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毒治疗的含有免疫细胞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24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病毒治疗的含有免疫细胞的药物组合物。该免疫细胞组合物中包含特异性针对水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病毒治疗的含有免疫细胞的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病毒治疗的含有免疫细胞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带状疱疹(HZ)是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生长繁殖后,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炎症,常常表现在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疱疹,并伴严重神经痛。一般说来,好发部位有4个区域: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起初常出现潮红斑,随后变成呈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最后成为簇集成群的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多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的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0003]研究发现,维持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是Th1/Th2的平衡,而HZ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恰恰失去平衡,其主要表现为:与正常人相比,代表Th1型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相应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而代表Th2型的IL-4水平明显增高。Th1细胞免疫功能减弱意味着机体内对疱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的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减弱,而HZ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4(IL-4)升高,Th2类细胞功能增强,其抑制IL-2和TNF-α生物活性的作用也增强;高水平的IL-4免疫状态可能会导致机体活化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降低,使其溶解被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降低。也就是说,感染VZV患者体内细胞的Th1/Th2的平衡被破坏后,身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VZV在患者体内的更容易存活并大量繁殖,进而破坏身体更多的免疫机制,触发身体患处神经病变。
[0004]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非抗病毒药物等西药,以及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等。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喷昔洛韦等,为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物,均可用于带状疱疹的急性期治疗。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又称无环鸟苷,为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干扰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 合成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为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药物,常用剂型有口服、外用两种,但一般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需要大剂量及多次口服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伐昔洛韦为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吸收好,转化快,生物利用度比阿昔洛韦高3-4 倍,但夏永江等对比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总有效率与阿昔洛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扰素(IFN) 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分为α-( 白细胞) 型、β-( 成纤维细胞) 型和γ-( 淋巴细胞) 型。IFN 能够抑制病毒转录、复制和释放,并能增加自然杀伤淋巴细胞毒素的活性。乌日勒等将IFN 与伐昔洛韦联合应用于带状疱疹,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单用伐昔洛韦组,且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以及PHN 的发生率等均较单用伐昔洛韦组低。
[0005]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中成药主要作用为凉血解毒、去湿热、活血化瘀和行气止痛等。安郁菊临床应用复方板蓝根颗粒、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带状疱疹,结果显示,中成药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能迅速止痛、止疱,有利于神经恢复、减
少PHN的发生。龙胆泻肝丸与同仁牛黄清心丸同服治疗带状疱疹,结果治疗30d后总有效率达93.3%。苏文桂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带状疱疹,结果表明,清开灵注射液含有的牛黄、水牛角、黄芩、金银花和山栀子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作用,能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缩短痊愈时间、控制后遗症的发生率。此外,还有双黄连、穿琥宁和喜炎平注射液等中成药用于带状疱疹治疗的报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6]近年来,抗体药物用于病毒的治疗变得尤为火热。但是,针对带状疱疹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还不多。2018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筛选针对单纯疱疹病毒中和抗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成功筛选到一株新的单克隆抗体m27f,发现其识别包膜糖蛋白中一段新的连续抗原表位,具有较高的中和抗体活性。但是没有进一步的带状疱疹病毒相关抗体的研究。
[0007]CIK细胞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产生的一类细胞群,培养简易,扩增迅速,是具有高细胞毒性的杀伤细胞,其抗病毒活性显著。CIK细胞疗法是过继性免疫疗法之一,在多种细胞因子IL-2,IL-1、IFN-r,抗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下将从外周血,骨髓或脐血中分离出的淋巴细胞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而获得的一种具有NK细胞作用的活性免疫细胞,能识别多种病毒感染的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直接接触、杀伤或分泌IFN-r、TNF-a,IL-6等多种抗病毒的细胞因子,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的复制,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机体抗肿瘤抗病毒能力。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免疫细胞治疗疱疹病毒还不多,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采用免疫细胞以及特异性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特性以及抑制病毒的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的CIK细胞,所述CIK细胞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制备获得。也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获得的CIK细胞的方法。
[0010]另外一方面,CIK细胞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正常外周血加入生理盐水1:1,稀释后用吸管将血液混合物沿管壁缓慢地加入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之上,于800g、4℃,离心20min;用吸管小心吸取第二层白色云雾状的单个核细胞层于离心管内,加入生理盐水于400g、4℃、离心10min洗涤3次后调整细胞浓度1.0
×
106/mL;接种于提前包被好CD3单抗的T175培养瓶,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BPMI-1640 培养基,其中添加50μg/L的IL-2、50μg/L的 IFN-γ以及25μg/L IL-22放置于37℃,5%的CO2细胞培养箱中诱导培养,隔天半量替换所述培养基,培养10d收获所述细胞即为CIK细胞。
[0011]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特异性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特性以及抑制病毒的效果。具体的,所述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抗体片段。
[0013]优选的,其中所述抗体片段选自scFv片段、Fab片段、F(ab

)2片段和Fab

片段。
[0014]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人源化。
[00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编码基因。
[0016]进一步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
[0017]更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免疫细胞与HHV-6D6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治疗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中免疫细胞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正常外周血加入生理盐水1:1,稀释后用吸管将血液混合物沿管壁缓慢地加入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之上,于800g、4℃,离心20min;用吸管小心吸取第二层白色云雾状的单个核细胞层于离心管内,加入生理盐水于400g、4℃、离心10min洗涤3次后调整细胞浓度1.0
×
106/mL;接种于提前包被好CD3单抗的T175培养瓶,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BPMI-1640 培养基,其中添加50μg/L的IL-2、50μg/L的 IFN-γ以及25μg/L IL-22放置于37℃,5%的CO2细胞培养箱中诱导培养,隔天半量替换所述培养基,培养10d收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欣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