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47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其包括推力弹簧、密封套组件、液压油缸、持中缸套、集成安装套、钻井液缸、滤网、液压推杆、液压活塞头、液压油加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加压缸下端与刚性密封套上端连接,所述刚性密封套下端与液压油缸上端相连,所述液压油缸下端与所述持中缸套上端相连,所述持中缸套下端与集成安装套上端相连,所述集成安装套下端与钻井液缸上端相连,所述钻井液缸下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推力弹簧下端与液压活塞头上端相连,所述液压活塞头下端与液压推杆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管柱内外压差实时调整管柱压力,实现液压驱动功能,结构简便、可靠性高。性高。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导向钻井系统(Rotary Steerable Systems,简称RSS)是在钻柱旋转钻进时,随钻实时完成导向功能的一种导向式钻井系统,它是当今世界上钻井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闭环自动钻井的主要内容。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由于井下工具一直在旋转状态下工作,因此井眼净化效果好,井身轨迹控制精度高,位移延伸能力强,适用于大位移井、水平井、三维复杂结构井等高难度的钻井施工作业。目前旋转导向工具中的驱动装置基本都是由电磁控制的,在地层的复杂条件下有发生监测失效的危险,从而极大的危机钻进安全,且在地下高温条件下由于高温影响,安装在其中的电子元器件极易损坏和报废,造成数据失真、功能异常,甚至于使得整个RST系统全部奔溃,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旋转导向转井系统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包括推力弹簧、密封套组件、液压油缸、持中缸套、集成安装套、钻井液缸、滤网、液压推杆、液压活塞头、液压油加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加压缸下端与刚性密封套上端连接,所述刚性密封套下端与液压油缸上端相连,所述液压油缸下端与所述持中缸套上端相连,所述持中缸套下端与集成安装套上端相连,所述集成安装套下端与钻井液缸上端相连,所述钻井液缸下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推力弹簧下端与液压活塞头上端相连,所述液压活塞头下端与液压推杆上端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组合缸包括前端钻井液缸、液压油缸和后端液压油加压缸,前端钻井液缸和液压油缸为中空圆柱结构,前端与控制通道接通,后段镶嵌于持中缸套中;后端液压油缸前段镶嵌于持中缸套中,后段尾部开有一圆形孔用于镶嵌通入推靠系统的液压油管,且在其尾部装有一推力弹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组合活塞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分为前端活塞头、活塞推杆、后端活塞头三部分;前后端活塞头用螺纹连接于活塞推杆的两端,且前端活塞头中间开有通孔与活塞推杆的中心孔连同用于液压油的注入从而增大压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安装套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前端开口用于部件的安装,后端封闭用于部件定位,集成安装套用于将所有部件集中于一体,便于安装和更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力弹簧位于液压油加压缸,用于辅助液压活塞的复位,当推靠系统不能自行复位时推力弹簧辅助液压组合活塞复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由持中缸套和环形组合密封套组成;持中缸套位于前后
端液压缸之间,用于保持液压活塞的持中,为密封缸套提供安装载体;环形组合密封套置于持中缸套的两端,起到密封作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置于通道口和前端液压缸口之间,用于对通道处进入液压缸的钻井液进行过滤以保障钻井液的纯洁性和装置的可靠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控制通道经滤网流入钻井液缸,在钻井液压力推动下推动液压活塞压缩液压油使得支撑翼肋撑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制造和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示意图。
[0015]①
推力弹簧,

刚性密封套,

液压油缸,

持中缸套,

集成安装套,

钻井液缸,

滤网,

液压推杆,

环形密封缸套,

液压活塞头,

液压油加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液压组合缸、液压组合活塞、集成安装套、推力弹簧、密封组件、滤网。钻井液通过控制通道经滤网流入钻井液缸,在钻井液压力推动下推动液压活塞压缩液压油使得支撑翼肋撑出。
[0018]液压组合缸包括前端钻井液缸、液压油缸和后端液压油加压缸,前端钻井液缸和液压油缸为中空圆柱结构,前端与控制通道接通,后段镶嵌于持中缸套中;后端液压油缸前段镶嵌于持中缸套中,后段尾部开有一圆形孔用于镶嵌通入推靠系统的液压油管,且在其尾部装有一推力弹簧。
[0019]液压组合活塞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分为前端活塞头、活塞推杆、后端活塞头三部分;前后端活塞头用螺纹连接于活塞推杆的两端,且前端活塞头中间开有通孔与活塞推杆的中心孔连同用于液压油的注入从而增大压力。
[0020]集成安装套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前端开口用于部件的安装,后端封闭用于部件定位。集成安装套用于将所有部件集中于一体,便于安装和更换。
[0021]推力弹簧位于液压油加压缸,用于辅助液压活塞的复位,当推靠系统不能自行复位时推力弹簧辅助液压组合活塞复位。
[0022]密封组件由持中缸套和环形组合密封套组成;持中缸套位于前后端液压缸之间,用于保持液压活塞的持中,为密封缸套提供安装载体;环形组合密封套置于持中缸套的两端,起到密封作用。
[0023]滤网置于通道口和前端液压缸口之间,用于对通道处进入液压缸的钻井液进行过滤以保障钻井液的纯洁性和装置的可靠性。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5]该装置可根据管柱内外压差实时调整管柱压力。当外部钻井液从控制通道经过滤网过滤后流入前端钻井液缸,在钻井液的液压力作用下组合活塞被推动下移进而压缩后端液压油缸中的液压油,进而使得液压油进入推靠系统,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推考系统中的
支撑翼肋便被推出。当需要收回推靠翼肋时,系统压力降低,在平衡压差的作用下翼肋被收回,但当系统压差不足以收回翼肋时,推力弹簧便发挥作用,反向推动液压活塞反向推回使得系统压力平衡,进而收回支撑翼肋。
[002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包括推力弹簧、密封套组件、液压油缸、持中缸套、集成安装套、钻井液缸、滤网、液压推杆、液压活塞头、液压油加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加压缸下端与刚性密封套上端连接,所述刚性密封套下端与液压油缸上端相连,所述液压油缸下端与所述持中缸套上端相连,所述持中缸套下端与集成安装套上端相连,所述集成安装套下端与钻井液缸上端相连,所述钻井液缸下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推力弹簧下端与液压活塞头上端相连,所述液压活塞头下端与液压推杆上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所述液压组合缸包括前端钻井液缸、液压油缸和后端液压油加压缸,前端钻井液缸和液压油缸为中空圆柱结构,前端与控制通道接通,后段镶嵌于持中缸套中,后端液压油缸前段镶嵌于持中缸套中,后段尾部开有一圆形孔用于镶嵌通入推靠系统的液压油管,且在其尾部装有一推力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驱动集成装置,所述液压组合活塞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分为前端活塞头、活塞推杆、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瑜范翔宇周跃云张千贵谢炜汪丹赵鹏斐么勃卫张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