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及带有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356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及带有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其包括固定带以及相互连接的防护口罩和防护眼罩,防护口罩包括透明的口鼻部面板和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口鼻部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呼吸腔室;防护眼罩包括透明的眼部面板和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眼部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眼镜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不易起雾、阻隔病毒效果更佳、便于与外部交流沟通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有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具有防护效果好,与外界沟通也更加便利顺畅等优点,其性价比更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医护人员、检疫人员或消杀作业人员对于呼吸类传染疾病的日常防治工作中,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及带有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通过呼吸传播疾病的呼吸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口罩一般是采用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的二层或三层设计,这种口罩只能起到防尘和阻挡普通病毒颗粒的作用,其密闭性、阻隔效果等非常有限,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等高传染性病毒的防护效果不佳。此外,这类口罩完全遮挡使用者的面部,与人交流过程中无法看到面部表情,在医患交流等场景下,容易增加患者紧张情绪,不利于对病患的心理疏导,虽然有技术人员设计了透明材料制成的口罩,但由于呼吸时不断产生水蒸汽,很容易在透明口罩的罩体表面形成雾化,仍然会遮挡面部表情,影响交流效果。另外,在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治过程中发现,眼睛同样属于需特别防护的易感染器官,疫区工作生活的人们不仅需要佩戴高等级防护口罩,还需要佩戴护目镜,但是普通护目镜同样存在易起雾等缺陷,影响视线清晰度,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起雾、阻隔病毒效果更佳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
[0004]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固定带以及相互连接的防护口罩和防护眼罩,其中,防护口罩包括透明的口鼻部面板和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固定设置在口鼻部面板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人脸口鼻部周围的立体轮廓紧密贴合后与口鼻部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呼吸腔室,呼吸腔室上避开口鼻部正面设置净化进气口和净化出气口;防护眼罩包括透明的眼部面板和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人脸眼部周围的立体轮廓紧密贴合后与眼部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眼镜腔室,眼镜腔室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或出气口与换气装置连通,或者出气口与呼吸腔室连通。
[0005]所述换气装置可以为与进气口连通的压缩空气瓶、或与出气口连通的抽气单元、或与进气口连通的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包括电池、送风电机、风机、净化过滤装置和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与眼镜腔室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送风单元还可以包括缓冲腔室,缓冲腔室与送风管道相连并通过进气单向阀与眼镜腔室连通;所述抽气单元包括电池、抽气电机、风机和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与眼镜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口设有空气净化防护组件。
[0006]为提高整体性和便利性,可以将口鼻部面板和眼部面板设置为一体化的透明面板。优选的,可以同时将防护口罩中的第一密封圈和防护眼罩中的第二密封圈一体化制成,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包含共用的中间横隔,一体化的密封圈周边以及中间横隔与人脸立体轮廓相贴合,中间横隔将呼吸腔室和眼镜腔室隔开。此外,可以在呼吸腔室与眼镜腔室之间设置的通气孔道,眼镜腔室的进气口处设置空气净化防护组件,通气孔道一端与眼镜
腔室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单向阀与呼吸腔室连通。
[0007]为防止口鼻部面板起雾,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中还可以包括送风单元和缓冲腔室,送风单元包括电池、送风电机、风机、净化过滤装置和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与缓冲腔室相连通,缓冲腔室通过进气单向阀与呼吸腔室连通。
[0008]当然,为了简化结构,提高利用率和紧凑性,呼吸腔室和眼镜腔室可以共用一套送风单元。此外,本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可以将缓冲腔室设置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气囊。
[0009]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眼镜腔室中还可以设有送风腔室,送风腔室一侧与进气口连通,另一侧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送风小孔与眼镜腔室连通。
[0010]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头罩,防护口罩和防护眼罩的一体化透明面板集成在头罩上,头罩由硬质材料或气密的柔性材料制成。此时,固定带对应设置在人体的脖颈处。
[0011]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中呼吸腔室上设置有净化进气口和净化出气口,必要时,所述净化进气口或/和净化出气口中可以设置可更换的滤芯,例如熔喷布滤芯或HEPA滤芯等,使用一阶段后,对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并更换滤芯,可以重复使用,特别是对于普通人在疫情期间偶尔出行、购物等情况下自我防护时使用,完全可以多次使用,有利于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001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所述包含头罩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其中,头罩与防护服缝合在一起并通过密封粘胶条相连,或者头罩与防护服通过密封拉链相连,或者头罩与防护服通过闭合式门禁结构相连,所述闭合式门禁结构包括内部拉链闭合及外部粘合门襟
[0013]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封闭的呼吸腔室和眼镜腔室以及相应的通气净化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阻隔病毒侵入眼部或呼吸系统;此外,透明的口鼻部面板和眼部面板,能够清楚展示使用者的面部结构和表情,减少交流的距离感和戒备心情,特别是增设了压缩空气瓶、抽气单元或送风单元等形式的换气装置后,眼镜腔室或/和呼吸腔室显著提高了换气量,气体流通交换的过程中将水蒸气带走,不容易存留湿气产生起雾现象,能够更清楚地展示使用者的面部表情,便于与病人进行沟通、与同事之间进行交流或接受采访等使用;本技术带有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其防护效果好,与外界沟通也更加便利顺畅。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不易起雾、阻隔病毒效果更佳、便于与外部交流沟通等优点;本技术的带有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具有防护效果好,与外界沟通也更加便利顺畅等优点,其性价比更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医护人员、检疫人员或消杀作业人员对于呼吸类传染疾病的日常防治工作中,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4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9]图5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0]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21]图7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0022]图8为本技术带有图7所示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连体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0024]图10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0025]图11为本技术透明呼吸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带11以及通过柔性连接带 12相互连接的防护口罩和防护眼罩,其中,防护口罩包括透明的口鼻部面板1和第一密封圈 2,第一密封圈2固定设置在口鼻部面板1上,所述第一密封圈2与人脸口鼻部周围的立体轮廓紧密贴合后与口鼻部面板1共同构成封闭的呼吸腔室3,呼吸腔室3上避开口鼻部正面设置净化进气口7和净化出气口8,所述净化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带以及相互连接的防护口罩和防护眼罩,其特征在于,防护口罩包括透明的口鼻部面板和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固定设置在口鼻部面板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人脸口鼻部周围的立体轮廓紧密贴合后与口鼻部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呼吸腔室,呼吸腔室上避开口鼻部正面设置净化进气口和净化出气口;防护眼罩包括透明的眼部面板和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人脸眼部周围的立体轮廓紧密贴合后与眼部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眼镜腔室,眼镜腔室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或出气口与换气装置连通,或者出气口与呼吸腔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换气装置为与进气口连通的压缩空气瓶、或与出气口连通的抽气单元、或与进气口连通的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包括电池、送风电机、风机、净化过滤装置和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与眼镜腔室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抽气单元包括电池、抽气电机、风机和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与眼镜腔室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口设有空气净化防护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元还包括缓冲腔室,缓冲腔室与送风管道相连并通过进气单向阀与眼镜腔室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口鼻部面板和眼部面板为一体化的透明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呼吸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口罩中的第一密封圈和防护眼罩中的第二密封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柏杨尹柏婷尹学军孔祥斐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