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421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IgG结合分子,抗IgM抗体,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S1蛋白的hIgG抗体阳性标准品,N蛋白的hIgG抗体阳性标准品,S1蛋白的hIgM抗体阳性标准品,N蛋白的hIgM抗体阳性标准品,阴性对照hIgG抗体样品,阴性对照hIgM抗体样品;其中,所述IgG结合分子与抗IgM抗体负载于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可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血清学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G和IgM抗体的荧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细胞生物学和免疫检验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19-nCoV)是2019年新发现的一种病毒,可导致人类病毒性肺炎或肺部感染。它包含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M蛋白),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S蛋白是冠状病毒非常重要的表面蛋白,与病毒的传染能力密切相关,S蛋白包含S1、S2和受体结合域(RBD)。N蛋白在冠状病毒中含量丰富,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蛋白,参与基因组复制和细胞信号通路调节。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防御,其中特异性抗体IgM最早产生并进行早期防御,随后产生IgG抗体。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通常提示病情进入恢复期或存在既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便是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S蛋白和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存在及含量,来间接判断体内有无病毒及病毒感染情况。目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也明确提出:在原有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作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诊断依据之一。
[0003]此外,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评估过程中,因疫苗本身的限制,并不能百分之百保护接种者(临床保护数据:Moderna mRNA疫苗 94.5%,BioNtech mRNA疫苗 95%,阿斯利康腺病毒疫苗62%-90%),对于疫苗本身的效价,以及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效力,都有必要进行评估。对于SARS-CoV-2而言,直接针对S蛋白的中和抗体才能够中和病毒的毒力、阻止病毒对机体的感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针对其他部分的抗体无效,包含N蛋白或者其他非结构蛋白的疫苗抗原也许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更为均衡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免疫应答。因此接种疫苗后,血清中S蛋白和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存在和滴度也是新型冠状疫苗评估指标之一。
[0004]目前用于血清学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法、S-Flow流式检测和荧光素酶免疫沉淀法。ELISA法操作简单且较为常见,此方法灵敏度相对高,载体标准化难度较低,但是检测速度慢、易污染、步骤较为繁琐。胶体金法特点是无需特殊处理标本,操作简单,用时短,无需检测仪器,对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的限制较低,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及现场检测,然而胶体金法对结果的确定只能是定性检测,无法定量,也无法进行抗体滴度比较。S-Flow流式检测是基于过表达S蛋白的293T细胞株建立的,受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状态的限制,并且只能检测S蛋白的抗体,无法同时兼顾N蛋白抗体的检测。荧光素酶免疫沉淀法是将荧光素酶偶联在S蛋白或N蛋白上,抗体与蛋白结合后,再通过能够与抗体Fc段结合的磁珠将荧光素酶-S蛋白或N蛋白-抗体复合物沉
淀下来,使用荧光素酶底物显色试剂盒进行显色检测,此方法操作繁琐,而且检测灵敏度较ELISA和S-Flow低。
[0005]因此,关于新型冠状病毒IgG和IgM抗体检测分析方法仍需进一步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G和IgM抗体的试剂盒。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G和IgM抗体的新方法(含非诊断目的的检测方法)。
[0008]具体而言,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G和IgM抗体的试剂盒,其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荧光免疫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IgG结合分子,抗 IgM 抗体,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S1蛋白的 hIgG 抗体阳性标准品,N蛋白的 hIgG 抗体阳性标准品,S1蛋白的 hIgM 抗体阳性标准品,N蛋白的 hIgM抗体阳性标准品,阴性对照 hIgG 抗体样品,阴性对照 hIgM 抗体样品;其中,所述IgG结合分子负载于第一纳米颗粒上,所述抗IgM抗体负载于第二纳米颗粒上,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与第二纳米颗粒粒径不同。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第二纳米颗粒各自独立地为非磁性纳米颗粒或磁性纳米颗粒,各纳米颗粒粒径1-30μm,并且,第一纳米颗粒与第二纳米颗粒的粒径差为2-20μm,可被流式细胞仪区分。纳米颗粒的材质可以是所属领域中任何可行的材质,例如可以是水凝胶颗粒。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所述IgG结合分子可以为Protein G、Protein A、Protein L或抗IgG的抗体;所述抗IgM抗体为抗人源 IgM 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或抗IgM的其他种属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所述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为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trimer蛋白或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的RBD。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所述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所用的荧光染料包括PE、FITC、APC或Alexa Flour染料等荧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中所用的荧光染料为FITC、PE、APC或 Alexa Flour等荧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标记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与标记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荧光染料不同,例如,所述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为PE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为FITC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S1蛋白的 hIgG抗体阳性标准品,为抗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的人IgG1亚型单克隆抗体,或为抗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人源IgG型多克隆抗体;N蛋白的 hIgG抗体阳性标准品,为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人IgG1亚型单克隆抗体,或为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人源IgG型多克隆抗体;S1蛋白的 hIgM 抗体阳性标准品, 为抗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的人IgM亚型单克隆抗体,或为抗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人源IgM型多克隆抗体;
N蛋白的 hIgM抗体阳性标准品,为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人IgM亚型单克隆抗体,或为抗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人源IgG型多克隆抗体;阴性对照hIgG抗体样品(hIgG同型对照样品),为与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和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无结合的人源免疫球蛋白IgG;阴性对照hIgM抗体样品(hIgM同型对照样品),为与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和N蛋白无结合的人源免疫球蛋白IgM;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荧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IgG结合分子,抗 IgM 抗体,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S1蛋白的 hIgG 抗体阳性标准品,N蛋白的 hIgG 抗体阳性标准品,S1蛋白的 hIgM 抗体阳性标准品,N蛋白的 hIgM抗体阳性标准品,阴性对照 hIgG 抗体样品,阴性对照 hIgM 抗体样品;其中,所述IgG结合分子负载于第一纳米颗粒上,所述抗IgM抗体负载于第二纳米颗粒上,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与第二纳米颗粒粒径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第二纳米颗粒各自独立地为非磁性纳米颗粒或磁性纳米颗粒,各纳米颗粒粒径1-30μm,并且,第一纳米颗粒与第二纳米颗粒的粒径差为2-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IgG结合分子为Protein G、Protein A、Protein L或抗IgG的抗体;所述抗IgM抗体为抗人源 IgM 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或抗IgM的其他种属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为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trimer蛋白或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的RBD。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所用的荧光染料包括PE、FITC、APC或Alexa Flour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中所用的荧光染料为FITC、PE、APC或 Alexa Flour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为PE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S1蛋白;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为FITC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娟苗景赟闫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