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69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下部具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包括出风腔和将所述出风腔连接至所述集成灶的外部的出风管,所述集成灶还包括:感应加热部,其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上和/或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出风通道内的油污和/或所述出风通道下方的油污;以及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定位为使所述感应加热部位于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以使所述感应加热部在所述感应线圈内通入交变电流时发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灶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来融化油污,由于感应加热的热效率较高(最高可达95%),因此可以快速有效地融化油污,起到清理油污的目的。此外,感应加热的方式相比于蒸汽洗方式来说,结构简单,因此使用成本较低。因此使用成本较低。因此使用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灶。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集成灶产品技术进步,用户对集成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用户不仅对集成灶的净油烟功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还对集成灶清洗、油污处理也越来越重视。
[0003]在现有技术中,集成灶通常都具有除油装置,但如果长时间使用仍然会在风机箱内堆积大量油污,不仅很难清洗,而且有火灾的隐患。因此市场出现了蒸汽洗,电阻辐射加热,对其除油加热。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增加了使用寿命。
[0004]上述清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理风机箱中的油污,但是各自存在不足。蒸汽洗方式是依靠蒸汽的热量在油污表面对油污进行加热,其很难将全部油脂溶解掉,还会有部分油脂残留在风机箱中,因此清洗不彻底并且花费的时间较长。此外,蒸汽清洗还需要在集成灶中额外设置水路系统,导致集成灶的结构复杂。电阻辐射加热虽然无需额外布置水路系统,但是电阻辐射加热的热效率只有60%左右,能耗很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下部具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包括出风腔和将所述出风腔连接至所述集成灶的外部的出风管,所述集成灶还包括:感应加热部,其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上和/或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出风通道内的油污和/或所述出风通道下方的油污;以及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定位为使所述感应加热部位于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以使所述感应加热部在所述感应线圈内通入交变电流时发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灶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来融化油污,由于感应加热的热效率较高(最高可达95%),因此可以快速有效地融化油污,起到清理油污的目的。此外,感应加热的方式相比于蒸汽洗方式来说,结构简单,因此使用成本较低。并且,由于集成灶通常采用下排风式,出风通道内容易积累油污,在此处设置感应加热部和感应线圈,可以有效清理集成灶内的油污。
[0006]优选地,所述出风管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应加热部,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出风管的所述由含铁材料制成的部分上。利用出风管来形成感应加热部可以减小对集成灶整体结构的影响,并且将感应线圈直接缠绕在出风管上可以减小在集成灶内占据的空间,并且热效率较高。
[0007]优选地,所述出风腔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应加热部。利用出风腔的底壁来形成感应加热部可以减小对集成灶整体结构的影响。
[0008]优选地,所述出风腔的下方设置有集油盘,所述集油盘连接至所述集成灶的壳体的底板,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所述风机箱和所述集油盘之间,其中,所述出风腔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应加热部,或者/以及所述集油盘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应加热部。这对于出风腔和集油盘是分体式结构的集成灶而言
是非常有利的,其不但可以利用出风腔和集油盘之间的空间来布置感应线圈,而且当出风腔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和集油盘的至少一部分均作为感应加热部时,可以共同感应线圈;当出风腔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或集油盘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感应加热部时,可以利用热辐射对另一部件进行加热。
[0009]优选地,所述感应线圈呈螺旋盘状。这种形状的感应线圈占用空间较小,适合放置在缝隙内,由此可以使集成灶的结构更加紧凑。
[0010]优选地,所述集成灶的壳体的底板上连接有与所述出风腔连通的油杯,所述出风管的底部沿着朝向所述出风腔的方向向下倾斜,以使所述出风管内的油污回流到所述出风腔内,进而被收集在所述油杯中。这样,可以利用油杯收集融化的油污。
[0011]优选地,还包括安全装置,其靠近所述感应加热部设置,所述安全装置用于在所述感应加热部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切断或减小所述感应线圈的电流。这样,可以避免感应加热部过热的情况发生,由此避免安全隐患。
[0012]优选地,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或热熔断器。温度控制器和 /或热熔断器的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0013]优选地,所述感应加热部的外围设置有隔热层,从而避免感应加热部产生的温度对外围部件产生影响。
[0014]优选地,还包括水基灭火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感应加热部的附近。水基灭火剂可在燃烧物表面形成长时间的水膜,即便水膜受外界因素遭到破坏,其独特的流动性可以迅速愈合,使火焰窒息。此外,利用水基灭火剂熄灭火焰后,清理比较方便。
[0015]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6]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后视立体图;
[0019]图2示出图1的集成灶的后视图;
[0020]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后视立体图;以及
[0021]图4示出图1的集成灶的前视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集成灶;100、风机箱;110、蜗壳系统;120、出风通道;121、出风腔;1210、底壁;122、出风管;123、出风口;200、集烟腔;410、感应线圈;420、感应线圈;500、油杯;600、集油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
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通过感应加热的方式对集成灶内 (尤其是风机箱内)积累的油污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清除油污的目的。感应加热是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感应线圈周围的含铁材料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含铁材料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含铁材料内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使含铁材料发热。由于感应加热是使含铁材料自身发热,因此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在集成灶中所使用的含铁材料例如包括不锈钢、普通碳素钢等等。
[0026]该集成灶包括感应加热部和感应线圈。所述感应加热部由含铁材料制成。感应加热部可以设置在风机箱上,和/或靠近风机箱设置。设置在风机箱上的感应加热部可以直接地对风机箱内的油污进行加热。靠近风机箱设置的感应加热部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风机箱内的油污进行加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集成灶的具体结构来选择感应加热部的布置方式。后文将提供几种优选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10),包括风机箱(100),所述风机箱的下部具有出风通道(120),所述出风通道(120)包括出风腔(121)和将所述出风腔连接至所述集成灶的外部的出风管(12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还包括:感应加热部,其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上和/或所述出风通道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出风通道内的油污和/或所述出风通道下方的油污;以及感应线圈(410、420),所述感应线圈定位为使所述感应加热部位于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以使所述感应加热部在所述感应线圈内通入交变电流时发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22)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应加热部,所述感应线圈(410)至少缠绕在所述出风管的由含铁材料制成的部分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121)的底壁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应加热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的下方设置有集油盘(600),所述集油盘连接至所述集成灶的壳体的底板,所述感应线圈(420)位于所述风机箱和所述集油盘之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