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13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1
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包括矩形顶管掘进机,矩形顶管掘进机的顶部设有刀盘面和围绕刀盘面四侧设置的刀盘面外缘,刀盘面外缘高出于刀盘面,刀盘面外缘上布设有若干个铲刀,刀盘面外缘与刀盘面之间的交界处设置有盲区导土开挖装置,盲区导土开挖装置为从刀盘面外缘向下倾斜至刀盘面上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能够使渣土导入刀盘开挖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盲区面积及刀盘面的承受压力,且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不改变断面形式的布置,保证隧道空间利用率。保证隧道空间利用率。保证隧道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矩形顶管掘进机施工
,尤其涉及到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矩形顶管掘进机由于开挖断面为矩形,存在开挖盲区。现大多采用六刀盘形式矩形顶管机施工,盲区剩余面积大,分布较多,在掘进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掘进推进的难度,另一方面盲区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刀盘面承受的压力,增加壳体的材料使用量。
[0003]现有技术一般是改变刀盘与壳体的结构布置,将断面形式设计为非标准矩形断面,增大直角处的圆角半径,将矩形边设计为椭圆形结构,从而增大单个刀盘的直径,减小盲区范围。
[0004]然而,上述改变结构布置的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设备改造难度大,圆角半径加大,成型隧道的可利用空间减少,工程造价大,且施工中对矩形顶管掘进机姿态的影响较大,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盲区面积及刀盘面的承受压力,且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不改变断面形式的布置,保证隧道空间利用率。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包括矩形顶管掘进机,所述矩形顶管掘进机的顶部设有刀盘面和围绕刀盘面四侧设置的刀盘面外缘,所述刀盘面外缘高出于刀盘面,所述刀盘面外缘上布设有若干个铲刀,所述刀盘面外缘与刀盘面之间的交界处设置有盲区导土开挖装置,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为从刀盘面外缘向下倾斜至刀盘面上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能够使渣土导入刀盘开挖区域。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呈棱锥体或者楔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包括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和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设置在刀盘面的上侧,且位于左右两侧的刀盘开挖区域之间,由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每一侧的三棱锥的倾斜面分别朝向该一侧的刀盘开挖区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设置在刀盘面的下侧,且位于刀盘开挖区域的下方,由楔体及设置在楔体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所述楔体的倾斜面朝向上方的刀盘开挖区域,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的倾斜面分别朝向上方刀盘开挖区域左右两侧相邻的刀盘开挖区域。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分别设置在刀盘面的四个角部上,位于刀盘开挖区域的斜侧,由楔体及设置在楔体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边侧沿着刀盘面角部呈弧形结构,整体倾斜面朝向斜侧的刀盘开挖区域。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盘面邻近盲区导土开挖装置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注浆的注浆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采用钢板制成,通过焊接固定在刀盘面外缘与刀盘面之间的交界处。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铲刀和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先通过刀盘面外缘上的铲刀将盲区范围的土体切削后,再通过盲区导土开挖装置使渣土导入刀盘开挖区域,达到盲区开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盲区面积及刀盘面的承受压力,且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不改变断面形式的布置,保证隧道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标记说明:1-刀盘面、11-刀盘开挖区域、2-刀盘面外缘、3-铲刀、4-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1-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2-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3-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5-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包括矩形顶管掘进机,所述矩形顶管掘进机的顶部设有刀盘面1和围绕刀盘面1四侧设置的刀盘面外缘2,刀盘面外缘2高出于刀盘面1,刀盘面外缘2上布设有若干个铲刀3。刀盘面外缘2与刀盘面1之间的交界处焊接固定有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采用钢板制成,包括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1、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2和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3,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呈棱锥体或者楔体或者两者的组合,设置有从刀盘面外缘2向下倾斜至刀盘面1上的倾斜面,倾斜面能够使渣土导入刀盘开挖区域11。刀盘面1邻近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注浆的注浆孔5。
[0022]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1设置在刀盘面1的上侧,且位于左右两侧的刀盘开挖区域11之间,由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每一侧的三棱锥的倾斜面分别朝向该一侧的刀盘开挖区域11。
[0023]如图3所示,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2设置在刀盘面1的下侧,且位于刀盘开挖区域11的下方,由楔体及设置在楔体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所述楔体的倾斜面朝向上方的刀盘开挖区域11,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的倾斜面分别朝向上方刀盘开挖区域11左右两侧相邻的刀盘开挖区域11。
[0024]如图4所示,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3分别设置在刀盘面1的四个角部上,位于刀
盘开挖区域11的斜侧,由楔体及设置在楔体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边侧沿着刀盘面1角部呈弧形结构,整体倾斜面朝向斜侧的刀盘开挖区域11。
[0025]矩形顶管掘进机顶进时,先通过刀盘面外缘2上的铲刀3将盲区范围的土体切削后,再通过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使渣土导入刀盘开挖区域11,达到盲区开挖的目的。当在硬塑状粉质粘土层掘进时,通过注浆孔5注入清水或泥浆,结合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在实现盲区开挖的同时,能够减少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阻力,降低矩形顶管掘进机顶进过程中的阻力。
[0026]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包括矩形顶管掘进机,所述矩形顶管掘进机的顶部设有刀盘面和围绕刀盘面四侧设置的刀盘面外缘,所述刀盘面外缘高出于刀盘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面外缘上布设有若干个铲刀,所述刀盘面外缘与刀盘面之间的交界处设置有盲区导土开挖装置,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为从刀盘面外缘向下倾斜至刀盘面上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能够使渣土导入刀盘开挖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呈棱锥体或者楔体或者两者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包括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下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和角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矩形顶管掘进机盲区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盲区导土开挖装置设置在刀盘面的上侧,且位于左右两侧的刀盘开挖区域之间,由左右两侧的三棱锥组合而成,每一侧的三棱锥的倾斜面分别朝向该一侧的刀盘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友黄志毅周然曾宪锋何志辉李思明甘道波谢林星曾繁涌余光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