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17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反无人机监测雷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支架采用第一碳钢板、第二碳钢板、第三碳钢板和圆管焊接成型,第一碳钢板安装固定配电控制箱,第二碳钢板用于测向雷达阵面的安装固定,第三碳钢板通过转台安装固定测高雷达阵面,测高雷达阵面安装在一维转台上,转台安装固定在第三碳钢板,测向雷达阵面包含雷达阵面主机、调角安装件和梅花锁紧把手,雷达阵面主机安装在调角安装件中间,通过梅花锁紧把手锁紧,调角安装件上设置有轴孔、腰圆槽和安装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针对不同阵地特征设置雷达阵面俯仰角从而保证雷达效果处于最佳状态。状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


[0001]本技术属于反无人机监测雷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全国通用航空器保有量持续增加。特别是“低、慢、小”航空器制造便利、造价较低等特点,易被别有用心人操纵利用从事破坏活动。从而市面上应运而生的出现了各种反无人机系统,在反无人机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反无人机系统对反无人机探测雷达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对反无人机雷达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目前市面上的反无人机雷达通常采用的是机扫雷达,然而机扫雷达数据率低、稳定性差、转台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本技术采用的电扫全时空反无人机监测雷达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扫模式下能够覆盖全时空的反无人机探测雷达,可以针对不同阵地特征设置雷达阵面俯仰角从而保证雷达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包括安装支架、测向雷达阵面、测高雷达阵面、转台和配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采用第一碳钢板、第二碳钢板、第三碳钢板和圆管焊接成型,上中下三层分别为第三碳钢板、第二碳钢板、第一碳钢板同轴层叠布置,第一碳钢板安装固定配电控制箱,第二碳钢板用于测向雷达阵面的安装固定,第三碳钢板通过转台安装固定测高雷达阵面,测高雷达阵面安装在一维转台上,转台安装固定在第三碳钢板,测向雷达阵面包含雷达阵面主机、调角安装件和梅花锁紧把手,雷达阵面主机安装在调角安装件中间,通过梅花锁紧把手锁紧,调角安装件上设置有轴孔、腰圆槽和安装固定孔。
[0005]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测向雷达阵面设置四个,四个测向雷达阵面水平360
°
均匀布置。
[0006]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其特征在于:转台内设置汇流环。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其特征在于:配电控制箱内含电源模块、工业板卡、时钟源模块,配电控制箱对雷达阵面和转台供电的同时。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在提高反无人探测雷达数据率的情况下,在探测威力方面也较机扫方式有很大的提高,在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二是层叠同轴布置,既保证了系统结构的模块化,又保证了系统结构的紧凑性,同时还能很好的保证雷达阵面的安装精度与系统调试维护的便利。三是针对不同阵地特征来设置雷达阵面俯仰角从而保证雷达效果处于最佳状态。四是采用雷达阵列的方式,实现了全时空的探测,提
高了雷达的覆盖范围、探测精度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全时空电扫反无人机探测雷达的整体布局图。
[0010]图2为安装支架结构图。
[0011]图3为测向雷达结构图。
[0012]图4为调角安装件结构图。
[0013]图5为测高雷达结构图。
[0014]图6为配电控制箱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安装支架1、测向雷达阵面2、测高雷达阵面3、转台4、配电控制箱5、第一碳钢板11、第二碳钢板12、第三碳钢板13、圆管14、雷达阵面主机21、调角安装件22、轴孔221、腰圆槽222、固定孔223、梅花锁紧把手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包括安装支架1、测向雷达阵面2、测高雷达阵面3、转台4和配电控制箱5。
[0018]如图1、图2所示,安装支架1采用第一碳钢板11、第二碳钢板12、第三碳钢板13和圆管14焊接成型,安装支架由三层组成,上中下三层分别为第三碳钢板13、第二碳钢板12、第一碳钢板11同轴层叠布置,如图2所示。第一碳钢板11用于整个设备固定安装法兰以及配电控制箱5的安装固定,第二碳钢板12用于4个测向雷达阵面2的安装固定,第三碳钢板13通过转台4安装固定测高雷达阵面3。本技术共设置四个测向雷达阵面2,四个测向雷达阵面2水平360
°
均匀布置,即两两之间互成90
°
夹角。每个测向雷达阵面2覆盖方位角不小于90
°
,从而四个均布的测向雷达阵面在方位上可以实现360
°
的完全覆盖。测高雷达阵面3采用机扫予以辅助,测高雷达阵面3安装在一维转台4上,转台4整体安装固定在安装支架的顶层,当测向雷达探测到目标获取目标的方位信息之后,测高雷达根据目标的方位信息旋转至目标所在区域,对目标的高度信息进行获取,从而实现了整个系统在全时空对目标的方位信息与高度信息的获取。整个系统采用图1所示的层叠同轴布置,既保证了系统结构的模块化,又保证了系统结构的紧凑性,同时还能很好的保证雷达阵面的安装精度与系统调试维护的便利。
[0019]如图3所示,测向雷达阵面2包含雷达阵面主机21、调角安装件22和梅花锁紧把手23,雷达阵面主机21安装在调角安装件22中间,通过4个梅花锁紧把手锁紧。调角安装件22如图4所示,调角安装件22上设置有轴孔221、腰圆槽222和安装固定孔223。在调整雷达阵面主机21俯仰角度时,首先拧松梅花锁紧把手23,雷达阵面主机21可以绕轴孔221旋转,旋转角度范围在腰圆槽222范围内,本案例设定角度为
±
12
°
,当雷达阵面主机21调整到合适角度时,再拧紧梅花锁紧把手23即可。此种设计方案可以实现针对不同阵地特征来设置雷达阵面俯仰角从而保证雷达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0020]如图5所示,测高部分包含一维转台4和测高雷达阵面3。一维转台4内设置汇流环,使一维转台4可以360
°
连续旋转,测高雷达根据方位雷达探测到目标大方位信息后使测高
雷达阵面3旋转至目标所在区域,本技术采用机扫辅助测高的方式对转台4的转速要求降低了,只需要满足转速在30
°
/s以内即可,其次就是该方式转台不需要长时间连续旋转,只需要在接收到目标方位信息后再转动,这对转台的使用寿命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0021]如图6所示,配电控制箱5内含电源模块、工业板卡、时钟源模块,配电控制箱5对雷达阵面和转台供电的同时,实现对雷达阵面的同步控制以及雷达数据的处理。
[0022]本技术的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采用雷达阵列布置,采用五个雷达阵列,其中四个按照90
°
阵列布置,每个雷达阵面覆盖方位角度不小于90
°
,从而实现方位360
°
的全方位监测;第五个面采用机扫方式固定在四个方位雷达阵面的正上方,工作之时是根据四个方位面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方位信息后,旋转至目标所在方位,实现对目标的高度信息的获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时空电扫无人机探测雷达,包括安装支架、测向雷达阵面、测高雷达阵面、转台和配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采用第一碳钢板、第二碳钢板、第三碳钢板和圆管焊接成型,上中下三层分别为第三碳钢板、第二碳钢板、第一碳钢板同轴层叠布置,第一碳钢板安装固定配电控制箱,第二碳钢板用于测向雷达阵面的安装固定,第三碳钢板通过转台安装固定测高雷达阵面,测高雷达阵面安装在一维转台上,转台安装固定在第三碳钢板,测向雷达阵面包含雷达阵面主机、调角安装件和梅花锁紧把手,雷达阵面主机安装在调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纲王洪军苑凤雨黄志华李雄欣刘科刘淳富杨冲史光曜王喆赵聪徐烨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雷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