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92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包含支架、拉簧、拉簧触胎杆;所述拉簧触胎杆是由长臂和短臂形成的“L”型杆,所述拉簧触胎杆的短臂与拉簧固定相连;且与短臂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架一端与拉簧触胎杆转动相连,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接近开关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势在于:本装置所述的触胎器装置安装在机械爪手内侧,不会划伤胎胚,也不会造成与机械手不同心导致不能有效检测的情况,安装在爪手内侧,也不会碰伤到胎胚,同时,也解决了部分规格触胎时机构出现死角导致卡死不能检测;也解决了由于胎胚粘性问题触胎板滑动阻力过大,导致划伤子口和胎侧。导致划伤子口和胎侧。导致划伤子口和胎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触胎器装置是机械手贾策抓取轮胎实现自动化运行的中药组成部件,现有胎胚自动自动输送机械手采用的是绕支点向上转动或者弹簧复位结构,触胎抓胎过程触胎板在胎胚上滑动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导致子口和胎侧划伤,特殊情况下卡死还会出现刺伤挤压胎侧和子口。
[0003]专利《轮胎定型硫化机触胎器》,(公开号CN104015282A),采用垂直滚轮结构,触胎位置使用滚轮实现机械手扩展和收缩不划伤轮胎,但是胎胚结构是子口要高于胎侧很多,会出现子口卡在两滚轮之间或者超出检测范围导致不能滚动损伤胎胚,严重时导致胎胚报废。
[0004]专利《轮胎定型硫化机机械手触胎器装置》(公开号CN104385503A),采用连杆结构,虽然解决了灵活性和卡滞问题,但是胎胚是未经刘华的橡胶,具有一定的粘性,平直的触胎板在机械手扩张和收缩时会由于阻力过大而无法滑动,造成胎胚损伤,也存在胎胚与机械手不同心导致不能有效检测损伤胎胚,同时由于零部件过多且焊接与机械手上,存在掉落进入胎胚的风险和不能适应规格众多的胎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包含支架、拉簧、拉簧触胎杆;所述拉簧触胎杆是由长臂和短臂形成的“L”型杆,所述拉簧触胎杆的短臂与拉簧固定相连;且与短臂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架一端与拉簧触胎杆转动相连,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接近开关孔,所述接近开关孔内安装接近开关;所述拉簧触胎杆上还连接有开关检测架,所述开关检测架一端与长臂固定连接,且与长臂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关检测架另一端与接近开关孔相对;还包含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支架固定相连,一端延伸到拉簧触胎杆的长臂的一侧,使得拉簧触胎杆在自重状态下不转动,且当拉簧未触碰到胎胚时,靠近接近开关孔的开关检测架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平行且正对,当拉簧碰到胎胚时,拉簧被顶起,拉簧触胎杆转向限位杆相对的一侧,使得靠近接近开关孔的开关检测架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位置错开;即限位杆保证拉簧触胎杆在自重状态下初始位置位于接近开关的检测位置,即靠近接近开关孔的开关检测架的一端与开关检测孔正对,当触胎器没有接触到胎胚时,拉簧在自重下,会使得拉簧触胎杆绕着轴承旋转,自然下垂,靠近接近开关孔的开关检测架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错开,增加限位杆,使得拉簧在自重下,拉簧触胎杆保持静止,且靠近接近开关孔的开关检测架的一端正对接近开关孔。
[0006]所述支架上还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远离拉簧触胎杆与支架连接的一端与
支架垂直相连,且朝向背离拉簧触胎杆;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双腰型孔,外部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爪片内侧通过双腰型孔与支架相连;所述拉簧由弹簧钢丝密圈组成。
[0007]通过支架上的连接孔,将整个装置安装与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爪片内侧,保证触胎器装置在任何胎胚规格下部会直接接触胎胚,解决了胎胚与机械手不同心、结构死角卡滞等状态下损伤胎胚的问题。
[0008]所述拉簧由适度线径弹簧钢丝密圈组成,悬臂自重状态下不下垂,受力后易变形带动开关检测架移位,解决触胎板遇胎胚产生阻力大导致失效问题。
[0009]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拉簧触胎杆的长臂和长臂连接处固定连接一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螺纹柱套在轴承上,将支架与拉簧触胎杆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杆位于螺纹柱与接近开关孔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拉簧与拉簧触胎杆通过过渡管相连,所述过渡管一端为扁管,一端为圆管,所述扁管端与拉簧触胎杆相连,圆管端与拉簧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开关检测架为倒“L”型结构,长边与拉簧触胎杆的长臂固定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短边与接近开关孔相对。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双腰型孔;优选地,所述限位杆、螺纹柱均与支架焊接。
