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3603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4
一种制备如通式(I)所示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涉及一种羧酸肟酯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杀菌剂的应用,反应式如下:通式中各取代基定义见说明书。所述方法以酰卤(II)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在适宜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如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羧酸肟酯同时可作为制备酰胺杀菌剂的中间体。为制备酰胺杀菌剂的中间体。为制备酰胺杀菌剂的中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酰胺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杀菌活性,CN104649973A中公开了如下通式所示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
[0003][0004]CN104649973A中同时公开了两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3-二氟甲基吡唑酰氯类化合物与取代苯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羟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和溴戊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但是该两种方法存在反应原料价格昂贵,反应三废多且处理困难,并且收率低等关键工艺问题。一直以来,技术人员致力于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更为先进合理、更加环保的制备方法,以期获得质量更优、价格更低的高效、安全的杀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成本更为低廉、更加环保地制备酰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酰胺类化合物(通式I所示)的制备方法,酰卤(II)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在适宜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如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0008][0009]式中:
[0010]R1选自苯环、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或苯并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的杂环,其中,苯环或杂环上的氢可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
[0011]R2选自H或C
1-C
12
的烷基;
>[0012]R3选自C
1-C
12
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或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
[0013]R4选自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
氧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3-C6的环烷氧基、C
3-C6的卤代环烷氧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苯环、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或苯并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其中,苯环或杂环上的氢可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
[0014]R5选自卤素、硝基、氰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C
1-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3-C6的环烷氧基、C
3-C6的卤代环烷氧基或C
3-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
[0015]L代表离去基团。
[0016]进一步的说,
[0017]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8-1.5,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10℃至适宜溶剂沸点范围内,进行缩合反应0.5-8个小时,制得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溶剂加入量)
[0018]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己烷、苯、甲苯、乙酸乙酯、乙腈、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0019]再进一步的说,
[0020]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8-1.5,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10℃至适宜溶剂沸点范围内、压力为-0.1MPa~-0.01MPa压力下,进行缩合反应0.5-8个小时,制得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
[0021]更进一步的说
[0022]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8-1.5,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10℃至适宜溶剂沸点范围内、压力为-0.1MPa~-0.01MPa压力下,加入适宜的酸,进行缩合反应0.5-8个小时,制得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
[0023]所述的酸选自盐酸、硫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
[0024]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9-1.2,在无缚酸剂存在下、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20℃至沸点范围内、压力为-0.05MPa~-0.01MPa压力下,加入适宜的酸,进行缩合反应0.5-4个小时,制得酰胺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的溶剂选自甲苯或乙腈;所述的的酸选自盐酸、硫酸或对甲磺酸,所述的酸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0.01-0.5:1。
[0025]一种用于制备如通式I所示酰胺类化合物的羧酸肟酯类化合物,羧酸肟酯类化合物如通式III所示:
[0026][0027]式中:
[0028]R2选自H或C
1-C
12
的烷基;
[0029]R3选自C
1-C
12
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烷基、
C
3-C6的卤代环烷基或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
[0030]R4选自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3-C6的环烷氧基、C
3-C6的卤代环烷氧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苯环、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或苯并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其中,苯环或杂环上的氢可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
[0031]R5选自卤素、硝基、氰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C
1-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酰胺类化合物(通式I所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酰卤(II)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在适宜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如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式中:R1选自苯环、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或苯并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的杂环,其中,苯环或杂环上的氢可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R2选自H或C
1-C
12
的烷基;R3选自C
1-C
12
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或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R4选自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3-C6的环烷氧基、C
3-C6的卤代环烷氧基、C
3-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苯环、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或苯并具有1-3个杂原子的5或6元杂环,其中,苯环或杂环上的氢可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R5选自卤素、硝基、氰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基、C
3-C6的环烷基、C
3-C6的卤代环烷基、C
1-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1-C6的烷基、C
1-C6的烷氧基、C
1-C6的卤代烷氧基、C
3-C6的环烷氧基、C
3-C6的卤代环烷氧基或C
3-C6的环烷基C
1-C6的烷氧基;L代表离去基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8-1.5,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10℃至适宜溶剂沸点范围内,进行缩合反应0.5-8个小时,制得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己烷、苯、甲苯、乙酸乙酯、乙腈、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8-1.5,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10℃至适宜溶剂沸点范围内、压力为-0.1MPa~-0.01MPa压力下,进行缩合反应0.5-8个小时,制得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I)所示的酰卤化合物与取代羧酸肟酯(III)加料摩尔比为1:0.8-1.5,于适宜的溶剂中、温度为-10℃至适宜溶剂沸点范围内、压力为-0.1MPa~-0.01MPa压力下,加入适宜的酸,进行缩合反应0.5-8个小时,制得通式I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选自盐酸、硫酸、甲磺酸或对甲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王徵连伟祥郝泽生金守征关云飞杨辉斌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