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及车载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36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其一端形成该辅助电源电路的使能信号输入端,而另一端接地,该分压电路具有一分压采样端;开关器件,其第二连接端形成该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第一连接端用于该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控制器件,其控制端连接至所述分压采样端,第一连接端经由第一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第二连接端连接至使能信号电压回差调节电阻的其中一端,而该使能信号电压回差调节电阻的另一端接地;钳位器件,其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件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地,控制端经由第二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车载逆变器。车载逆变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及车载逆变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逆变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及车载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逆变器将车内的12V或24V的直流电通过逆变转换成 220V/50HZ或110V/60HZ的交流电,从而方便用户在车内使用需要交流供电的电器设备。车载逆变器的工作由逆变器使能信号(例如,由汽车 BCM模块提供的模拟电压信号,即ACC发动机点火状态信号)控制。
[0003]车载逆变器的模块方框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直流滤波电路10、 DC/DC升压电路20、DC/AC逆变电路30、交流滤波电路40和升压控制电路50,其中,升压控制电路50由逆变器使能信号控制以输出脉宽调制 (PWM)信号来控制DC/DC升压电路20,进而控制车载逆变器的工作。具体地,逆变器使能信号经由升压控制电路的使能控制电路501输入至升压控制电路的辅助电源电路502以控制辅助电源电路502对于升压控制电路的MOSFET驱动电路503的供电,从而控制MOSFET驱动电路输出用于控制DC/DC升压电路的脉宽调制信号。
[0004]为了避免逆变器使能信号在接近其阈值时不稳定地开启/关闭辅助电源电路的工作会使得不稳定地开启/关闭MOSFET驱动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而导致不稳定地开启/关闭车载逆变器主电路的工作,从而引起在车内使用的电器设备的不稳定开启/关闭,则需要逆变器使能信号具有回差电压。附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使得逆变器使能信号具有回差电压的辅助电源电路的电路图。该辅助电源电路包括四个功能器件(例如,三极管),其中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一起构成了施密特触发电路,从而通过施密特触发电路所具有的回差特性使得逆变器使能信号具有回差电压;而三极管Q2用于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或关断,以实现辅助电源电路给MOSFET驱动电路供电或断电。
[0005]然而,当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来关闭如附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辅助电源电路的工作时,三极管Q1、Q2和Q3均处于关断状态,而三极管 Q4则处于导通状态,电阻R5,R9和三极管Q4构成主电流回路,电阻 R8,R9和三极管Q4构成另一电流回路,从而导致静态电流的产生而造成车载蓄电池的消耗。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辅助电源电路涉及功能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消除辅助电源电路中的静态电流。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及车载逆变器。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包括:
[0008]分压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的一端形成该辅助电源电路的使能信号输入端,而该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该分压电路具有一分压采样端;
[0009]开关器件,其中该开关器件的第二连接端形成该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该开关器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该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
[0010]控制器件,其中该控制器件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分压采样端,该控制器件的第一连接端经由第一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该控制器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使能信号电压回差调节电阻的其中一端,而该使能信号电压回差调节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0011]钳位器件,其中该钳位器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件的第二连接端,该钳位器件的第二连接端接地,该钳位器件的控制端经由第二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连接端。
[0012]根据本技术的辅助电源电路中的三个功能器件,即,开关器件、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当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来关闭辅助电源电路的工作时,开关器件、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均将处于关断状态,则不会在辅助电源电路中形成电流回路,避免了静态电流的形成,从而避免了对于车载蓄电池的消耗。此外,根据本技术的辅助电源电路通过三个功能器件实现了使能信号具有回差电压,与现有技术中的辅助电源电路相比,使用的功能器件数量更少,有助于简化电路结构并降低成本。
[0013]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分压电路包括在使能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分压采样端位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开关器件为PNP三极管,其中该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PNP三极管的基级、第一连接端为PNP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连接端为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均为NPN三极管,其中该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的控制端均为NPN三极管的基级、第一连接端均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连接端均为NPN 三极管的发射极。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二极管和电容,其中该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第一连接端,所述电容连接在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地之间,其中二极管的阴极形成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上拉电阻。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所述钳位器件的控制端与地之间连接有下拉电阻。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开关器件为PMOS管,该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PMOS管的栅极、第一连接端为PMOS管的漏极、第二连接端为PMOS管的源极;所述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均为NMOS管,其中该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的控制端均为NMOS管的栅级、第一连接端均为 NMOS管的漏极、第二连接端均为NMOS管的源极。
[0020]还提供了一种车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电路和升压控制电路,其中该逆变器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滤波电路、DC/DC升压电路、 DC/AC逆变电路和交流滤波电路;其中该升压控制电路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辅助电源电路、使能控制电路和MOSFET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的使能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使能控制电路、电压输入端连接至所
述直流滤波电路、电压输出端连接至MOSFET驱动电路,该MOSFET 驱动电路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DC/DC升压电路。
附图说明
[0021]相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附图1是车载逆变器的模块方框图;
[0023]附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辅助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0024]附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辅助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0025]附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辅助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和使能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为使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的一端形成该辅助电源电路的使能信号输入端,而该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该分压电路具有一分压采样端;开关器件,其中该开关器件的第二连接端形成该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该开关器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该辅助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控制器件,其中该控制器件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分压采样端,该控制器件的第一连接端经由第一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该控制器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使能信号电压回差调节电阻的其中一端,而该使能信号电压回差调节电阻的另一端接地;钳位器件,其中该钳位器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件的第二连接端,该钳位器件的第二连接端接地,该钳位器件的控制端经由第二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在使能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分压采样端位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PNP三极管,其中该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PNP三极管的基级、第一连接端为PNP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连接端为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均为NPN三极管,其中该控制器件和钳位器件的控制端均为NPN三极管的基级、第一连接端均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连接端均为NPN三极管的发射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万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多美达深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