糠腐熟物、蚯蚓粪、麸皮、米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50~180份、蚯蚓粪80~120份、麸皮40~55份、米糠30~45份、干牛粪25~35份、鸡粪20~30份、玉米秸秆16~28份、尿素12~24份、草木灰30~40份、过磷酸钙10~18份、氯吡脲0.3~1.2份、石膏35~45份和生石灰55~6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肝菌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糠腐熟物160~170份、蚯蚓粪95~110份、麸皮45~50份、米糠32~40份、干牛粪28~32份、鸡粪23~26份、玉米秸秆22~25份、尿素16~20份、草木灰33~36份、过磷酸钙14~16份、氯吡脲0.5~0.8份、石膏38~42份和生石灰57~62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牛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恒礼朱增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百居关农旅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