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35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及自行车,包括主车架和后车架,所述主车架包括立管、横梁和下管,所述立管、横梁和主下管固定连接成三角形,所述后车架包括左上架、左下架、右上架、右下架和连杆,所述连杆与立管铰接,所述左上架和右上架的一端均铰接连杆,所述左上架的另一端铰接左下架的一端,所述右上架的另一端铰接右下架的一端,所述左下架和右下架铰接立管,所述连杆通过阻尼杆连接主下管和弹簧连接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后车架连接后车轮,当后车轮发生震动时,后车架会绕着左下架和右下架与立管的铰接处转动,连杆也随之转动。连杆转动时,阻尼杆和弹簧会被拉伸,吸收震动,并使后车架复位。并使后车架复位。并使后车架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及自行车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
[0003]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面,从而引发震动。因此,自行车的减震性能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及自行车,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包括主车架和后车架,所述主车架包括立管、横梁和下管,所述立管、横梁和主下管固定连接成三角形,所述后车架包括左上架、左下架、右上架、右下架和连杆,所述连杆与立管铰接,所述左上架和右上架的一端均铰接连杆,所述左上架的另一端铰接左下架的一端,所述右上架的另一端铰接右下架的一端,所述左下架和右下架铰接立管,所述连杆通过阻尼杆和弹簧连接横梁。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自行车采用上述车架,所述主车架连接车座和前叉,所述后车架连接后轮。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后车架连接后车轮,当后车轮发生震动时,后车架会绕着左下架和右下架与立管的铰接处转动,连杆也随之转动。连杆转动时,阻尼杆和弹簧会被拉伸,吸收震动,并使后车架复位。r/>附图说明
[0009]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后车架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立管,2.横梁,3.下管,4.左上架,5.左下架,6.右上架,7.右下架,8.连杆,9.阻尼杆,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包括主车架和后车架,所述主车架包括立管1、横梁2和下管3,所述立管、横梁和主下管固定连接成三角形,所述后车架包括左上
架4、左下架5、右上架6、右下架7 和连杆8,所述连杆与立管铰接,所述左上架和右上架的一端均铰接连杆,所述左上架的另一端铰接左下架的一端,所述右上架的另一端铰接右下架的一端,所述左下架和右下架铰接立管,所述连杆通过阻尼杆9和弹簧10 连接横梁。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自行车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车架,所述主车架连接车座和前叉,所述后车架连接后轮。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后车架连接后车轮,当后车轮发生震动时,后车架会绕着左下架和右下架与立管的铰接处转动,连杆也随之转动。连杆转动时,阻尼杆和弹簧会被拉伸,吸收震动,并使后车架复位。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架和后车架,所述主车架包括立管、横梁和下管,所述立管、横梁和主下管固定连接成三角形,所述后车架包括左上架、左下架、右上架、右下架和连杆,所述连杆与立管铰接,所述左上架和右上架的一端均铰接连杆,所述左上架的另一端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文包俊义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派英克莱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