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4376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高温重油拱顶罐;每个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与各自的防堵阻火装置相连通;防堵阻火装置包括水洗阻火罐、水封呼吸罐;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设置水洗进气管,水洗阻火罐的罐顶出口设置水洗排气管;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还设置呼吸进气管,呼吸进气管与水封呼吸罐的罐顶相连通;罐顶气第一汇总管的尾端并联设置有两个风机;罐顶气第二汇总管的尾端通过制氢鼓风机入口管与制氢鼓风机入口相连;制氢鼓风机的出口与制氢转化炉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封防堵阻火+制氢鼓风机增压+制氢转化炉高温氧化焚烧”处理技术,减少了设备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从而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从而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油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温重油拱顶罐特指所储存的物料为渣油、沥青等环境温度下易凝固的重油,需对储罐采取保温、加温等措施以保证所存储物料处于相对于环境温度更高的温度,以避免物料凝堵造成危害的储罐。高温重油拱顶罐在储存物料的过程中,渣油、沥青等物料挥发的气体聚集在储罐顶部形成罐顶气,为了生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需要对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气进行处理。
[0003]目前,针对高温重油拱顶罐内罐顶气普遍采用“柴油吸收+碱液脱硫+催化氧化”等较为繁杂的处理流程。上述流程具有以下缺陷:需要吸收塔、脱硫塔等设备,还需要大量作为吸收剂的柴油,从而导致所需设备多、投资高、运行成本也较高;由于挥发的罐顶气组分、含量均难以实测,因此难以确定吸收塔或脱硫塔的尺寸;罐顶气处理流程中的管线等部位易出现重油集聚,尤其是堵塞阻火器、呼吸阀等设施,存在长周期运行的安全生产风险;针对罐顶气采用氮封方案,罐顶气中混入大量氮气,难以通过加热炉高效处理,造成生产运行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高温重油拱顶罐;每个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与各自的防堵阻火装置相连通;
[0007]所述防堵阻火装置包括具有阻火、过滤功能的水洗阻火罐以及具有呼吸阀功能的水封呼吸罐;
[0008]所述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设置水洗进气管,所述水洗进气管的端部插入到水洗阻火罐内的液面以下;所述水洗阻火罐的罐顶出口设置水洗排气管,所述水洗排气管连接至罐顶气第一汇总管;
[0009]所述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还设置呼吸进气管,所述呼吸进气管与水封呼吸罐的罐顶相连通;
[0010]所述罐顶气第一汇总管的尾端并联设置有两个风机;所述风机的入口通过风机入口管与罐顶气第一汇总管相连接,所述风机的出口通过风机出口管与罐顶气第二汇总管相连接;
[0011]所述罐顶气第二汇总管的尾端通过制氢鼓风机入口管与制氢鼓风机入口相连;所述制氢鼓风机的出口通过制氢鼓风机出口管与制氢转化炉相连;
[0012]所述水洗进气管、水洗排气管、呼吸进气管、罐顶气第一汇总管、风机入口管、风机出风管、罐顶气第二汇总管、制氢鼓风机入口管、制氢鼓风机出口管的外部均设置有蒸汽伴热管。
[0013]优选的,所述水洗阻火罐的侧壁上部设置水洗进水管,所述水洗进水管连接至总供水管。
[0014]优选的,所述水洗进水管、总供水管的外部均设置有蒸汽伴热管。
[0015]优选的,所述水洗阻火罐底端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水洗隔板,所述水洗隔板将水洗阻火罐分隔为水洗区和溢流区;所述水洗进气管的端部插入到水洗区内的液面以下;所述水洗进水管连通至水洗区;
[0016]所述溢流区的水洗阻火罐侧壁下部设置水洗溢流管,所述水洗溢流管与地面的地漏相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水洗阻火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用来检测水洗区液位的第一就地液位计、用来检测水洗区温度的第一就地温度计。
[0018]优选的,所述水封呼吸罐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水封呼吸罐分隔为上部的吸气区和下部的呼气区;
[0019]所述第一隔板中部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插入到呼气区的液面以下;
[0020]所述水封呼吸罐的罐顶上部设置呼吸进水管,所述呼吸进水管连接至总供水管;
[0021]所述水封呼吸罐的罐顶上部还设置有大气进口管,所述大气进口管的端部插入到吸气区的液面以下;
[0022]所述呼气区内上部气相空间的水封呼吸罐侧壁上设置有出口气管。
[0023]优选的,所述呼气区底端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第二隔板;所述连通管的底端插入到第二隔板一侧的液面以下,所述第二隔板另一侧的水封呼吸罐侧壁下部设置呼吸溢流管,所述呼吸溢流管与地面的地漏相连通。
[0024]优选的,所述呼吸进水管的外部设置有蒸汽伴热管。
[0025]优选的,所述吸气区的水封呼吸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用来检测吸气区液位的第二就地液位计、用来检测吸气区温度的第二就地温度计;