[0014]优选地,所述过渡管的扁端焊接在拉簧触胎杆的短臂上。
[0015]过渡管一端为扁管,一端为圆管,扁管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拉簧触胎杆的短臂上,拉簧插入过渡管圆端,然后焊接固定。
[0016]本专利技术优势在于:现有的触胎器安装在机械爪手外侧,容易划伤胎胚,本装置所述的触胎器装置安装在机械爪手内侧,与胎胚分离开,不会划伤胎胚,同时胎胚歪斜后,也不会造成与机械手不同心导致不能有效检测的情况,安装在爪手内侧,即使触胎器零部件掉落,也不会碰伤到胎胚,同时,也解决了部分规格触胎时机构出现死角导致卡死不能检测;也解决了由于胎胚粘性问题触胎板滑动阻力过大,导致划伤子口和胎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图;图2为工作检测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支架,2-拉簧触胎杆,3-长臂,4-短臂,5-机械手爪片,6-接近开关,7-胎胚,8-连接板, 101-连接孔,102-限位杆,103-接近开关孔,104-螺纹柱,201-开关检测架,202-轴承座,203-过渡管,204-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包含支架(1)、拉簧(204)、拉簧触胎杆(2);所述拉簧触胎杆(2)是由长臂(3)和短臂(4)固定连接形成的“L”型杆,所述拉簧触胎杆(2)的短臂(4)与拉簧(204)通过焊接在短臂(4)一端的过渡管(203)相连;且与短臂(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过渡管(203)一端为扁管,一端为圆管,所述扁管端与拉簧触胎杆(2)焊接固定相连,圆管端与拉簧(204)连接;拉簧塞进圆管端内,且拉簧与圆管管径相匹配。
[0020]所述支架(1)一端与拉簧触胎杆(2)转动相连,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接近开关孔(103),所述接近开关孔(103)内安装接近开关;所述拉簧触胎杆(2)上还连接有倒“L”型开关检测架(201),其中开关检测架(201)的长边与长臂(3)固定连接,且与长臂(3)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关检测架(201)的短边与接近开关孔(103)相对;支架(1)的底部固定焊接一螺纹柱(104),所述拉簧触胎杆(2)的长臂(3)和长臂(4)连接处固定连接一轴承座(202),所述轴承座(202)上设有轴承,所述螺纹柱(104)套在轴承上,将支架(1)与拉簧触胎杆(2)转动相连;还包含限位杆(102),所述限位杆(102)一端与支架(1)固定相连,一端延伸到拉簧触胎杆(2)的长臂(3)的一侧,使得拉簧触胎杆(2)在自重状态下不转动,即当拉簧(204)未触碰到胎胚时,靠近接近开关孔(103)的开关检测架(201)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103)平行且正对,当拉簧(204)碰到胎胚时,拉簧(204)被顶起,拉簧触胎杆(2)转向限位杆(102)相对的一侧,使得靠近接近开关孔(103)的开关检测架(201)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103)位置错开;所述支架(1)上还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在远离拉簧触胎杆(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胚自动输送机械手触胎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架(1)、拉簧(204)、拉簧触胎杆(2);所述拉簧触胎杆(2)是由长臂(3)和短臂(4)形成的“L”型杆,所述拉簧触胎杆(2)的短臂(4)与拉簧(204)固定相连;且与短臂(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架(1)一端与拉簧触胎杆(2)转动相连,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接近开关孔(103),所述接近开关孔(103)内安装接近开关;所述拉簧触胎杆(2)上还连接有开关检测架(201),所述开关检测架(201)一端与长臂(3)固定连接,且与长臂(3)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关检测架(201)另一端与接近开关孔(103)相对;还包含限位杆(102),所述限位杆(102)一端与支架(1)固定相连,一端延伸到拉簧触胎杆(2)的长臂(3)的一侧,使得拉簧触胎杆(2)在自重状态下不转动,且当拉簧(204)未触碰到胎胚时,靠近接近开关孔(103)的开关检测架(201)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103)平行且正对,当拉簧(204)碰到胎胚时,拉簧(204)被顶起,拉簧触胎杆(2)转向限位杆(102)相对的一侧,使得靠近接近开关孔(103)的开关检测架(201)的一端与接近开关孔(103)位置错开;所述支架(1)上还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在远离拉簧触胎杆(2)与支架(1)连接的一端与支架(1)垂直相连,且朝向背离拉簧触胎杆(2);所述连接板(8)上设有连接孔(101),所述连接孔(101)为双腰型孔,外部胎胚自动输送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陶海王发郝学魁刘述明郑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