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乔凤专利>正文

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16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试验机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并且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支架,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包括数据信号接收模块、数据信号转换模块、后台信息管理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该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实现了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位移量Δα测量,试验过程全自动测量、采集数据,采用试验软件自动计算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和试验检测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试验人员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试验人员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试验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为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片和连接器》(JT/T 329-2010)标准要求,在进行钢绞线-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需对测量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连接器)的位移量Δα时进行检测,同时,在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中,也明确了具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公路工程桥梁隧道专项工程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要能够对该项参数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目前,规范及市场上均未有测量自动化装置,均采用人工测量的模式,测量误差大,安全风险大。因此,需要新的设备装置来满足钢绞线-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钢绞线相对位移量Δα检测的要求。
[0003]传统测量中对于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连接器)的实测位移量的测量基本上都是采用游标卡尺人工测量,测量过程中存以下缺点:
[0004]1安全性差:静载锚固试验中测量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连接器)的实测位移量Δα,目前采用游标卡尺人工测量的方法,由于试验过程中产生约5130kN的应力值,试验机上的钢绞线可能会出现断裂弹出的情况,断裂的钢绞线会穿透钢板、穿透墙体;飞扬的钢绞线、夹片随时会危及试验操作人员的生命及损坏设备的危险,工作安全性差;
[0005]2、操作便捷性差:该试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加载至钢绞线最大力值20%、40%、60%、80%对应的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连接器)的实测位移量分别进行平行测量,全过程共进行七次平行,十四个测量点,人工测量操作便捷性差;
[0006]3、测量误差大:目前的测量方式为游标卡尺人工测量,且在高危环境下测量测量速度快,加大了人工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误差大,测量操作安全性隐患大、便捷性差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试验机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并且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支架。
[0011]优选的,所述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包括数据信号接收模块、数据信号转换模块、后台信息管理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另一端与数据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
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数据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后台信息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后台信息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试验机的输入端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后台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和信息提取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和信息提取单元实现双向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且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位移传感器支架的形状设置为U型。
[0016]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内径为1.5-2.0mm,并且位移传感器的型号为LD。
[0017]优选的,所述试验机包括显示器和试验机软件,且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的传感器支架探杆的长度为110-130mm。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通过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试验机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并且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支架,实现了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位移量Δα测量,试验过程全自动测量、采集数据,采用试验软件自动计算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和试验检测的工作效率。
[0021](2)、该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通过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试验机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并且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支架,由于不需要人工测量,大大的减少试验过程中检测人员在危险区域停留的时间,降低了试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试验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0022](3)、该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通过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试验机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位移传感器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并且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支架,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架将位移传感器密切的固定在试验状态的钢绞线上,保证试验全过程数据采集准确采集的同时实现了安装拆卸快速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位移传感器支架的主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位移传感器支架的左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后台信息管理模块的原理框图。
[0028]图中,1、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11、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2、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3、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1、信息存储单元;132、信息提取单元;14、;2、位移传感器;3、
位移传感器支架;4、位移传感器数据线;5、试验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1、试验机5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1包括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1、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2、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和信息发送模块14,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的另一端与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1相连接,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1的输出端与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2的输出端与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信息发送模块14的输出端与试验机5的输入端连接,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包括信息存储单元131和信息提取单元132,信息存储单元131和信息提取单元132实现双向连接,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的内径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包括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1)、试验机(5)和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的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2),并且位移传感器(2)的一侧带有旋转螺钉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支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位移传感器采集系统(1)包括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1)、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2)、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和信息发送模块(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据线(4)的另一端与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1)相连接,所述数据信号接收模块(11)的输出端与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载锚固试验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的实测位移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转换模块(12)的输出端与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后台信息管理模块(13)的输出端与信息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志王应斌刘胜红张海燕吴乔凤高嵩朱德祥成会琴郭俊孙继佳吴宏秋田蔡林真卜飞周红权李兴民李渊陈艳东王文智夏饶锁段根旺王大军张艳萍杨腾超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吴乔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