[0026]所述呼气区的水封呼吸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用来检测呼气区液位的第三就地液位计。
[0027]优选的,所述风机入口管上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入口气动开关蝶阀、入口就地压力表;
[0028]所述风机出口管上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止回阀、出口就地压力表、出口压力变送器、出口气动开关蝶阀。
[0029]所述风机前端的罐顶气第一汇总管上设置有汇总管压力变送器。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技术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采用“水封防堵阻火+制氢鼓风机增压+制氢转化炉高温氧化焚烧”处理技术代替现有的“柴油吸收+碱液脱硫+催化氧化”的处理流程,不再需要吸收塔、脱硫塔等设备,减少了设备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同时大部分大型石油炼化厂都具有制氢转化炉,因此本申请处理系统利用已有设备实
现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的处理,进一步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
[0032](2)本技术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通过水洗阻火罐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和阻火器,通过水封呼吸罐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呼吸阀,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阻火器、呼吸阀内重油集聚而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问题;同时采用水封技术代替现有的氮封技术,避免了罐顶气中混入大量氮气而带来的后续难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0033](3)本技术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中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的流通管道外均设置有蒸汽伴热管,实现对管道的加热,防止管线出现重油集聚,降低了重油集聚凝堵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35]图1是本技术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36]图2是本技术中水洗阻火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本技术中水封呼吸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技术中空气吸入管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其中,
[0040]1-高温重油拱顶罐;
[0041]2-水洗阻火罐,201-水洗进气管,202-水洗排气管,203-水洗进水管,204-水洗隔板,205-水洗溢流管,206-第一就地液位计,207-第一就地温度计,208-第一U型水封;
[0042]3-水封呼吸罐,301-第一隔板,302-吸气区,303-呼气区,304-连通管,305-第二隔板,306-呼吸进气管,3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高温重油拱顶罐;其特征是,每个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与各自的防堵阻火装置相连通;所述防堵阻火装置包括具有阻火、过滤功能的水洗阻火罐以及具有呼吸阀功能的水封呼吸罐;所述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设置水洗进气管,所述水洗进气管的端部插入到水洗阻火罐内的液面以下;所述水洗阻火罐的罐顶出口设置水洗排气管,所述水洗排气管连接至罐顶气第一汇总管;所述高温重油拱顶罐的罐顶还设置呼吸进气管,所述呼吸进气管与水封呼吸罐的罐顶相连通;所述罐顶气第一汇总管的尾端并联设置有两个风机;所述风机的入口通过风机入口管与罐顶气第一汇总管相连接,所述风机的出口通过风机出口管与罐顶气第二汇总管相连接;所述罐顶气第二汇总管的尾端通过制氢鼓风机入口管与制氢鼓风机入口相连;所述制氢鼓风机的出口通过制氢鼓风机出口管与制氢转化炉相连;所述水洗进气管、水洗排气管、呼吸进气管、罐顶气第一汇总管、风机入口管、风机出风管、罐顶气第二汇总管、制氢鼓风机入口管、制氢鼓风机出口管的外部均设置有蒸汽伴热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洗阻火罐的侧壁上部设置水洗进水管,所述水洗进水管连接至总供水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洗进水管、总供水管的外部均设置有蒸汽伴热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重油拱顶罐罐顶气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洗阻火罐底端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水洗隔板,所述水洗隔板将水洗阻火罐分隔为水洗区和溢流区;所述水洗进气管的端部插入到水洗区内的液面以下;所述水洗进水管连通至水洗区;所述溢流区的水洗阻火罐侧壁下部设置水洗溢流管,所述水洗溢流管与地面的地漏相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重油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孙明立赵明星穆海涛曾道泳孙宏强彭献兵李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