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4227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包括支架主板、主辊、导辊、第一压辊、至少一个第二压辊,所述主辊、所述导辊、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上,顶膜卷位于所述主辊上并由所述主辊释放,释放的顶膜经所述导辊传导至所述第一压辊上,通过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将顶膜与底膜压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完成剥离、粘贴、压实工序,同时利用聚氨酯压辊进行压实,朝需要的方向拉动把手即可完成制作,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产品受力均匀、压实排气均匀从而无气泡产生,值得被推广使用。值得被推广使用。值得被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交通安全领域双色斜纹(直纹)标志反光膜,根据国家标准,应用于立面标记,护栏板,隧道标记等等交通安全领域,其生产工艺采取单色反光膜加工而成,目前的工艺有: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工艺,人工膜贴膜粘贴法,数码打印。此双色反光膜产品印刷工艺方面需要制作各种母板,只适用于大批相同规格,相同图案,不利于个性化生产,另外印刷油墨不环保,新技术数码打印成本也会大大提高,相同,打印油墨环保问题也需要考究,人工反光膜粘贴法就通过手工将大尺寸卷状黑膜(大尺寸黑膜包括黑色面膜、胶和离型纸)分切小卷,再将小卷黑膜手工粘贴到黄色或其他颜色的底膜上,人工粘贴法存在严重的弊端,效率低下,也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0003]现有的贴膜法局限于人工,需要人工撕开离型纸,两人操作,刮板粘贴,压实等工艺,纯人工粘贴法,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粘贴位置不准确,手工受力不均匀导致产品起皱,容易有气泡产生,压实靠刮板导致黑色面膜的划痕。为此,提出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有效的解决现有双色反光膜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包括支架主板、主辊、导辊、第一压辊、至少一个第二压辊,所述主辊、所述导辊、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上,顶膜卷位于所述主辊上并由所述主辊释放,释放的顶膜经所述导辊传导至所述第一压辊上,通过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将顶膜与底膜压实。
[0006]优选的,所述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支架主板一体成型。
[0007]优选的,所述把手外部设置有用指形胶套,所述指形胶套套设在所述把手上。
[0008]优选的,所述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还包括剥离刀,所述剥离刀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主板上,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支架主板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剥离刀的前端与所述导辊之间形成间隙,顶膜经过所述间隙时离型纸被所述剥离刀的前端剥离。
[0010]优选的,所述主辊、所述导辊、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均与所述支架主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主辊、所述导辊、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主板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主板的材质为太空铝。
[0012]优选的,所述导辊为镜面金属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的材质均为聚氨酯橡胶。
[0014]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能够同时完成剥离、粘贴、压实工序,同时利用聚氨酯压辊进行压实,朝需要的方向拉动把手即可完成制作,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产品受力均匀、压实排气均匀从而无气泡产生,值得被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警示柱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包括支架主板1、把手2、主辊3、导辊4、第一压辊5、第二压辊6,所述主辊3安装在所述支架主板1的上部中间位置,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主板1转动连接,所述把手2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1的上部后端,所述把手2处设置有长通孔,用于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所述导辊4安装在支架主板1的中部位置,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主板1转动连接,用于传导承接由所述主辊3释放的顶膜,并将其传送至所述第一压辊5处,所述第一压辊5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1的底部后端边缘,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主板1转动连接,用于传导承接与压实顶膜,所述第二压辊6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1的底部后端边缘,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主板1转动连接,用于进一步压实顶膜与底膜,构成双色反光膜。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辊3上套设有顶膜卷,在本实施中,顶膜卷为黑膜卷8,黑膜卷8上的黑膜9由主辊3释放。
[0020]进一步地,所述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还包括剥离刀7,所述剥离刀7设置在所述导辊4后侧,通过螺栓等可拆卸方式与所述支架主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剥离刀7用于剥离黑膜9上离型纸,更方便粘贴。
[0021]进一步地,所述把手2外部设置有指形胶套21,所述指形胶套21为橡胶材质,用于增加操作人员手部与所述把手2之间的摩擦力,使握持更加稳定。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辊6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但是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增加至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压辊6配合使用,可以使顶膜与底膜被压实地更好。
[002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板1的材质为太空铝,可以经受几千度高温和强大的冲击力,是一种强度和防腐性能都较高的铝制品,具有轻巧耐用等特点。
[002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辊3的直径为76MM。
[002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辊4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为镜面辊,直径为30MM。
[002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辊5、所述第二压辊6的材质均为聚氨酯橡胶,能够对膜表面产生保护作用,加工后的产品更加平整平整。直径为30MM。
[0027]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大尺寸卷状黑膜切割成产品要求的宽度,然后将切割后的黑膜卷8套在主辊3上,将带有离型纸的黑膜9释放至导辊4处,利用剥离刀7将离型纸剥离,在操作人员的拉动下(拉动方向为向把手侧拉动并下压),然后黑膜9在第一压辊5、第二压辊6的传动及压实作用下与平铺玻璃台10的黄色承载膜(即底膜)11上,完成黑膜9与黄色承载膜11的粘贴压实工作。如图2所示,为制作好的双色斜纹标志警示柱12,压实后的黑膜9与黄色承载膜11最后被粘贴柱体上。
[0028]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能够同时完成剥离、粘贴、压实工序,同时利用聚氨酯压辊进行压实,朝需要的方向拉动把手即可完成制作,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产品受力均匀、压实排气均匀从而无气泡产生,值得被推广使用。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板、主辊、导辊、第一压辊、至少一个第二压辊,所述主辊、所述导辊、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上,顶膜卷位于所述主辊上并由所述主辊释放,释放的顶膜经所述导辊传导至所述第一压辊上,通过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将顶膜与底膜压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支架主板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部设置有指形胶套,所述指形胶套套设在所述把手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反光膜粘贴装置还包括剥离刀,所述剥离刀设置在所述支架主板上,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华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明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