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86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包括椅身,所述椅身的上表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内设有左侧开口的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的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按摩椅能够在按摩功能与办公功能之间随时切换,在工作之余能够立刻享受到按摩椅的按摩功效,不仅能够及时的使用户缓解疲劳,同时也变相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自行调整按摩压力与按摩位置,能适应绝大多数人的使用,并且眼罩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休息环境,使用方便,操作简洁,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椅相关
,具体为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

技术介绍

[0002]按摩椅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的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按摩椅其实并不少见,但是一般的按摩椅往往仅仅只能用作按摩,并不能当做正常椅子来使用,因此按摩椅一般来说只能放置在家里,并且当做家电设备来使用,而工作中很多时候很难使用到按摩椅,毕竟目前的按摩椅大多体积较大,而且也不适合当做办公椅子使用,同时大多数按摩椅并没有头部按摩的功能,而头部按摩往往能够更快速的缓解疲劳,如果在工作疲劳的时候能够及时的使用头部按摩椅来缓解疲劳的话,不仅能够缩短休息时间,增加工作时间,还能够增加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阐明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包括椅身,所述椅身的上表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内设有左侧开口的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的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转盘,所述转盘的相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铰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硬度较大且能够手动形变的钢绳,所述钢绳的左端滚动连接有按摩珠,所述转杆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传动空间的前后壁上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相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给所述转杆限位的U形杆,所述传动空间的底壁内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右壁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第三连杆,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内设有四个限位腔与电磁铁,所述限位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块,所述电机块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右侧设有用于给所述按摩珠、所述钢绳提供按摩压力的挤压机构,所述旋转块的右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电机块与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旋转块的左侧设有用于按摩眼眶的按摩机构,所述电机块的左侧设有用于给所述按摩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滑动连接于所述传动空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传动空间的右壁内贯穿有前后位置对称的通腔,所述通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固
定连接有一根第四连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传动空间的前后壁内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所述第二空间的相背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挤压杆的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跨过所述挤压块、所述连接杆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空间右壁上的第一拉绳,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带有摩擦力的滑动连接于所述通腔顶壁的限位块。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机块左表面内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内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第三空间的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插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箱,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通过齿轮传动动力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移动箱内设有第四空间,所述第四空间的底壁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空间的右壁且能够与所述第三转轴连接的第五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小圆柱,所述第四空间的左侧设有位于所述移动箱内的第五空间,所述第四空间与所述第五空间之间连通有连通空间,所述连通空间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下表面内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小圆柱的滑槽,所述U形杆的上端与所述传动空间的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U形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箱的右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电机块的第三拉绳。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移动箱下表面左端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之间通过弹力很小的皮筋连接有眼罩,所述矩形块内设有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的左右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五空间的左右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连通空间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收绳杆,所述收绳杆的上端动力连接有固设于所述往复杆内部的马达,所述往复杆的下表面内设有用于固定卡死所述收绳杆的电动卡块,所述收绳杆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滑轮、穿过所述第一滑轮的四根具有弹性的第四拉绳,穿过同一个所述第一滑轮的两根所述第四拉绳之间固定连接有前后方向上等间距均匀分布的销轴,所述销轴上转动连接有按摩滚筒。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按摩椅能够在按摩功能与办公功能之间随时切换,在工作之余能够立刻享受到按摩椅的按摩功效,不仅能够及时的使用户缓解疲劳,同时也变相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自行调整按摩压力与按摩位置,能适应绝大多数人的使用,并且眼罩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休息环境,使用方便,操作简洁,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 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 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 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 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 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 F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图1-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2]参照图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包括椅身10,所述椅身10的上表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上端动力连接有旋转块29,所述旋转块29的上表面内设有左侧开口的传动空间48,所述传动空间48的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70,所述支撑杆70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71,所述第一转轴71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2,所述第一转轴7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转盘72,所述转盘72的相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73,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包括椅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身的上表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内设有左侧开口的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的底壁上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转盘,所述转盘的相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铰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硬度较大且能够手动形变的钢绳,所述钢绳的左端滚动连接有按摩珠,所述转杆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传动空间的前后壁上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相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给所述转杆限位的U形杆,所述传动空间的底壁内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右壁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第三连杆,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内设有四个限位腔与电磁铁,所述限位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块,所述电机块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右侧设有用于给所述按摩珠、所述钢绳提供按摩压力的挤压机构,所述旋转块的右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电机块与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旋转块的左侧设有用于按摩眼眶的按摩机构,所述电机块的左侧设有用于给所述按摩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与头部按摩两用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滑动连接于所述传动空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传动空间的右壁内贯穿有前后位置对称的通腔,所述通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四连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传动空间的前后壁内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所述第二空间的相背的一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朝澈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再刚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