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496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包括集热器和净化装置,其中,集热器包括:集热腔;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与集热腔相连通;出风口,出风口与集热腔相连通;净化装置设有进风口和送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通过为集热器配置新风进风口,可引入室外新风,并借助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实现新风加热。此外,通过在集热器的出风口处设置净化装置,可为引入的室外新风净化除尘,从而为室内提供持续洁净的热新风,尤其是在冬季雾霾严重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健康隐患。降低使用者的健康隐患。降低使用者的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暖系统是基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在冬季室内空气通过内循环经过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而进行加热,被加热过的空气重新进入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供暖。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功能单一,大部分只具有内循环功能而不能有效利用室外新风给室内提供持续洁净的热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
[0005]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包括集热器和净化装置,其中,集热器包括:集热腔;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与集热腔相连通;出风口,出风口与集热腔相连通;净化装置设有进风口和送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
[0006]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通过为集热器配置新风进风口,可引入室外新风,并借助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实现新风加热。此外,通过在集热器的出风口处设置净化装置,可为引入的室外新风净化除尘,从而为室内提供持续洁净的热新风,尤其是在冬季雾霾严重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健康隐患。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集热器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覆盖集热腔的外侧壁。
[0009]在该设计中,集热器进一步包括覆盖在集热腔外侧壁的太阳能光伏板,一方面可实现太阳能光伏板和空气集热器的一体化设计,解决了在建筑物侧立面安装普通空气集热器时挤占独立的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空间或安装面积的问题,提升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15%至20%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一体化的设计可充分利用产出电能后剩余的能量加热空气,既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又有助于太阳能光伏板散热,从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集热器还包括:底板;导热连接层,导热连接层与底板围成集热腔,太阳能光伏板覆盖在导热连接层背离底板的一侧壁。
[0011]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集热器包括底板和导热连接层,二者围成集热腔,可供气流通过。导热连接层与太阳能光伏板贴合,可吸收太阳能光伏板产出电能后剩余的能量,并传递至集热腔内以加热气流,提升加热效率。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底板包括:板本体;多个分隔部,多个分隔部与板本体相连接,多个分隔部远离板本体的一端与导热连接层相接触,多个分隔部并列间隔设置,以将集
热腔划分为多个并列的气流通道。
[0013]在该设计中,对底板的结构进行了具体限定。底板包括板本体,可实现集热器与待安装面的可靠连接。板本体背离待安装面的一侧则间隔设置有多个并列的分隔部,分隔部在板本体表面延伸且与导热连接层相接触,可将集热腔划分为多个并列的气流通道,既有助于为气流导向,减少气流扰动造成的能量损失,又可将分隔部作为肋片使用,提升气流换热效率。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底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5]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底板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底板结构强度,且便于装配;另一方面,此时底板和导热连接层可按需采用不同的材质,例如对底板采用结构强度较高的材质,导热连接层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质,提升集热器的可靠性和集热效果。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光伏板相连接。
[0017]在该设计中,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与太阳能光伏板相连接的蓄电池,可储存产出的电能,以备家庭使用。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风机,风机与送风口相连通。
[0019]在该设计中,进一步在送风口处设置风机,且风机的送风方向为经送风口向远离净化装置的方向送风,可为气流循环提供动力,以将待加热的空气吸入集热腔内,再将加热后的空气吹入室内,实现热空气供暖。
[00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集热器还包括:室内回风口,室内回风口与集热腔相连通。
[0021]在该设计中,集热器还可设置与集热腔相连通的室内回风口,以回收室内空气并换热后重新送回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及温度调节。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位于新风进风口处;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位于送风口处;第三阀体,第三阀体位于室内回风口处。
[0023]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在集热器的新风进风口、净化装置的送风口、集热器的室内回风口处分别设置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以实现循环路径的切换。具体地,当开启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关闭第三阀体时,可实现单独的新风供风;当开启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关闭第一阀体时,可实现单独的室内空气循环及温度调节;当同时开启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时,可在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及温度调节的同时提供新风。
[00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相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适于在夜间制冷模式下,控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开启,控制第三阀体关闭。
[0025]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配置了与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相连接的控制器,以实现对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的自动控制,从而实现不同循环路径的自动切换。特别地,当夏季夜晚室外温度较高时,若在室内采用空调器制冷,会存在空气质量差的问题,若开窗引入室外新风,又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在夏季夜晚可运行夜间制冷模式,通过被动式制冷降低室外新风温度,同时满足新风和制冷的需求。此时控制器可控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开启,控制第三阀体关闭,还可进一步控制风机开启,以令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进入集热腔,室外新风在流经集热腔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板与天空进行辐射换热,从而不断将室外新风的热能以辐射的方式传递给
外界环境,可降低集热腔内的空气温度3℃至4℃。降温后的空气流经净化装置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可为室内提供冷量,使得集热器在夏天发挥制冷功能,提高了使用效率。具体地,由于通过与天空的辐射换热实现降温,因而当室外干燥且天气晴朗时,辐射换热的效率较高,降温效果较好。
[0026]此外,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适于在新风供暖模式下,控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开启,控制第三阀体关闭,还可进一步控制风机开启,可在冬季有太阳辐射时,利用太阳能实现洁净新风供暖。具体而言,位于送风口处的风机开始工作,将外部新风通过第一阀体吸进集热器,当新风经过集热器的集热腔时,太阳能光伏板因吸收太阳能而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新风带走,从而对新风进行加热。被加热过的新风进入净化装置,经过净化除尘后的热空气经过送风口直接进入室内进行供暖。
[0027]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适于在室内循环供暖模式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包括:集热腔;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集热腔相连通;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热腔相连通;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有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覆盖所述集热腔的外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还包括:底板;导热连接层,所述导热连接层与所述底板围成所述集热腔,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覆盖在所述导热连接层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板本体;多个分隔部,所述多个分隔部与所述板本体相连接,所述多个分隔部远离所述板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热连接层相接触,所述多个分隔部并列间隔设置,以将所述集热腔划分为多个并列的气流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