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336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和方法,包括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道,所述格栅井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分别与污泥浓缩池和接触氧化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解酸化池中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到接触氧化池中,利用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首先,生物膜吸附水层中的有机物,利用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之后再进入厌氧层进行厌氧分解,同时,流动水可将老化的生物膜冲刷掉,以长出新的生物膜,如此循环,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民对自身健康加强重视,就医频率和需求增大,使得医院污水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医院污水主要包含两部分,即各科室在运作时产生的医疗废水,以及医院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有潜在的疾病传染风险,很可能引发多种传染病、流行病,而且部分致病菌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污水中能存活较长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健康、环境威胁性。部分污水中还可能存在着放射性物质,若不经处理,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0003]目前一般医院多采用机械格栅加化学处理的方法处理污水,虽然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较低,但是其化学药剂使用的费用高,且不能有效的清除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同时,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产生大量含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污泥,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有部分医院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进行处理,虽然运行效果较好,但是其单一的处理方式,很难去除水中的难生物降解污染物,且滤料的后期维护更换费用大,运行管理成本高,给医院的运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剂使用量少,污泥产生量少、运行成本低、耐水质水量冲击负荷、有效降解有机物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格栅井、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巴歇尔槽且按照描述顺序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还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泥池的排污出口设置叠螺机,所述污泥池还回流连接综合调节池,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连接水解酸化池,所述格栅井具体为回转式细格栅并配套有相应的栅渣螺旋输送机,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道,所述格栅井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水解酸化池,所述消毒池设置巴歇尔槽,所述污泥浓缩池还设置有叠螺机。
[0006]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为圆柱形池体,所述水解酸化池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焊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区隔板,所述反应区隔板上设置有出水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中心设置有上清液回流管进口,所述上清液回流管进口通过上清液回流管与回流管出口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开口处设置有出水溢流堰,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为泥斗结构,所述出水溢流堰的下方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采用中空纤维膜和弹性填料间隔布置。
[0007]优选的,所述生物填料采用中空纤维膜和弹性填料间隔布置,所述纤维膜单根膜
丝外径为4.0-4.4毫米,其表面有孔。
[0008]优选的,所述孔的孔径为0.1-0.2微米,所述膜丝每50-100为单位进行集束处理成膜束。
[0009]优选的,所述膜束的外径最小为20毫米,最大外径为100毫米,比表面积为12000m2/g。
[0010]优选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单元与填料单元。
[0011]优选的,所述曝气单元,采用射流曝气器与微孔曝气盘组合曝气的方式,在池体底部四周角点,分别各放置1台射流曝气器,然后再在池体底部中心均匀布置曝气管道。
[0012]优选的,管道中心距500mm,管道上按600mm中心距安装有曝气盘。
[0013]优选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安装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组成的生态系统。
[0014]一种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首先通过格栅井去除大的悬浮和漂浮物,去除部分小的悬浮物;
[0016]S2:通过综合调节池来调节水量,匀化水质;
[0017]S3:水解酸化池将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讲解为小分子物质;
[0018]S4:随后污水在经过水解酸化池处理后流入接触氧化池内;
[0019]S5:经过接触氧化池好氧降解后的污水流入沉淀池当中,进行泥水分离处理,上清液直接进入消毒池中,通过投加溶解后的消毒粉药剂,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巴歇尔槽计量排放;
[0020]S6:所述沉淀池下层污泥部分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中,补充流失的菌种,并进行硝化反应,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另一部分污泥则进入所述污泥浓缩池中,通过浓缩、消毒后,泵入所述叠螺机进行脱水,泥饼处理后定期外运,上层清液溢流至所述综合调节池中,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所述水解酸化池采用复合式水解反应器的形式,反应器上层为填料层,采用特制的聚酰胺类材质弹性填料,具有不堵塞,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的优点,同时其表面积大、挂膜迅速,缩短了系统调试时间。
[0023]2、本专利技术所述水解酸化池设置有搅拌机,搅拌时,底部有部分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与进入的废水充分混合,提高水质处理效果。悬浮污泥可起到较强的絮凝作用,使得水中的杂质快速沉降,并通过池中的水解细菌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对污水的COD和SS有较高的去除率,降低了后续好氧生化处理的难度,而且减少了污泥的产量。
[0024]3、本专利技术所述水解酸化池,采用机械搅拌和折流混合以及安装的中空纤维膜填料布置,作为微生物载体的材料;此种填料组合方式,微生物附着数量大,微生物活动范围广,使得单位体积消解污染物量大,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水质波动对处理效果影响小,相应减少了污水停留时间,提高了处理效果。
[0025]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生物膜系统,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通过生物膜吸附水层中的有机物,利用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之后再进入厌氧层进行厌氧分解,流动水可将老化的生物膜冲刷掉,以长出新的生
100为单位进行集束处理成膜束,所述膜束的外径最小为20毫米,最大外径为100毫米,比表面积为12000m2/g。
[003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单元与填料单元,所述曝气单元,采用射流曝气器与微孔曝气盘组合曝气的方式,在池体底部四周角点,分别各放置1台射流曝气器,然后再在池体底部中心均匀布置曝气管道,管道中心距500mm,管道上按600mm中心距安装有曝气盘。
[0037]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接触氧化池内安装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
[0038]本专利技术采用PLC控制整套设备,采用全自动运行模式,自动处理、自动计量、自动加药,其目的是简化污水站的运行管理,减轻人员运营负担。
[0039]一种医院污水处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格栅井、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巴歇尔槽且按照描述顺序依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还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泥池的排污出口设置叠螺机,所述污泥池还回流连接综合调节池,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连接水解酸化池,所述格栅井具体为回转式细格栅并配套有相应的栅渣螺旋输送机,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道,所述格栅井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水解酸化池,所述消毒池设置巴歇尔槽,所述污泥浓缩池还设置有叠螺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为圆柱形池体,所述水解酸化池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顶部焊接有龙门架(1),所述龙门架(1)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机(8),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区隔板(6),所述反应区隔板(6)上设置有出水喇叭口(5),所述喇叭口(5)中心设置有上清液回流管进口(11),所述上清液回流管进口(11)通过上清液回流管(9)与回流管出口(10)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开口处设置有出水溢流堰(3),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为泥斗(7)结构,所述出水溢流堰(3)的下方设置有生物填料(4),所述生物填料(4)采用中空纤维膜和弹性填料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4)采用中空纤维膜和弹性填料间隔布置,所述纤维膜单根膜丝外径为4.0-4.4毫米,其表面有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为0.1-0.2微米,所述膜丝每50-100为单位进行集束处理成膜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院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金玲玲叶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知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